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生活中的透镜
新课导入
奇怪的箭头
照相机
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
调焦环
胶片
(图象传感器)
照相机镜头
镜头剖面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到成像作用
照相机
照相机的结构
胶片
图像传感器
存储器
胶片相当于光屏,起到承接记录像作用。
照相机
物距u
像距v
照相机成像原理:
物距大于像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照相机结构: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
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u>2f)成 、 、的 .
照相机成像原理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成像的调节
全身像
半身像
目的
像变大
口诀
操作
物近像远像变大
减小物距
增大像距
物体靠近相机
暗箱变长
镜头前伸
“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扭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D
照相机



投影仪、幻灯机
投影仪
幻灯机
投影仪、幻灯机
②投影仪工作示意图
投影仪、幻灯机
投影仪、幻灯机
投影仪、幻灯机成像原理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小于像距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银幕、屏幕相当于光屏
成像原理:
结构: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幻灯机
幻灯片(物体)
镜头
投影仪
改变光路

A
B
C
D
上下左右颠倒
投影仪、幻灯机



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图中的甲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  )

B
3、投影仪成像的调节
投影画面未铺满银幕
目的
像变大
口诀
操作
物近像远像变大
减小物距
增大像距
镜头后缩
投影仪远离墙面
像距
物距
投影画面超出银幕
3、投影仪成像的调节
目的
像变小
口诀
操作
物远像近像变小
增大物距
减小像距
镜头前伸
投影仪靠近墙面
像距
物距
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B
投影仪、幻灯机



放大镜
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
放大镜
f
2f
F
2F
F
2F
当物距 u①放大镜成像原理
放大镜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更清晰,应使(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放大镜



B
物距 像的特点 像距 应用 U与V 作图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u>v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粗测焦距 u=v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 uu=f 不能成像,一束平行光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u实像和虚像
F
O
2F
F
2F
实像特点: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眼睛观察到
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光屏承接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
实像
成实像的实例
实像和虚像
虚像
虚像特点:
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能用眼睛观察到
虚像都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同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
单选题
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 )
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
B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实像和虚像
C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________、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放大
观察光屏上的像
投影仪
搏击中考
中考实战
课堂检测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______偏离光屏中心。
(3)请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
蜡烛会越烧越短

1.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
课堂检测
2.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
10.0

像在光屏中央
课堂检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10cm,应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移动,在光屏上能得到______、_____
的______像。
倒立
缩小

远离
倒立
放大

课堂检测
3.(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_____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
(2)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像的大小不断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A
C
D
增大
变大
1倍焦距
课堂检测
4.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透镜到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________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f 放大
f
u
课堂检测
5、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则( )
A.成像在2倍焦距处     
B.成像在焦点上
C.成像在焦点内        
D.不成像
B
6、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D
7.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D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9.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距透镜45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