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二次根式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0 C.x≥0 D.x≥12.与结果相同的是( ).A. B.C. D.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则的周长是( )A. B. C. D.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C. D.,,5.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6.四边形的边长如图所示,对角线的长度随四边形的形状改变而变化.当是直角三角形时,对角线的长为( )A.5 B. C. D.47.如图,挂在弹簧秤上的长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提着弹簧匀速上移,直至铁块浮出水面停留在空中(不计空气阻力),弹簧秤的读数F(kg)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8.某校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cm)是:160,165,170,163,172,现用一名身高165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160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身高的(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9.下列平行四边形中,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数据,不一定是菱形的是( )A. B. C. D. 10.如图,已知长方形中,,在边上取一点,将折叠使点恰好落在边上的点,则的长为( )A. B. C. D.11.如图,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B.关于的方程的解为C.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D.直线上有两点,,若时,则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边,.若不改变矩形的形状和大小,当矩形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上下移动时,矩形的另一个顶点A始终在轴的正半轴上随之左右移动,已知是边的中点,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结论I:在移动过程中,的最大值为;结论II:当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结论I、II都对 B.结论I、II都不对C.只有结论I对 D.只有结论II对二、填空题13.计算: .14.如图,在中,D,E分别是边的中点,若,则的长为 .15.与直线平行,且经过点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16.如图①,在长方形中,动点从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方向运动到点处停止.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如果变量与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则长方形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17.计算:(1)(2)18.已知y与成正比例,且当时,.(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在这个函数的图像上,求n的值.19.小龙在放风筝时想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通过勘测,得到如下记录表:测量示意图测量数据 ①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24米.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25米.③小龙牵线放风筝的手到地面的距离长为1.6米.(1)求风筝到地面的距离线段的长;(2)如果小龙想要风筝沿方向再上升11米,和的长度不变,则他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20.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过点C作BD的平行线,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E.(1)求证:四边形OCED是矩形;(2)若CE=2,DE=3,求菱形ABCD的面积.21.如图1,某商场在一楼到二楼之间设有上、下行自动扶梯和步行楼梯.甲、乙两人从二楼同时下行,甲乘自动扶梯,乙走步行楼梯,甲离一楼地面的高度(单位:)与下行时间(单位:)之间具有函数关系,乙离一楼地面的高度(单位:)与下行时间(单位:)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1)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2)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谁先到达一楼地面.(3)在到达一楼地面之前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两人竖直高度相差1米,若存在求出此时的下行时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某学校组织了爱心义卖公益活动,所有义卖物品均为5元/件,为了解活动中同学们的参与情况,学校团支部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的购买情况,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调查的同学人数为___________,图1中的值为__________.(2)求统计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3)已知该校有800名同学,请估计该校购买金额不少于15元的同学人数.23.如图,在正方形中,是上一点(不与端点,重合),连接.过点作的垂线,分别交,于点,.(1)求证:;(2)如图2延长到点,使得,连接,.①若,则___________°;②改变的度数,的度数是否会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请写出与之间的关系;若不改变,请说明理由;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1)嘉嘉说:点在直线上;淇淇说: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嘉嘉 B.淇淇 C.两人说法都正确 D.两人说法都不正确(2)若点、O关于点对称,求此时直线的解析式;(3)若直线将的面积分为两部分,请求出的值;(4)直线与线段有公共点,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25.如图1,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过点分别作轴、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直线经过点和点.如图2,将直线沿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下平移,当直线经过点时,停止移动,设平移的时间为.(1)四边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2)①在平移过程中,求直线在四边形内的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的时长;②当直线使四边形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平均分布在它的两侧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D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D.2.A∵,且选项B、C、D的运算结果分别为:4、6、0故选:A.3.A解:∵平行四边形中,,,∴,,∴的周长,故选:A.4.D解:、,是直角三角形,故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故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故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能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故选:.5.D解: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6.C解:在中,,,∴,即,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若为最长边时,,虽然是直角三角形,但不合题意,舍去;若为最长边时,,此时为直角三角形,且在范围之内,符合题意.故选:C.7.C解: 当长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这段的弹簧称的读数保持不变,当铁块进入空气中的过程中,弹簧称的读数逐渐增大,当铁块全部进入空气中,弹簧称的读数保持不变.根据弹簧称的读数保持不变﹣逐渐增大﹣保持不变.得出函数的图象.选项中C的图像与描述一致,故选C.8.C解:原数据的平均数为×(160+165+170+163+172)=166(cm),方差是:× [(160 166)2+(165 166)2+(170 166)2+(163 166)2+(172 166)2]=19.6cm2;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65+165+170+163+172)=167(cm),方差是:× [(165 167)2+(165 167)2+(170 167)2+(163 167)2+(172 167)2]=11.6cm2;所以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故选:C.9.C解:A、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相等,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为菱形,不符合题意;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为菱形,不符合题意;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不能得到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符合题意;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等角对等边可得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相等,即可得到平行四边形为菱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C.10.B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10cm,CD=AB=8cm,根据题意得:Rt△ADE≌Rt△AFE,∴∠AFE=90°,AF=10cm,EF=DE,设CE=xcm,则DE=EF=CD-CE=(8-x)cm,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F2=AF2,即82+BF2=102,∴BF=6cm,∴CF=BC-BF=10-6=4(cm),在Rt△EC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EF2=CE2+CF2,即(8-x)2=x2+42,∴64-16x+x2=x2+16,∴x=3(cm),即CE=3cm.故选:B.11.C解:A、∵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故A正确;B、∵直线与直线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3,∴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故B正确;C、根据函数图象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故C错误;D、根据函数图象得到:直线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上有两点,,,∴.故D正确;故选:C.12.D解:如图,M为的中点,则,,∵为矩形,,∴,∴,∴,∴当O、M、C三点在同一直线时,有最大值,故结论Ⅰ错误;∵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结论Ⅱ正确.综上所述,只有结论II对.故选:D.13.7解:;故答案为:7.14.4解:在中,D,E分别是边的中点,,,故答案为:4.15.∵一次函数与直线平行,∴可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因为一次函数经过点,可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故答案为:.16.15解:从图象②和已知可知:AB=3,BC=8-3=5,所以矩形ABCD的面积是3×5=15.故答案为:15.17.(1)(2)(1)解:;(2)解:18.(1)(2)(1)解:由 与 成正比例可设:, ;将 , 代入得:解得:与的函数解析式为:整理得:(2)解:将点 代入中得:解得:19.(1)米(2)5米(1)解:在中,,,,∵,∴,则;答:风筝到地面的距离线段的长为米;(2)风筝沿方向再上升11米后,则,此时在中,,,,∵,∴风筝线的长,∴(米),答:他应该再放出5米的风筝线.20.(1)见解析;(2)菱形ABCD的面积为: 12.(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COD=90°.∵CE∥OD,DE∥OC,∴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又∠COD=90°,∴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2)由(1)知,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则CE=OD=2,DE=OC=3.∵四边形ABCD是菱形,∴AC=2OC=6,BD=2OD=4,∴菱形ABCD的面积为:AC BD=×6×4=12.21.(1)(2)甲先到达一楼地面(3)当下行10秒或25秒时两人竖直高度相差1米.(1)解:设,将代入其中,得,解得:,;(2)解:当时,,得,当时,,得,,甲先到达一楼地面;(3)解:存在,因为甲、乙两人从二楼同时下行,甲先到达地面.①当,解得,,②当 时,解得,,当下行10秒或25秒时两人竖直高度相差1米.22.(1)40,25(2)15,(3)600人(1)解:调查的同学人数为:;,∴;故答案为:40,25;(2)购买金额最多的人数为:15,故众数为15,位于第20和第21个的数据为:,∴中位数为:;(3)(人).23.(1)见解析(2)①;②改变的度数,的度数不会发生改变,理由见解答过程;(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在和中,,;(2)解:①,,,,,,,,,,,,故答案为:;②改变的度数,的度数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设,则,由①知:,,,,.24.(1)C(2)(3)的值为4或.(4)或(1)解:在中,令得,直线过定点,嘉嘉说法正确;将代入中,得到,点在直线上,结合嘉嘉说法正确,得到淇淇说也正确,故选:C;(2)解:在中,令得,,点、关于点对称,是的中点,,把代入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3)解:在中,令得,在直线上,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在中,令得,令得,,,,当时,如图:此时,,即,,,把代入得:,;当时,如图:此时,,即,,,,把,代入得:,;综上所述,的值为4或.(4)解:要使得直线与线段有公共点,当时,则当时,,且当时,,则,解得:,故的取值范围为:.当时,则当时,,且当时,,则,解得:,故的取值范围为:或.25.(1)矩形(2)①;②.(1)解:点,过点分别作轴、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四边形的形状是矩形,故答案为:矩形.(2)解:①将直线向下平移,函数解析式为.直线在四边形内的线段的长度先增加,经过点时长度最大,,线段长度开始保持不变,当直线经过点后,线段长度开始减小.当经过点时,,解得,当经过点时,,解得,线段长度保持不变的时长为;②四边形内部的整点有6个,分别是,,,,,.当经过点时,有,解得;当经过点时,有,解得,的取值范围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