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梅兰芳蓄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梅兰芳蓄须》教案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梅兰芳视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品质,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语言运用:通过借助资料、情境体验、批注阅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感受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思维能力: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运用提取关键词语的方法概括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多个事件,提升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2.感受梅兰芳因为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而遇到的困难和危险,体会梅兰芳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初识梅兰芳
1.(屏显梅兰芳剧照、生活照)借助照片初识梅兰芳。
2.(师生齐写“梅兰芳”三字)
他有个如诗般的名字。“梅”是傲雪梅的“梅”,“兰”君子兰的“兰”,“芳”是芬芳的“芳”。
3. (师补全课题,生齐读课题)
结合刚刚看到的照片,自由读一读课文导读和第一段中的文字,看看能了解到哪些有关梅兰芳的信息。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4.根据介绍引导学生理解京剧、旦角等词语。 重点诠释旦角一词。
梅兰芳唱的是旦角,演出时要男扮女装,自然需要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课文第一段结尾却说:他的一生中,有几年是留着胡须的。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心中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
5.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同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归纳主要内容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重点关注“要、宁”两个多音字。
纠缠 逼迫 骚扰 要求 闯进 妄想
被迫 拒绝 宁可 斩钉截铁 敬佩
2.看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能否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试着初步概括文章的内容。?
3.梅兰芳到底为什么要蓄须?
出示: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出示日本侵略期间,中国遭受的损失统计数据)
梅兰芳唱京剧,本来便是给观众欣赏的,可为什么不给日本人演戏呢?
品读上面的文字,读出坚决。
4.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既是写主要人物——梅兰芳的,也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这段文字的内容,请找出来。
5.运用刚刚的方法,为文中其他几件事寻找关键词,确立小标题。对于一个写人的文章,想要把文章理清楚,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个人所做的事情理出来,整理成一条时间轴,时间轴的下方,是时间、地点,请把确立的小标题写在时间轴上方。
6.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作业纸上的内容。
7.指名学生反馈,师板书:
1937年上海:藏身租界
1938年香港:暂居香港、深居简出
1941年香港——上海:蓄须明志、卖房度日、假生大病
1945年抗战胜利:剃须登台
8.结合时间轴上的词语,概括全文内容。
9.小结:今后在学习写人文章后,想一想:写了哪些关键事件,梳理出来,用简洁的话串连起来,就能说清楚主要内容。
三、体会民族气节
(一)寻找梅兰芳所遇到的困难和危险。
1.课文: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
梅兰芳曾对他的朋友说:“一个演员,在艺术创作的旺盛期,因为抵抗外部恶劣的社会环境,不能演出,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痛苦。”
艺术对于梅兰芳到底有多重要呢?
(重点理解“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虚度生命”“悄悄地细声吟唱”)
2.课文: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重点理解“可以忍受”“难以抵抗”“随时随地”)
3. 出示第四段内容。
梅兰芳八岁学艺,九岁登台,十七岁便名声大噪。他还受邀前往美国演出。当梅兰芳在剧院演出时,当时的票价翻了一倍,还一票难求,美国纽约《世界报》还曾评价他说:“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演出。”你觉得梅兰芳想要获得金钱和富足的生活容易吗?
抓住文章中的关联词体会梅兰芳的坚决。
4. 关注第五至第七自然段,体会梅兰芳所面临的危险。
资料引入:
梅兰芳的身体一向有个毛病,那就是注射预防针后就会发高烧,他注射伤寒预防针,不仅会让他有高烧的症状,而且还会有伤寒的症状。在那个时代,伤寒相当于今天的癌症,属于不治之症,得上之后自然再不能出席任何活动。当然,这种自残会对梅兰芳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
从“滚烫滚烫”“连日高烧”理解梅兰芳所面临的的危险。
(二)感受“民族气节”
1梅兰芳宁愿放弃自己所热爱的艺术,宁愿卖房度日,也决不为日本人演戏。当日本人要求他必须登台时,他从容地打了三针伤寒预防针,直面死亡的威胁。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生同书“民族气节!”)
2.孟子曾这样评判大丈夫,也就是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人: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戏园子老板开价二十两黄金,请梅兰芳为日本人演戏,梅兰芳丝毫没有受到荣华富贵的迷惑,断然拒绝,这就叫做富贵不能淫。当梅兰芳蓄须之后,没有了收入来源,他宁可买房度日,也决不为日本人唱戏,这就叫做贫贱不能移。当日本侵略者以武力相威胁,梅兰芳选择打伤寒预防针,宁愿丢了性命也不向日本人屈服。这就叫做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也是毛主席所说的骨气,也是本课中所说的民族气节。
3.梅兰芳是当之无愧的大丈夫,难怪文章结尾赞叹道:“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4.(指向板书):梅骨兰香,芳远益清。让我们再一次铭记这个人如诗般的名字——梅兰芳。
(生随师书空,边书边深情念诵):“梅”是傲雪梅的“梅”,“兰”君子兰的“兰”,“芳”是芬芳的“芳”。也铭记他身上一直不曾失去的名族气节!
板书设计
23*梅兰芳蓄须
躲避 爱国精神
蓄须 民族气节
生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