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生物小组用黄色子叶豌豆和绿色子叶豌豆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中F1的丙与实验二中亲本的丁基因型相同
B.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均可判断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
C.实验二F1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实验二中丁产生的各种基因型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2.“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测交实验结果的过程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过程
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蟠桃的花色有白色、粉红色和红色三种,花色由花瓣中的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发现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开红花,基因型为A_bb或aaB_的个体开粉红花,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开白花。现以纯合红花个体甲、纯合粉红花个体乙和丙(基因型不同)、白花个体丁为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中F2不出现红花:粉红花:白花=9:6: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 )
A.甲和丁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B.乙和丙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C.甲和丁杂交所得F1与乙和丙杂交所得F1杂交得F2
D.甲和乙杂交所得F1与丙和丁杂交所得F1杂交得F2
4.某种奶牛毛色的红褐色(A)与粉红色(a)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对等位基因在雌雄奶牛中均成对存在(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研究发现该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杂合子表型与性别有关,雄性奶牛中杂合子表现为红褐色,雌性奶牛中则表现为红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该种奶牛毛色的等位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红褐色雌性奶牛与粉红色雄性奶牛杂交,F1奶牛中红褐色:红色=1:1
C.该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表型在雌雄个体中不同,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D.若不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则自然群体中的红褐色奶牛中雄性多于雌性
5.哺乳动物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个配子中都含有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图像(仅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该细胞核DNA数与该动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DNA数相同
C.该细胞中先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随后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
D.若该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则其可形成四种生殖细胞
6.“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部的雀斑会给爱美女士造成困扰。研究发现雀斑多数是遗传性的,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下列关于遗传性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性雀斑患者体内不会含有正常基因
B.日光浴引起的雀斑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C.遗传性雀斑和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均含有相关致病基因
D.通过遗传咨询可准确判断遗传性雀斑患者的后代是否患该病
7.果蝇常被用于遗传学实验研究,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根据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图示果蝇为雌性果蝇,且其基因型可记为AaXW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8条染色体
8.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逐步揭示了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下列对其中部分实验的表述,合理的是( )
A.艾弗里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时,利用“加法原理”控制无关变量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细菌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经过DNA水解酶处理的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仍然能使烟草患病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肺炎链球菌代替大肠杆菌也能获得同样的实验结果
9.研究发现,线粒体中的mtDNA(环状的双链DNA)中突变累积和mtDNA拷贝数下降会使线粒体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衰老及诱发老年病。下列有关mt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tDNA两条链的5'端均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mtDNA分子同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mtDNA分子上基因突变后形成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D.mt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边解旋边复制
10.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下图是翻译过程示意图(密码子UUA、AUU、AAU、CUA分别编码亮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亮氨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在②上从右向左移动 B.①代表的应是异亮氨酸
C.所有氨基酸都有多个密码子 D.③的3'端连接着天冬酰胺
11.2025年4月,我国科学家程时锋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首次从分子层面完整揭示了孟德尔1865年提出的豌豆七大性状的遗传密码。研究表明,豆荚黄色表型源于一段长达100kb的DNA片段缺失,其导致叶绿素合成酶基因(ChLG)功能异常,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不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子叶绿色和豆荚黄色
B.控制豆荚黄色和绿色的基因的本质区别是二者碱基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C.豆荚黄色表型的形成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若ChLG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变化但豆荚表现为黄色,可能与ChLG的甲基化有关
12.为了研究原癌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模型小鼠Myc(Myc大量表达)、Ras(Ras大量表达)及Myc+Ras(两种基因均大量表达),在固定时间内检测各组转基因小鼠的癌症发病率,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生长和增殖的细胞中不含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B.癌细胞无限增殖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C.图示说明Myc和Ras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
D.癌症发病只与原癌基因的大量表达有关
13.西瓜是一年生藤本植物(2n=22),其果实味甜多汁,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西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下列有关无子西瓜培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两个不同物种
B.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因此是不可遗传变异
C.常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直接形成结无子西瓜的植株
D.三倍体西瓜不能产生配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
14.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列与适应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环境相适应
B.枯叶蝶的拟态和食蚁兽的舌头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适应具有相对性,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15.某雌雄同花植物中,等位基因D和d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等位基因E和e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且两对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茎红花植株与矮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套袋处理
B.若基因型为DD的个体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DdEe的个体自交子代中D基因的频率会降低
C.若基因型为DdEe的个体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的比例为1:1,则该个体自交子代中不同表型的比例一定为3:1
D.若基因组成为DE的雄配子致死,则基因型为DdEe的个体自交子代中可能出现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
二、解答题
16.果蝇(2n=8)为XY型性别决定生物。图1为某雄性果蝇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仅展示部分染色体),图2为某雌性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核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关系图,其中①~④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 (填“发生了”“未发生”或“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基因重组。若不考虑其他变异,则产生图1细胞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
(2)图2中的③细胞所处时期,细胞发生的主要物质变化包括 ,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 (填“不变”“加倍”或“减半”)。
(3)图2中的一个②细胞能形成 种生殖细胞。形成①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 (填“具有”或“不具有”)细胞周期。
(4)研究发现,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且该基因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0个,其含有 个碱基G,该基因能储存 种遗传信息。
17.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由两条肽链构成的,能够促进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长发育,BDNF基因表达受阻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如图为BDNF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过程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中的 过程。乙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 (填“相同”或“不同”)的肽链的合成,主要意义是 。
(2)据图可知,miRNA-195基因调控BDNF基因表达的机制是 。若人体BDNF基因发生甲基化,则人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通常会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研究发现BDNF中的一段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丝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相关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则控制这一段肽链合成的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 。
氨基酸 丝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密码子 5′-AGC-3' 5′-GCU-3' 5′-CGA-3'
(4)某研究团队欲在体外复制miRNA-195基因用于科学研究,体外复制miRNA-195基因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答出2点)。
18.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华北豹是我国独有的物种之一,山西是拥有野生华北豹数量最多的省份,目前华北豹已成为山西良好生态的一张名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华北豹分布范围较广,从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吕梁山中部,种群数量在全国居于首位。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华北豹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华北豹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 (填“基因型”“表型”或“基因型和表型”)。
(2)科学家采用古DNA研究方法,发现华北豹和东北豹早在15.5万年前就已经分化,但实验证明现代华北豹与东北豹仍属于同一物种,推测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 。自然状态下华北豹与东北豹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原因是 。
(3) 为华北豹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在对华北豹一个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该种群1号染色体上一条DNA中某处减少了10个碱基对,这种变化 (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基因突变。若该变化影响了等位基因D/d的表达,导致该种群中基因型为DD、dd的个体的占比在一段时间后发生了变化,由分别占10%、70%变为分别占4%、64%,假设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相同,则在这段时间中,该华北豹种群 (填“发生了”或“未发生”)进化。
三、实验题
19.水稻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二倍体水稻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为研究水稻高茎和矮茎、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的遗传规律,某研究团队做了水稻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P) 子代(F1)
实验一 高茎抗稻瘟病×矮茎抗稻瘟病 高茎抗稻瘟病:高茎易感稻瘟病=3:1
实验二 高茎抗稻瘟病×矮茎抗稻瘟病 高茎抗稻瘟病:高茎易感稻瘟病:矮茎抗稻瘟病:矮茎易感稻瘟病=3:1:3:1
(1)由实验一可判断茎的高矮中, 为显性性状;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中, 为显性性状。实验二中,亲本高茎抗稻瘟病个体和子代高茎抗稻瘟病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2)研究人员欲用高茎易感稻瘟病杂合子和矮茎抗稻瘟病杂合子杂交来进一步验证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3)某高茎水稻植株自交,子代中高茎(DD):高茎(Dd):矮茎(dd)=1:4:3,研究人员从雌雄配子的活性角度提出了假说: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活力均正常,但含 (填“D”或“d”)基因的雄配子部分致死,且致死率为 (用分数表示),含另一等位基因的雄配子活力正常。请设计杂交实验验证该假说,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 。
②预期实验结果: 。
20.科学家在豌豆杂交、果蝇突变研究及遗传物质本质探索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逐步揭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与自然选择驱动的进化规律。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高茎,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控制茎高的基因存在于 中。
(2)在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做了两组测交实验,实验一:F1红眼雌性×白眼雄性;实验二:F1红眼雄性×白眼雌性, (填“实验一”或“实验二”)的实验结果是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的关键证据。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应用了技术;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关键实验设计思路相同,都是 。
(4)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
(5)在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实验中,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此重复几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的原因是 。细菌耐药性的差异可能是 (填“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是 (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A B B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A C
16.(1) 初级精母细胞 发生了 AaBb
(2) 核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不变
(3) 1或0 不具有
(4) 600 1
17.(1) 转录 相同 少量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2) miRNA-195基因转录获得的miRNA-195与BDNF基因的mRNA形成局部双链结构,使BDNF基因的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 增大
(3)5'-TCGAGCGCT-3'(或3′-TCGCGAGCT-5′)
(4)miRNA-195基因(模板),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适宜的温度、pH等(答出2点且合理即可)
18.(1) 种群 表型
(2) (华北豹与东北豹)不存在生殖隔离 存在地理隔离
(3) 突变和基因重组 不一定是 未发生
19.(1) 高茎 抗稻瘟病 2/3
(2) 不可行 无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均相同(答案合理即可)
(3) D 2/3 以该高茎水稻植株为父本与矮茎水稻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3
20.(1)细胞核
(2)实验二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设法将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
(4)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 抑菌圈边缘生长的细菌可能是耐药菌(答案合理即可) 基因突变 不定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