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B.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各星系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C.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D.宇宙的结构层次是: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2.如图是不同层次天体系统示意图。下列认识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甲表示河外星系 B.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
C.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D.乙表示地月系
3.近期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致密星系群,发现了一个比银河系大20倍天体系统,为研究宇宙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作为时间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后宇宙不断膨胀,且温度下降
C.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宇宙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4.小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是(  )
A.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 B.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白矮星
C.原始星云→恒星→红巨星→中子星 D.原始星云→恒星→红超巨星→黑洞
5.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  )
A. B.
C. D.
6.如图是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下列关于黑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黑洞是客观上存在的天体
B.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小的天体
C.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
D.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
7.中外科学家绘制出目前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明确银河系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漩涡星系。下列关于银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B.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
C.银河系是由众多行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D.俯视看银河系像一个大旋涡
8.如图所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
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星系运动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气球表面画上的这些圆点是模拟宇宙中的星系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中的星系
C.气球胀大过程中各圆点间的距离变化模拟星系运动特点
D.气球胀大时,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远离速度比丙更快
10.从古至今,无数科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都试图解开宇宙的奥秘,提出了各种学说和理论。那么,在以下关于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学说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气球在充气过程中不断膨胀,导致气球表面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一实验现象被认为是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
B.“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开创了对天体的观察研究
C.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多方面的观测研究表明,我们的宇宙始于距今约138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D.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相应升高
二、填空题
11.宇宙是没有中心的,根据星系之间在相互退行远离的事实,我们可以推断宇宙正在不断 ,宇宙起源于 。
12.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说。
(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 (选填“科学结论”或“理论假说”)。
(2)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由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 。
13.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引起了一场全民科普热;
(1)影片中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首先它将变为一颗巨大的 (选填“红巨星”或“黑洞”);
(2)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
(3)太阳是 (选填“太阳系”或“银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14.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等天体共同构成了太阳系。
(1)太阳系属于 (填“地月系”“银河系”或“河外星系”)。
(2)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其中 的多少和大小,常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如图为人类认识冥王星的历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国际天文学组织可以随意定义标准
B.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处于动态修正的过程
C.对宇宙认识的突破是基于新证据的发现和获取
15.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等。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如图。
(1)小安同学用如图所示粘有小金属粒的气球来类比宇宙,小金属粒可看成宇宙中的 ;
(2)气球膨胀时,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远离速度比丙更 (填“快”或“慢”);
(3)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 ;
(4)这种研究宇宙的方法是_________。
A.对比法 B.模型法 C.控制变量法
16.宇宙是广袤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1)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是 ,该理论的重要证据为 。
(2)科学家观察发现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如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
17.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肉眼观测到现代的高科技探测器,人类的探索工具和技术不断发展,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曾被认为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天体,是宇宙的中心。下列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有 。(填序号)
①日食 ②登高望远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2)16世纪,图1为哥白尼“日心说”模型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有着壮观光环的行星为 。(填图中字母)
(3)后来,人们认识到宇宙由银河系等星系组成,而银河系由几千亿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组成。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 状。
(4)大爆炸理论是目前最准确地描述宇宙从诞生到当前状态的模型。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都是膨胀的。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BC说明宇宙在 膨胀。(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18.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肉眼观测到现代的高科技探测器,人类的探索工具和技术不断发展,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曾被认为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天体,是宇宙的中心。直到16世纪, 为太阳系建立了“日心说”模型。
(2)后来,人们认识到宇宙由银河系等星系组成,而银河系由几千亿颗像太阳这样的 (填“恒星”、“行星”或“卫星”)组成。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 状。
(3) 理论是目前最准确的描述宇宙从诞生到当前状态的模型。
19.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
材料一:1915年,科学家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将其用于宇宙的研究,建构了一个静态的宇宙模型。
材料二:1922年,科学家弗里德曼从广义相对论出发,得到了一个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的宇宙模型。
材料三: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分析星系退行速度和距离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他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大。
(1)1948年,伽莫夫等人建立的元素生成理论,为宇宙起源的 理论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三中哈勃的发现可知,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不断地 (选填“膨胀”或“收缩”)。该理论是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
(2)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填序号)。
①前人的经验没有可取之处
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③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
④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全凭突发奇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A C B D C D C
1.A
【详解】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A正确;无论太阳还是地球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故B错误;光年是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故C错误;宇宙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属于并列关系,故D错误。故选A。
2.D
【详解】甲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则乙为地月系,A错误,D正确;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B错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C错误。故选D。
3.B
【详解】A.光年是指光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距离的单位,可以衡量银河系的直径,故A错误;
B.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并且在不断膨胀之中,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且温度相应下降,故B正确;
C.宇宙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故C错误;
D.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也不位于宇宙的中心,它只是宇宙中无数星系中的一个,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小质量恒星从原始星云中形成,经过主序星阶段后膨胀成为红巨星,最终外层物质散失,核心坍缩形成白矮星,A正确。红超巨星是大质量恒星的演化阶段,而不是小质量恒星的演化阶段,B错误。中子星通常是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炸后形成的,而不是小质量恒星的演化结果,C错误。黑洞通常是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炸后核心坍缩形成的,而不是小质量恒星的演化结果,D错误。故选A。
5.C
【详解】由题意知,宇宙变化趋势是除开始瞬间外,先匀速膨胀后加速膨胀。A代表宇宙半径一直不变,A错误;B代表宇宙在匀速膨胀,B错误;C代表宇宙在膨胀,且速度越来越快,C正确;D代表宇宙在减速膨胀之中,D错误。故选C。
6.B
【详解】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致密天体,A说法正确;黑洞是一种质量极大的天体,黑洞的密度非常大, B说法错误;黑洞的引力极强,任何物体只要进入黑洞便都不能从该处逃逸,C说法正确;可能形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恒星灭亡的过程中坍塌可能会形成黑洞,D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7.D
【详解】银河系并不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A不符合题意。银河系并不是宇宙的中心,B不符合题意。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以白矮星为主),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着十几个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缓慢地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C不符合题意;俯视看像一个大漩涡,由四条螺旋状旋臂从中间伸出,D符合题意。故选D。
8.C
【详解】总星系包括①银河系和②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③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又包括④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D
【详解】A.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的模拟实验,用画的小圆点模拟宇宙中的星系,故A不符合题意;
B.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用来模拟宇宙膨胀,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导致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变大,说明星系是在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充气时气球以球状胀大,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远离速度比丙更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A. 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气球在充气过程中不断膨胀,导致气球表面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一实验现象模拟的是宇宙在膨胀,不能被认为是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故A错误;
B. “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为人类认识太阳系奠定了基础,日心说提出之前,科学家已经开始了对天体的观察研究,故B错误;
C. 关于宇宙起源,许多科学家根据多方面的观测研究表明,我们的宇宙始于距今约138亿年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故C正确;
D.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相应下降,故D错误。
故选C。
11. 膨胀 热大爆炸
【详解】根据星系之间在相互退行远离的事实,我们可以推断宇宙正在不断膨胀;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热大爆炸。
12.(1)理论假说
(2)降低
【详解】(1)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理论假说,其中被人普遍接收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2)根据上图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知: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降低。
13. 红巨星 水星 太阳系
【详解】[1]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体积会膨胀变大,将变为一颗巨大的红巨星。
[2]由于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所以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水星。
[3]银河系中有数千亿颗恒星,太阳系中只有唯一的一颗恒星,是太阳。
14.(1)银河系
(2)太阳黑子
(3)BC
【详解】(1)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河外星系和银河系组成了宇宙。太阳系属于银河系。
(2)太阳黑子,是指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其数量和位置每隔一段时间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统计,地球上天气或气候反常均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密切关系。常以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来反映太阳活动的强弱。
(3)即使是国际天文学组织,也不可以随意定义标准,故A错误;根据认识冥王星的认识历程可知,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处于动态修正的过程,且对宇宙认识的突破是基于新证据的发现和获取,故BC正确;故选BC。
15.(1)星系(写天体不扣分)
(2)慢
(3)膨胀/大爆炸
(4)B
【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大爆炸,所以,若粘有小金属粒的气球来类比宇宙,则小金属粒可看成宇宙中的星系。
(2)充气时气球以球状胀大,对甲圆点而言,乙圆点的分离速度小于丙圆点,即乙圆点的远离速度更慢。
(3)给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地胀大,是模拟宇宙的膨胀。
(4)根据题意知道,是利用气球做星系运动特点的模拟实验,即采用了模型法,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热大爆炸学说 微波背景辐射 A
【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多样在物质表现状态的多样性;统一在于其物质性。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在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详解】(1)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学说是热大爆炸学说,该理论的重要证据为微波背景辐射。
(2)根据“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分析,若从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应该是A。
17.(1)②③/③②
(2)A
(3)扁圆盘
(4)加速
【详解】(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有②登高望远和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2)由图1可知,E为水星、D为金星、B为火星,C为木星,A为土星;在哥白尼“日心说”模型示意图中,有着壮观光环的行星为土星,通常用字母A表示。
(3)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
(4)若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AB为直线,BC为向上弯曲的曲线。BC说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18.(1)哥白尼
(2) 恒星 扁圆盘
(3)宇宙大爆炸
【分析】本题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材料,涉及日心说、银河系、宇宙模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地球曾被认为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天体,是宇宙的中心。直到16世纪,哥白尼为太阳系建立了“日心说”模型。
(2)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星系,银河系内部有几千亿颗恒星,而非行星或卫星。从侧面看,银河系呈现出一个旋涡星系的典型结构,即盘状,这种结构是由于恒星、尘埃和气体以一个薄盘子样的分布旋转形成的。
(3)银河系由几千亿颗恒星组成,它是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从侧面看呈盘形。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当前最被广泛接受的宇宙演化理论,描述了宇宙从一个高温高密度状态膨胀至今的过程。
19.(1) 大爆炸 膨胀
(2)②
【分析】本题以现代宇宙学说的发展为材料,涉及宇宙起源的学说、现代宇宙发展过程的启示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元素生成理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早期高温高密度条件下元素的形成过程。这一理论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解释了宇宙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问题,特别是轻元素(如氢、氦)的丰度分布。因此,伽莫夫的工作为大爆炸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根据材料三中哈勃的发现可知,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说明我们所处的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
(2)科学的发展往往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而非完全否定,①错误;科学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技术进步和认知深化不断更新,②正确;科学研究需要社会支持、技术协作和公众参与,③错误;科学认识依赖于系统的观测、实验和逻辑推理,而非偶然的灵感,④错误。故选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