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牛顿第三定律题组一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C.物体加速运动时,作用力总是大于反作用力的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的,所以任何情况下都能平衡2.某位同学在练习街舞时单手倒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场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一定受到地面对他的摩擦力B.该同学受到的弹力就是重力C.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D.该同学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手掌形变产生的3.(多选)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只小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船上有一人,人从静止开始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船向相反方向运动B.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尾气,从而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力是汽车动力的主要来源C.如图所示,是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向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通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与排水相反的方向游去题组二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4.用苔藓球养出来的绿植,吊在空中也能养成别致的景观。如图用麻绳将苔藓球盆栽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盆栽本身就有重力,其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盆栽所受的重力与麻绳对盆栽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都是弹力5.(2024·广东广州期末)一高中校运动会跳远比赛时,某同学比赛的情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起跑时,地面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地面的作用力B.该同学踩在踏板上开始腾空的瞬间,踏板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踏板的作用力C.该同学陷进沙坑的过程中,沙对他的作用力小于他对沙的作用力D.该同学陷进沙坑的过程中,沙对他的作用力等于他对沙的作用力6.告别了工作生活183天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终于回家了。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取得圆满成功。返回舱在接近地面时,带着降落伞减速降落,如图所示,不计浮力和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降落伞对空气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降落伞对返回舱的作用力大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作用力D.降落伞对返回舱的作用力等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作用力题组三 物体的受力分析7.如图所示,物体A分别与水平面、竖直墙面以及物体B紧密接触,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静止,则( )A.物体A受三个力作用B.物体A受四个弹力作用C.物体B受三个弹力作用D.B受两个力的作用8.如图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D.必定受三个力作用9.图1中不倒翁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玩具,最早记载出现于唐代。其特点是一经触动就摇摆,最后恢复直立状态。图2是利用鸟嘴停在手指上的一种玩具“平衡鸟”,无论把鸟嘴放在哪里(可以放置地上或者是手指上),它都能平衡,如真鸟一样飞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倒翁在静止时受到3个力B.平衡鸟静止时受到3个力C.不倒翁静止时,不倒翁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D.平衡鸟静止时,鸟嘴受到的支持力和平衡鸟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0.(多选)机场常用传送带为顾客运送行李,传送带运送行李主要有水平运送和沿斜面运送两种形式,如图所示,a为水平传送带,b为倾斜传送带。当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a情形中的行李受到重力、支持力B.a情形中的行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C.b情形中的行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D.b情形中的行李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1.(多选)物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A、B由细绳通过固定在C上的定滑轮相连,C的上表面水平,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细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B.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D.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12.如图甲、乙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一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面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A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D.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C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13.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 N/kg)3.牛顿第三定律1.B 重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A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B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平衡,D错误。2.C 该同学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错误;该同学所受的弹力是由水平地面的形变产生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力产生,因此所受弹力不是重力,B、D错误;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与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与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3.ACD 人从一静止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要受到船给人的摩擦力,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小船也有一个摩擦力,其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反,因此船将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静止的状态,向人行走的相反方向运动,A正确;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尾气,虽然尾气对排气筒有反作用力,但很小,这个力并不是汽车动力的来源,B错误;农业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射出来时,弯管在水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会自动旋转,大大增加了喷水的面积,C正确;乌贼通过身体侧面的孔把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经过小孔挤出体外,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乌贼就获得了与排水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向与排水相反的方向游去,D正确。4.D 盆栽本身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A错误;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盆栽所受的重力与麻绳对盆栽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都是弹力,D正确。5.D 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踏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错误;该同学陷进沙的过程中,沙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沙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D正确。6.D 降落伞做减速运动,不处于平衡状态,则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 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降落伞对空气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B错误;降落伞对返回舱的作用力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选项C错误,D正确。7.D A、B两物体没有相互挤压,它们之间无弹力,A所受的弹力只有地面的支持力,B所受的弹力也只有地面的支持力,物体A、B均只受两个力的作用。8.C 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加上重力、推力F,木块共受到四个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C正确。9.D 两种情境中,物体静止时,物体均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故A、B错误;不倒翁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但是压力和重力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故C错误;平衡鸟静止时所受合力为零,即鸟嘴受到的支持力和平衡鸟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10.AC 因为行李匀速运动,所以a情形中行李只受重力和支持力,A正确,B错误;b情形中行李除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传送带斜向上的支持力外,还必须受到一个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C正确,D错误。11.AD 先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重力和拉力,由于A保持静止状态,故拉力等于A的重力;再对B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则B与C之间接触面一定粗糙,故A正确,B错误;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即C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则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是粗糙的,故C错误,D正确。12.B 假设B对A有弹力,则A不可能静止,A错误;因与D连接的绳子是竖直的,则斜面对D无弹力,否则绳子不会竖直,即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B正确;因C对B有向下的压力,则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大于B的重力,C错误;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A、B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错误。13.9 N解析:设B对A的作用力为F。取向下为正方向,A受力如图甲所示,有-k(L-L0)+mg+F=0,解得F=-4 N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F'=-F=4 N,方向竖直向下B受力如图乙所示,有-FN+mg+F'=0,解得FN=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F压=FN=9 N。4 / 43.牛顿第三定律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该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会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初步分析,掌握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归纳,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物理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三定律。(科学探究) 3.通过比较,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物理观念) 4.通过训练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科学思维)知识点一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每个力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 物体。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互相依赖、 存在的。知识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1.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用手拉A。(2)实验现象:①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F'是相等的;②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F'也都随之改变,但两个示数F与F'总相等。(3)实验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方向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知识点三 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1.受力分析分析 受到的力。2.受力分析的思路(1)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2)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3.力学中常见的三种性质力:重力、 、 。【情景思辨】 如图所示为游客乘坐马车观光的场景,马拉着车在公路上加速前进。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由于马车加速前进,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2)只有马车匀速前进,马拉力的力才等于车拉马的力。( )(3)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 )(4)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 )(5)马先对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车对马的拉力。( )要点一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探究】 如图所示,用手挤压放在桌面上的气球。(1)手挤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了,手是否也会发生形变?如果手发生了形变,那么手和气球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2)手和气球的形变有先后之分吗?(3)手对气球的力和气球对手的力各是什么性质的力,它们的性质相同吗?【归纳】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三个特征等大反向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性异体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性质相同,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同生共灭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的含义无论任何物体、任何运动状态,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成立。【典例1】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越野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赛道上滑行时,关于滑雪板与赛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大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B.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小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C.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大小相等D.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方向相同尝试解答1.(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要点二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探究】 图甲、乙为球的重力G、木板对球的力F1和球压木板的力F2,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归纳】1.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不同点 作用对象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 一定相同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合成效果 两力不可以合成,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两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依赖关系 相互依赖,不可单独存在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方法可以从作用对象或力的性质进行区分。【典例2】 如图所示,小明手握酱油瓶,酱油瓶瓶身竖直,使酱油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酱油瓶的弹力是由酱油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B.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酱油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与手对酱油瓶的弹力成正比D.酱油瓶受到的重力和酱油瓶对手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尝试解答2.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推车情形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工人对车的力与车对工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工人对车的力与车对工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要点三 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四个步骤2.受力分析常用的两种方法项目 隔离法 整体法概念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离后进行受力分析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研究外界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注意 问题 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能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力 系统内部的力对整体没有影响,不用分析特别提醒 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孤立的,两者在题目中经常综合使用,有时先整体再隔离,有时先隔离再整体。【典例3】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为斜面体,且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不动,则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C.4 D.5尝试解答方法技巧受力分析中如何防止“多力”或“漏力”(1)防止“多力”: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能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力,对每个力都要找出其施力物体,若某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则说明该力不存在;另外性质力与效果力、合力与分力不能重复分析。(2)防止“漏力”:按正确的顺序(即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进行受力分析是保证不“漏力”的有效措施。3.如图所示,一幼儿园小朋友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受到老师的表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4.如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B.B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C.C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D.D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1.如图所示,将吹足气的气球由静止释放,气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气球受到( )A.重力B.手的推力C.空气的浮力D.喷出气体对气球的反作用力2.(多选)2023 年 10月7日,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3比0横扫日本女排实现卫冕,这是中国女排的第九个亚运会冠军。如图为女排运动员向上跳起击球,其慢动作过程为:女排运动员从直立状态开始屈腿下蹲,使重心下移,由静止蹬地起跳后离开地面,竖直向上运动直到最高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对以上运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女排运动员屈腿下蹲过程中,女排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女排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其鞋子发生形变产生的C.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地面受到女排运动员的压力大小和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D.女排运动员起跳离开地面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3.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假设水平地面光滑)( )A.3个,4个 B.4个,4个C.4个,5个 D.4个,6个4.如图所示,滑竿和底座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一质量为m的杂技演员沿竿匀速下滑,则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 )A.mg B.MgC.(M-m)g D.(M+m)g3.牛顿第三定律【基础知识·准落实】知识点一1.施力 2.相互 3.同时知识点二1.(3)相等 相反 2.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知识点三1.研究对象 3.弹力 摩擦力情景思辨(1)× (2)× (3)× (4)√ (5)×【核心要点·快突破】要点一知识精研【探究】 提示:(1)手会发生形变,只是形变很小。手和气球都发生了形变,原因是它们都受到了对方的作用力。(2)没有,形变是同时发生的。(3)都是弹力,力的性质相同。【典例1】 C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A、B、D错误。素养训练1.ABC 由图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运动的状态无关,故B正确;由图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故C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能合成,故D错误。要点二知识精研【探究】 提示:G与F1是一对平衡力;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典例2】 B 手对酱油瓶的弹力是由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酱油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酱油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酱油瓶的弹力不成正比,故C错误;酱油瓶受到的重力和酱油瓶对手的摩擦力既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素养训练2.C 工人对车的力和车对工人的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错误,C正确;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误;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工人上,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错误。要点三知识精研【典例3】 C 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于A、B均静止,故可将A、B视为一个整体,其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B相对地面也就无运动趋势,故地面对B无摩擦力,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物体B共受到四个力,C正确。素养训练3.D 石块b对a的支持力和对a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跟a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故A、B错误;以三块石块作为整体研究,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D正确。4.C 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自由”说明物体A与竖直墙之间没有弹力和摩擦力,因此A只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受到重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作用,故C正确;D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教学效果·勤检测】1.D 气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时,气球对喷出的气体有向后的作用力,喷出的气体对气球有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气球向前运动,故D正确。2.BC 女排运动员屈腿下蹲过程中,女排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女排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其鞋子发生形变产生的,选项B正确;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地面受到女排运动员的压力大小和她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选项C正确;女排运动员起跳离开地面到达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选项D错误。3.C 对物体A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水平力F和B对A的摩擦力,即物体A共受4个力作用。对物体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3个力作用——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水平力F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即物体B共受5个力的作用,故选项C正确。4.D 以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的受力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和竿对人的摩擦力Ff,则有mg=Ff①滑竿和底座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Mg、支持力FN、人对竿的摩擦力Ff'则有FN=Mg+Ff' 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Ff③由①②③解得FN=Mg+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FN'=FN=Mg+mg,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D正确。7 / 7(共72张PPT)3.牛顿第三定律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该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会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初步分析,掌握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归纳,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物理观念)2.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三定律。(科学探究)3.通过比较,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物理观念)4.通过训练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科学思维)目 录01.基础知识·准落实02.核心要点·快突破03.教学效果·勤检测04.课时训练·提素能基础知识·准落实梳理归纳 自主学习01知识点一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每个力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 物体。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互相依赖、 存在的。施力 相互 同时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三定律1. 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在一起,用手拉A。(2)实验现象:①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F'是相等的;②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F'也都随之改变,但两个示数F与F'总相等。(3)实验结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方向 。相等 相反 2.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上。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知识点三 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1. 受力分析分析 受到的力。2. 受力分析的思路(1)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2)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3.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性质力:重力、 、 。研究对象 弹力 摩擦力 【情景思辨】如图所示为游客乘坐马车观光的场景,马拉着车在公路上加速前进。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由于马车加速前进,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 × )(2)只有马车匀速前进,马拉力的力才等于车拉马的力。( × )××(3)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 × )(4)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 √ )(5)马先对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车对马的拉力。 ( × )×√×核心要点·快突破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02要点一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探究】 如图所示,用手挤压放在桌面上的气球。(1)手挤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了,手是否也会发生形变?如果手发生了形变,那么手和气球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手会发生形变,只是形变很小。手和气球都发生了形变,原因是它们都受到了对方的作用力。(2)手和气球的形变有先后之分吗?提示:没有,形变是同时发生的。(3)手对气球的力和气球对手的力各是什么性质的力,它们的性质相同吗?提示:都是弹力,力的性质相同。【归纳】1.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三个特征等大反向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性异体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性质相同,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同生共灭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 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的含义无论任何物体、任何运动状态,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成立。【典例1】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越野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赛道上滑行时,关于滑雪板与赛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大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B.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小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C.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大小相等D. 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方向相同解析:滑雪板对赛道的作用力与赛道对滑雪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A、B、D错误。1. (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解析: 由图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运动的状态无关,故B正确;由图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能合成,故D错误。要点二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探究】 图甲、乙为球的重力G、木板对球的力F1和球压木板的力F2,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G与F1是一对平衡力;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归纳】1.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不同点 作用对象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 一定相同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合成效果 两力不可以合成,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两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依赖关系 相互依赖,不可单独存在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 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方法可以从作用对象或力的性质进行区分。【典例2】 如图所示,小明手握酱油瓶,酱油瓶瓶身竖直,使酱油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对酱油瓶的弹力是由酱油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B. 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酱油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与手对酱油瓶的弹力成正比D. 酱油瓶受到的重力和酱油瓶对手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解析:手对酱油瓶的弹力是由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酱油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酱油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酱油瓶的弹力不成正比,故C错误;酱油瓶受到的重力和酱油瓶对手的摩擦力既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2. 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推车情形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工人对车的力与车对工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 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工人对车的力与车对工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析: 工人对车的力和车对工人的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错误,C正确;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误;工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都作用在工人上,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错误。要点三 物体的受力分析1. 受力分析的四个步骤2. 受力分析常用的两种方法项目 隔离法 整体法概念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离后进行受力分析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研究外界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注意 问题 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能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力 系统内部的力对整体没有影响,不用分析特别提醒 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孤立的,两者在题目中经常综合使用,有时先整体再隔离,有时先隔离再整体。【典例3】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为斜面体,且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不动,则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 2 B. 3C. 4 D. 5解析: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于A、B均静止,故可将A、B视为一个整体,其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B相对地面也就无运动趋势,故地面对B无摩擦力,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物体B共受到四个力,C正确。方法技巧受力分析中如何防止“多力”或“漏力”(1)防止“多力”: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能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力,对每个力都要找出其施力物体,若某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则说明该力不存在;另外性质力与效果力、合力与分力不能重复分析。(2)防止“漏力”:按正确的顺序(即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进行受力分析是保证不“漏力”的有效措施。3. 如图所示,一幼儿园小朋友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受到老师的表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C. 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 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解析: 石块b对a的支持力和对a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跟a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故A、B错误;以三块石块作为整体研究,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D正确。4. 如图所示,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B、C、D物体均静止,各接触面均粗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B. B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C. C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D. D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解析: A物体沿竖直墙自由下滑,“自由”说明物体A与竖直墙之间没有弹力和摩擦力,因此A只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受到重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作用,故C正确;D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031. 如图所示,将吹足气的气球由静止释放,气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会向前运动,这是因为气球受到( )A. 重力B. 手的推力C. 空气的浮力D. 喷出气体对气球的反作用力解析: 气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时,气球对喷出的气体有向后的作用力,喷出的气体对气球有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气球向前运动,故D正确。2. (多选)2023 年 10月7日,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3比0横扫日本女排实现卫冕,这是中国女排的第九个亚运会冠军。如图为女排运动员向上跳起击球,其慢动作过程为:女排运动员从直立状态开始屈腿下蹲,使重心下移,由静止蹬地起跳后离开地面,竖直向上运动直到最高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对以上运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女排运动员屈腿下蹲过程中,女排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女排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其鞋子发生形变产生的C. 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地面受到女排运动员的压力大小和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相等D. 女排运动员起跳离开地面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解析: 女排运动员屈腿下蹲过程中,女排运动员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女排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其鞋子发生形变产生的,选项B正确;女排运动员蹬地起跳时,地面受到女排运动员的压力大小和她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选项C正确;女排运动员起跳离开地面到达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选项D错误。3.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假设水平地面光滑)( )A. 3个,4个 B. 4个,4个C. 4个,5个 D. 4个,6个解析: 对物体A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水平力F和B对A的摩擦力,即物体A共受4个力作用。对物体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3个力作用——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水平力F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即物体B共受5个力的作用,故选项C正确。4. 如图所示,滑竿和底座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一质量为m的杂技演员沿竿匀速下滑,则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 )A. mg B. MgC. (M-m)g D. (M+m)g解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的受力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和竿对人的摩擦力Ff,则有mg=Ff①滑竿和底座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Mg、支持力FN、人对竿的摩擦力Ff'由①②③解得FN=Mg+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FN'=FN=Mg+mg,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D正确。则有FN=Mg+Ff'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Ff③04课时训练·提素能分层达标 素养提升题组一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没有反作用力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C. 物体加速运动时,作用力总是大于反作用力的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的,所以任何情况下都能平衡12345678910111213解析: 重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A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B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平衡,D错误。123456789101112132. 某位同学在练习街舞时单手倒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场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同学一定受到地面对他的摩擦力B. 该同学受到的弹力就是重力C. 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D. 该同学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手掌形变产生的12345678910111213解析: 该同学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的作用,A错误;该同学所受的弹力是由水平地面的形变产生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力产生,因此所受弹力不是重力,B、D错误;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与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与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123456789101112133. (多选)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只小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船上有一人,人从静止开始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船向相反方向运动B. 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尾气,从而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力是汽车动力的主要来源C. 如图所示,是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向D. 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通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与排水相反的方向游去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人从一静止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要受到船给人的摩擦力,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小船也有一个摩擦力,其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反,因此船将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静止的状态,向人行走的相反方向运动,A正确;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尾气,虽然尾气对排气筒有反作用力,但很小,这个力并不是汽车动力的来源,B错误;农业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射出来时,弯管在水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会自动旋转,大大增加了喷水的面积,C正确;乌贼通过身体侧面的孔把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经过小孔挤出体外,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乌贼就获得了与排水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向与排水相反的方向游去,D正确。12345678910111213题组二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4. 用苔藓球养出来的绿植,吊在空中也能养成别致的景观。如图用麻绳将苔藓球盆栽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盆栽本身就有重力,其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盆栽所受的重力与麻绳对盆栽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都是弹力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盆栽本身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A错误;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盆栽所受的重力与麻绳对盆栽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都是弹力,D正确。123456789101112135. (2024·广东广州期末)一高中校运动会跳远比赛时,某同学比赛的情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同学起跑时,地面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地面的作用力B. 该同学踩在踏板上开始腾空的瞬间,踏板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踏板的作用力C. 该同学陷进沙坑的过程中,沙对他的作用力小于他对沙的作用力D. 该同学陷进沙坑的过程中,沙对他的作用力等于他对沙的作用力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踏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错误;该同学陷进沙的过程中,沙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沙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12136. 告别了工作生活183天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终于回家了。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取得圆满成功。返回舱在接近地面时,带着降落伞减速降落,如图所示,不计浮力和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A. 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降落伞对空气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 降落伞对返回舱的作用力大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作用力D. 降落伞对返回舱的作用力等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作用力解析: 降落伞做减速运动,不处于平衡状态,则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 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与降落伞对空气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B错误;降落伞对返回舱的作用力与返回舱对降落伞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反向,选项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1213题组三 物体的受力分析7. 如图所示,物体A分别与水平面、竖直墙面以及物体B紧密接触,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静止,则( )A. 物体A受三个力作用B. 物体A受四个弹力作用C. 物体B受三个弹力作用D. B受两个力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解析: A、B两物体没有相互挤压,它们之间无弹力,A所受的弹力只有地面的支持力,B所受的弹力也只有地面的支持力,物体A、B均只受两个力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8. 如图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 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 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 必定受三个力作用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加上重力、推力F,木块共受到四个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C正确。123456789101112139. 图1中不倒翁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玩具,最早记载出现于唐代。其特点是一经触动就摇摆,最后恢复直立状态。图2是利用鸟嘴停在手指上的一种玩具“平衡鸟”,无论把鸟嘴放在哪里(可以放置地上或者是手指上),它都能平衡,如真鸟一样飞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倒翁在静止时受到3个力B. 平衡鸟静止时受到3个力C. 不倒翁静止时,不倒翁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D. 平衡鸟静止时,鸟嘴受到的支持力和平衡鸟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两种情境中,物体静止时,物体均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故A、B错误;不倒翁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但是压力和重力分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故C错误;平衡鸟静止时所受合力为零,即鸟嘴受到的支持力和平衡鸟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0. (多选)机场常用传送带为顾客运送行李,传送带运送行李主要有水平运送和沿斜面运送两种形式,如图所示,a为水平传送带,b为倾斜传送带。当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情形中的行李受到重力、支持力B. a情形中的行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C. b情形中的行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D. b情形中的行李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因为行李匀速运动,所以a情形中行李只受重力和支持力,A正确,B错误;b情形中行李除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传送带斜向上的支持力外,还必须受到一个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C正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1. (多选)物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A、B由细绳通过固定在C上的定滑轮相连,C的上表面水平,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细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与C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B. B与C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 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D. 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先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重力和拉力,由于A保持静止状态,故拉力等于A的重力;再对B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则B与C之间接触面一定粗糙,故A正确,B错误;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不受摩擦力,即C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则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是粗糙的,故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2. 如图甲、乙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一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面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对A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 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 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D. 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C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假设B对A有弹力,则A不可能静止,A错误;因与D连接的绳子是竖直的,则斜面对D无弹力,否则绳子不会竖直,即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B正确;因C对B有向下的压力,则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大于B的重力,C错误;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A、B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3. 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 N/kg)答案:9 N12345678910111213解析:设B对A的作用力为F。取向下为正方向,A受力如图甲所示,有-k(L-L0)+mg+F=0,解得F=-4 N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F'=-F=4 N,方向竖直向下B受力如图乙所示,有-FN+mg+F'=0,解得FN=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F压=FN=9 N。12345678910111213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牛顿第三定律.docx 3.牛顿第三定律.pptx 3.牛顿第三定律(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