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熔化和凝固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知道固态与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知道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知道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变化的特点及需要满足的条件,知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
2、在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经历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过程,体会比较与分类的方法。
3、通过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初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会用图像描述物理规律的方法。
4通过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分析生活实例的吸热、放热情况的过程中,感受物理与生活和社会的密切联系。
物质所处的状态是固定不变的吗?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气态
01
物态变化
冰雪消融
滴水成冰
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02
熔化和凝固
河水结冰
火山熔岩
浇铸
你能举出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吗?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
猜想假设: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加热。
制定计划: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器材: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海波,试管,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湿抹布.
石棉网的作用:使物体均匀受热
02
熔化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1】将海波放入试管中,并用酒精灯加热。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变化,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把数据填入表格。
水浴法:使海波受热均匀
试管
温度计
烧杯
酒精灯
海波
熔化
熔化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海波状态
40
固态
固液共存
42
44
47
48
48
48
50
52
54
固态
固态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固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实验数据
熔化
温度/℃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48℃
海波时间图像
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将表中的数据分别在两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再将所有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得到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A
B
C
D
固态
吸热
温度升高
固液共存
吸热
温度不变
液态
吸热
温度升高
熔化
【实验2】把海波替换成石蜡放入试管中,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       
     并记录数据。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海波状态
40
固态
固液共存
42
44
45
48
50
52
55
57
58
固态
固态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液态
液态
液态
实验数据
固液共存
熔化和凝固

0
2
4
6
8
10
12
14
40
45
50
55
温度/℃
时间/分
固态
变稀变软
吸热
液态
吸热
吸热
石蜡时间图像
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将表中的数据分别在两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再将所有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得到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熔化和凝固

分析论证:
海波的熔化图象
石蜡的熔化图象
相同点
不同点
海波与石蜡在加热过程中的异同
①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②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①海波熔化时温度会保持不变。
②石蜡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③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 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⑤ 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海波 蜡
6
0
A
时间/分
2
4
8
10
温度(℃)
熔点
(凝固点)
(液态)
(固态)
(固液共存)
吸热升温
12
14
吸热温度不变
B
C
D
吸热升温
固态
液态
冰的熔化曲线
  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有的物质(如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的物质(如蜂蜡)在熔化过程中变软,后变稀,最后变为液态,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续温度逐渐升高。
结论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时,海波和蜂蜡应适量,目的是避免加热时间过短或过长,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质充分接触,但不能触碰试管壁或试管底。
(4)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不要太长,否则可能记录不到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
实验注意
(5)酒精灯的使用:
①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②用外焰加热;
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
酒精灯不能相互引燃
实验注意
(6)让海波、石蜡受热均匀的三种措施:
①采用水浴法加热;
②在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③将物质研碎。
(7)切勿将温度计当搅拌器使用。
(8)烧杯下面放石棉网的目的是使烧杯受热均匀。
实验注意
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
凝固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非晶体凝固的条件:放热
非晶体(蜂蜡)的凝固图象
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1)DE 段表示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选填“吸”或“放”),温度__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___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降低
固液共存

不变
固态

降低
分析海波的凝固曲线
(2)凝固点: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不同,熔点一般也不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如果在一种晶体中掺入其他物质,则该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水中加入盐或酒精,可降低水的凝固点,所以冬天在大量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加速雪的熔化。
04
熔点和凝固点
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食盐晶体

松香
沥青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05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
晶体熔化条件:
晶体熔化特点:
05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凝固条件:
晶体凝固特点:
非晶体凝固的条件:放热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1)熔化过程吸收热量;(2)保持温度不变
(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1)凝固过程放出热量;(2)保持温度不变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熔化吸热
冰袋降温
冷冻保鲜
北方寒冷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容易被冻坏。
06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熔化的冰移至0℃房间内能继续熔化吗?
那么熔化出来的水放在0℃房间内能结冰吗?
不能
不能
06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2 熔化和凝固
1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2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
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特点: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特点: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的熔化图象
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晶体的凝固图像
非晶体的凝固
该动手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