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项 4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1.二次函数 = 2 + + ( ≠ 0)的图象与 轴分别交于点 ( 1,0), (3,0),与 轴交于点 (0, 3), , 为抛物线上的两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把 ( , ), ( , ), ( , ) 的坐标分别代入 = + + , + = , = ,得 + + = ,解得 = , = , =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2)当 , 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是以点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 的坐标.如图,抛物线 = 的对称轴为直线 = = . × ∵ , 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 , ) ,∴ ( , ) ,设 ( , ) .19/77∵ △ 是以点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得 = , = (舍去),∴ = , ∴ ( , )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抛物线 = 2 + + 3经过点 (3,0),与 轴交于点 ,且关于直线 = 1 对称.(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解:∵ 抛物线 = + + 经过点 ( , ),与 轴交于点 ,且关于直线 = 对称, ∴ = , = , 解得 + + = , = ,∴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 .(2)当 1 ≤ ≤ 时, 的取值范围是 0 ≤ ≤ 2 1,求 的值.∵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 = ,∴ 抛物线上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越远,函数值越小.当 ≤ ≤ 时, ≤ ≤ ,①当 ≤ 时,则当 = 时,函数有最大值,即 = + + ,解得 = 或 = ,均不符合题意,舍去;②当 > 时,则当 = 时,函数有最大值,即 = + × + = ,解得 = . 综上, = . 20/77(3)点 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过点 作 轴的垂线交直线 于点 ,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以 , , ,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该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存在.令 = + + = ,解得 = , = ,当 = 时, = ,∴ ( , ), ( , ) .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 = + ,把 ( , )的坐标代入,得 = ,∴直线 的解析式为 = + .设 ( , + + )( < <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以 , , ,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时,分两种情况:①当 为边时, = ,即 = + ,解得 = (舍去)或 = ,此时菱形的边长为 = ;②当 为对角线时, = ,即 + ( + ) = + ,解得 = 或 = (舍去),此时菱形的边长为 + × = .综上,存在点 ,使得以 , , ,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该菱形的边长为 或 2.21/773.如图,已知抛物线 = 2 + + 4( ≠ 0) 与 轴交于点 (1,0)和 ,与 轴交于点 ,对称5轴为直线 = .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 + = , = ,解:根据题意,得 = , 解得 =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 .(2)如图 1,若点 是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 重合),过点 作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 ,连接 ,当线段 长度最大时,判断四边形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由(1)易得 ( , ), ( , ) ,∴ 直线 的解析式为 = + .∵ 点 在线段 上,∴ 可设 ( , + )( < < ) .∵ // 轴,∴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 时,线段 取最大值 4.∵ = ,∴ = .又∵ // ,∴ 当线段 长度最大时,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22/77(3)如图 2,在(2)的条件下, 是 的中点,过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 ,且∠ =2∠ .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在 轴上存在点 ,使得△ 为等腰三角形.连接 并延长交 于点 .∵ ( , ), 是 的中点,∴ ( , ) .如图,由(2)知 ( , ), ( , ) .∵ // ,∴ ∠ = ∠ .又∵ ∠ = ∠ ,∴ ∠ = ∠ .设点 ( , )关于 的对称点为 ,则 ( , ) .易知直线 过点 ( , )和 ( , ) ,∴ 直线 的解析式为 = .由点 是直线 与抛物线 = + 的交点,可得 ( , ) .假设 轴上存在点 ( , ),使△ 为等腰三角形.若 = ,即 = ,则 + = + ( ) ,解得 = ,∴ ( , ) ; 若 = ,即 = ,则 + = ( ) + ,解得 =± ,∴ ( , )或 ( , ) ;若 = ,即 = ,则 + ( ) = ( ) + ,23/77化简,得 + = .∵ = ( ) × × = < ,∴ 方程无实数根,故在 轴上不存在点 ,使 = .综上所述,在 轴上存在点 ,使得△ 为等腰三角形, 点 的坐标为( , ),( , )或( , ) . 24/77专项 4 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1.二次函数 = 2 + + ( ≠ 0)的图象与 轴分别交于点 ( 1,0), (3,0),与 轴交于点 (0, 3), , 为抛物线上的两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 , 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是以点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 的坐标.13/40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抛物线 = 2 + + 3经过点 (3,0),与 轴交于点 ,且关于直线 = 1 对称.(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 1 ≤ ≤ 时, 的取值范围是 0 ≤ ≤ 2 1,求 的值.(3)点 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一个动点,过点 作 轴的垂线交直线 于点 ,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以 , , ,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求出该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4/403.如图,已知抛物线 = 2 + + 4( ≠ 0) 与 轴交于点 (1,0)和 ,与 轴交于点 ,对称 = 5轴为直线 .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 1,若点 是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 重合),过点 作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 ,连接 ,当线段 长度最大时,判断四边形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 2,在(2)的条件下, 是 的中点,过点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 ,且∠ =2∠ .在 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二次函数的存在性问题.pdf 答案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