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19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19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从水之旅谈起
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自主学习】
水是人类和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源泉,你知道地球表面多大面积被水占据吗,
它又以那些状态存在于地球?
空气中气态的
水蒸气一般在
0.5-5%之间
江河湖海中,地下水,降雨
过程等以液态存在
0℃以下的环境,冰、雪
霜等,以固态存在
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质固态、液态和气态间相互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水在三态间的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自主学习】
【重点说明: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雾和白汽(”白气“)不是气态,是液态的小水滴】
1、知道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
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哪些熔化和凝固的实例?
【自主学习】
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找到熔化和凝固所需的基本条件吗?
2、认识熔化和凝固
吸热
放热
热传递:当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高温物体会放出热量,简称”放热“;低温物体会吸收热量,简称”吸热“
实验装置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①水浴法的优点:加热缓慢,使物体均匀受热,延长实验时间,便于观察。
②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③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④灯帽盖灭火后,必须取出再重新盖上。以免下次取不出灯帽盖。
3、通过实验研究固体熔化的规律
【合作探究】
问题:除了水浴法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措施可以让固体受热更均匀吗?
认真观察视频演示实验,了解实验过程
固体熔化
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海波的温度/℃ 40 43 46 48 48 48 48 48 50 52 54
海波的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石蜡的温度/℃ 40 43 47 49 52 56 59 62 64 67 70
石蜡的状态 由硬变软再变粘稠,变稀到完全熔化 【合作探究】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
实验数据分析
【合作探究】
分析与论证:请分别绘制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多少?
2.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怎么样变化?
3.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又怎么变化?
4.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状态是怎样的?
温度/℃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40
50
60
70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
实验数据分析
分析与论证:请分别绘制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石蜡熔化过程中的状态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的温度/℃ 55 52 49 48 48 48 48 48 46 44 42
海波的状态 液态 固液共存 固态 1、什么时候开始凝固?
2、凝固过程,继续冷却,温度怎么变化?
3、全部凝固后,如果继续冷却,温度怎么变化?
4、凝固过程中,是什么状态?
海波凝固过程数据分析
【合作探究】
海波 石蜡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上升,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温度上升,处于液态。 熔化前温度上升,处于固态,熔化中温度上升,逐渐变软变稀;熔化后温度上升处于液态。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不同,有的物质(如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有的物质(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即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实验结论
【合作探究】
熔化特点 凝固特点
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尽管不断放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
非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液态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的放热,温度也不断的降低,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教师讲授】
总结结论得新知:
塑料
非晶体
玻璃
蜂蜡
橡胶
塑料
【教师讲授】
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水晶
所有金属
晶 体
食盐
石膏
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AB段处于固态
BC段处于固液共存
CD段处于液态
晶体加热达到熔点后继续加热
非晶体加热变软后继续加热无熔点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晶体熔化的三个阶段:
熔化前:AB阶段 固态 温度升高
熔化过程:BC阶段 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溶化后:CD阶段 液态 温度升高
两个点:
熔化开始点:B点 固态 温度等于熔点
熔化结束点:C点 液态 温度等于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加热)
【教师讲授】
固体熔化过程图像深入分析:
通过小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据报道: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2、如果要炼钢的话,能用铅锅炼制吗?为什么?
3、常温下为什么见不到固态的酒精?
4、为什么地表附近的氧都是以气态存在?
【P67页 小资料】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410 海波 48
铁 1538 冰 0
钢 1083 固态水银 -39
金 1064 固态酒精 -117
铅 328 固态氮 -210
锡 232 固态氧 -218
固态碘 114 固态氢 -259
萘 80.5 固态氦 -272
【拓展提升】
凝固过程时熔化过程的逆过程,液态的晶体凝固时温度也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液态的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曲线
非晶体凝固曲线
EF段处于液态
FG段是固液共存
GH段是固态
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后继续放热(冷却)。
【教师讲授】
1.北方的冬天,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你知道为什么吗?
水 冰
放热
水凝固时放热,放出的热量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2.你能解释为什么夏天在饮料中加冰块吗?
冰 水
吸热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
课本第68页:练习与应用
1、答:可能会错过熔化过程,得不到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的规律;
2、答: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时80℃,熔化过程大约为15min;
3、答: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114℃,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4、答:长途运输生鲜时用冰块降温保鲜:利用了熔化吸热
北方冬季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凝固放热
5、答:猜想: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应用:防冻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