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课时2 液化(20页) 2025-2026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3 课时2 液化(20页) 2025-2026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初中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课时2 液化
1.知道什么是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理解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能列举出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实例,明确吸热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液化
下面三个场景中,水的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烧开水时产生的“白气”
冬天呼出的“白气”
水面上的雾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气态
液态
液化
水烧开时,水蒸气从壶嘴口喷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凝结成小水珠。水蒸气是不可
见的,平常看到的“白气”是
由凝结的小水珠形成的,而不
是气态的水蒸气。用玻璃片可
以接收由小水珠形成的水滴。
观察液化
说明: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液化变成小水珠。
液化的两种方式
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此时玻璃片温度会升高,这说明液化会放热。
(1)降低温度
自然界中露水的形成、雾的形成都是因为气温下降使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水雾是出现在玻璃窗户里边还是外边?
做一做:取一块玻璃,对着玻璃哈气(呼出水蒸气),用手摸一摸玻璃,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哪一面呢?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会液化成小水珠。哪边温度高,水雾就会出现在哪边。
思考
(2)压缩体积
原理: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压缩体积,使压力增高,沸点升高。当沸点高于气体当前温度时,就会液化。
气体经压缩后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知识点二: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探究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1.汽化吸热
(1)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你有什么感觉?
(2)找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玻璃泡,另一支不包,观察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结论:酒精蒸发时需要吸热,所以手会觉得凉,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说明汽化吸热。
2.液化放热
先用温度计测出B中的水温。再将试管A放放入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A中会遇冷液化为水。过一段时间再测容器B中的水温。它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说明了什么?
结论:B 中的水温升高了,说明气体液化时会放热,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烫到人谁更严重?
100℃水蒸气烫伤比100℃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100℃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这样烫伤更严重。
思考
应用
喷雾降温
用高温水蒸气做饭
电冰箱工作原理
压缩机将制冷剂的蒸气压缩,蒸气温度升高。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变为蒸气,同时使冷冻室温度降低。
高温高压蒸气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装置将热传给外界空气,蒸气冷却并液化。
液化后的制冷剂通过过滤器和毛细管进入蒸发器。
我国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在修建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年冻土对路基的影响。夏天气温上升,冻土层中的冰就要熔化,使路基硬度减弱,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冬天温度降低,土壤中的水分会冻结成冰,土层就会发生“冻胀”,体积不断增大,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鼓起来。为了使冻土层保持稳定,工程建设者用到了热棒这项技术
热棒技术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生活中的现象及应用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液化
练1 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D
练2 已知氮气、氧气和氢气的沸点分别为-196 ℃、-183 ℃和-253 ℃。将三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98 ℃,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
A.氢气、氧气、氮气
B.氧气、氮气,氢气不液化
C.氢气、氮气,氧气不液化
D.氢气、氧气,氮气不液化
B
练3 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 (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