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梅兰芳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品质,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语言运用:通过借助资料、情境体验、批注阅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感受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思维能力: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运用提取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多个事件,提升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2.感受梅兰芳因为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而遇到的困难和危险,体会梅兰芳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认识梅兰芳,导入新课
l.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霸王别姬》)
2.(出示梅兰芳图片)介绍梅兰芳。
“旦角”:京剧中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旦角是戏剧中女性角色的统称。梅兰芳是男性,他在表演的时候要把胡子剃掉,男扮女装。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这是梅兰芳的代表作。
“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艺术大师”,
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介绍梅兰芳吗?能用几个用几个。
3.让我们走进《梅兰芳蓄须》一课,感受艺术大师的家国情怀。(板书课题)什么是蓄须 (留胡子)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扫清生字。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都认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
1.(出示生词)读第一排,这里有一个多音字“要”。谁来读第二排?多音字“宁”。
2.同学们看这两排词语,第一排词语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描写日本人的)第二排呢?(都和梅兰芳有关)
3.你能选择几个词语串联起来说一句话吗?
三、明确事件,巧妙串联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我们要重点关注课文前面的“导学提示”。(出示)“导学提示”给我们提出了那些学习要求?
学习任务二:梳理事件,巧妙串联。默读课文,思考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将相应的词语填入学习任务单。然后试着把几件事连起来说一说。
1.梳理事件。
时间 拒绝办法
1937年 藏身租界
1938年底 远避香港
1941年12月 蓄须明志
一次 打针生病
串联事件。
如何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我们知道对于只写一件事的文章,应该怎么办 (要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学习的《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文章,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
我们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是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呢 (把几件事连起来)对于写几件事的文章,先明确写了哪几件事儿,然后把几件事串联起来,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也就是“明事件、巧串联”。看着表格,你能把这几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
把几件事连成一段话说的时候,词语尽量不要重复。怎样把多次重复的“梅兰芳”这个词语减少一些呢
这样一省略,就简明多了。每件事发生的时间其实也可以合并,这个词就隐藏在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里,找一找。看看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都在什么时候 (抗日战争)谁能说得更简洁、更有条理 (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先后用了藏身租界、远避香港、蓄须明志、打针装“病”等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
四、聚焦经历,感悟情怀
学习任务三:聚焦经历,感悟情怀。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梅兰芳在拒绝演出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困难和危险,圈画关键词语,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1.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也可以发言修正、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表格。)
时间 拒绝办法 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1937年 藏身租界 日军纠缠
1938年底 远避香港 不能演出、创作,虚度生命
1941年12月 蓄须明志 受到逼迫、骚扰,卖房度日
一次 打针生病 险丢性命
2.日本人对梅兰芳的纠缠、逼迫、骚扰,蛮横无理,步步紧逼,而梅兰芳一次又一次的拒绝。那么这四件事能否打乱顺序来写 (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述的;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越来越大;日本侵略者对梅兰芳的迫害也越来越严重。)
3.那么,这四件事中,梅兰芳的哪个举动,深深打动了你?
(1)面对日本司令官的多次逼迫,梅兰芳蓄须明志。那么,他这个办法好不好?(无奈、没有别的办法了)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出示句子:用尽、只能)读出他的无奈。除了无奈还有什么?(坚定)谁能无奈又坚定地读出来?(生读)
一个京剧旦角艺术家,把胡须留起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从此放弃了自己钟爱的艺术(板书:艺术)
那么这个时候,梅兰芳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卖房度日)不仅事业没有了,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板书:生活)同学们,梅兰芳可是一代京剧大师却因为没有钱而变卖家产。为什么?用书中的话回答。(出示书中的句子)
“梅先生,我是戏园子的老板,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生:我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梅先生,只要您签订演出合同,我就预支您二十两黄金。”(生:我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多么坚定的回答呀!这就是梅兰芳不为日本人演出的决心,多么有骨气的梅兰芳啊!
(2)还有哪个情节震撼着你?(险丢性命)这种伤寒预防针打一针都很危险,梅兰芳为了不给日本人演出,先后打了三针。为什么?被日本人识破后会怎么样?梅兰芳当时已经做好了两种死的准备,一种因打针生病而死,一种被日本人识破以死相拼,但无论哪一种,他都不曾退缩。梅兰芳愿用自己的生命与日本侵略者做不屈的斗争,(板书:生命)这就是那个视死如归的梅兰芳,那个令人敬佩的梅兰芳!
4.是呀,(指板书)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逼迫,梅兰芳开始是放弃了艺术追求,然后生活受到了影响,最后连生命都不能保证。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艺术可以不追求,生活可以受影响,甚至连生命都可以不要,这就是民族气节。(板书:民族气节)
5.四载留须罢歌舞,傲骨从来耐岁寒。在这不再登台的几年里,梅兰芳真的一点都不想唱戏吗?
他真的放弃了对艺术的追求吗?从哪看出来?(出示句子、放京剧清唱录音)谁来读一读?梅兰芳想唱戏,想到什么程度?想唱到深夜唱给自己听。京剧就是梅兰芳的生命,他一天也离不开京剧,就算只能在深夜的时候唱给自己听,也不唱给日本人听。这是多么热爱京剧的梅兰芳,这是多么有民族气节的梅兰芳!所以齐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6.是的,当时世界上许多媒体和名人也都对梅兰芳做出了评价,不但艺术高超,而且气节更令人敬佩。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名人评价语句)
五、阅读链接,学以致用
学习任务四:阅读链接,学以致用。快速阅读《难忘的一课》,运用“明事件、巧串联”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同学根据评价单互评。)
事件理出来 得一星
事件连起来 得一星
内容说清楚 得一星
内容说简洁 得一星
我得了()颗星
哪位同学获得了四星小达人?请你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整体回顾,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明志的铮铮铁骨;更有台湾师生对祖国浓浓的爱。无论是无名小卒,还是伟人英豪,他们的故事中都闪耀着赤子之心,涌动着家国情怀。
课后,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梅兰芳。
附:板书设计
23*梅兰芳蓄须
躲避 爱国精神
蓄须 民族气节
生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