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基础诊断卷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 有一种多孔类似海绵结构的新型材料,它可以应用于各类汽车的结构件上,减小车体自重和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A. 密度 B. 体积 C. 弹性 D. 硬度答案:A解析:由 m = ρV 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新型材料应用于各类汽车结构件上,可以减小车体自重,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2. 小明帮妈妈做饭时,对几个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他的估测中合理的是( )A. 10 个鸡蛋的质量约是 500 gB. 煮熟一锅米饭约需 10 sC. 铁锅的直径约是 28 mmD. 刚蒸熟的馒头温度约是 37 ℃答案:A解析: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 50 g,10 个鸡蛋的质量约是 500 g ,故 A 正确;煮熟一锅米饭约需 30 min,故 B 错误;铁锅的直径约是 28 cm ,故 C 错误;刚蒸熟的馒头温度约是 100 ℃ ,故 D 错误。3. 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A. 变为原来的一半 B. 保持不变147/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C. 变为原来的 2 倍 D. 变为原来的 4 倍答案:B解析: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等无关,所以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从月球回到地球,样品的质量不变。故选 B。4. 掌握消防技能,做好防范准备。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减少有害气体吸入人体内,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A.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处于室内上方B.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处于室内下方C.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处于室内上方D.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处于室内下方答案:C解析:室内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害气体受热膨胀,质量不变,密度减小,处于室内的上方,所以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5. 如图,“福”文化的剪纸作品在裁剪后,不变的是纸的( )A. 形状 B. 体积C. 质量 D. 密度答案:D解析:在剪纸过程中,纸的形状、质量、体积都发生变化,纸的密度保持不变,故 D 正确,ABC 错误。148/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6. 测定体积为 25 mL 的酒精时,应选用的最合适的量筒是( )A. 测量范围为 0~20 mL,分度值为 2 mLB. 测量范围为 0~50 mL,分度值为 1 mLC. 测量范围为 0~100 mL,分度值为 5 mLD. 测量范围为 0~75 mL,分度值为 2 mL答案:B解析:测定体积为 25 mL 的酒精时,A 选项测量范围不合适,C、D 选项分度值不合适,故最合适的是测量范围为 0~50 mL,分度值为 1 mL 的量筒。故选 B。7. 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左。再放入砝码盒中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A. 将游码向右移B. 将平衡螺母向左调C. 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将游码向右移D. 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答案:C解析: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开始时指针偏左,说明右盘中砝码质量偏小,再加入砝码盒中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右,则说明右盘中砝码质量偏大,接下来应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149/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8. 阅读表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kg m 3) 物质 密度/(kg m 3)金 19.3 × 103 水银 13.6 × 103铁 7.9 × 103 纯水 1.0 × 103冰(0 ℃) 0.9 × 103 植物油 0.9 × 103干松木 0.5 × 103 酒精 0.8 × 103A. 由公式 = 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答案:C解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受物质温度、状态、种类的影响,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故 A 错误;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大,故 B 错误;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故 C 正确;冰(0 ℃)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 D 错误。9. 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测量以下物体密度,比较准确合理的是( )A. 一枚订书钉 B. 一粒大米C. 一个小石块 D. 一个大土豆答案:C150/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解析:一枚订书钉、一粒大米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无法直接用量筒和天平来测量,故 AB不符合题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和质量都适中,可以用天平测出质量,用排水法测出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密度,故 C 符合题意;一个大土豆的体积较大,无法直接用量筒测出大土豆的体积,故 D 不符合题意。测量工具选用(1)当待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直接测量会导致误差偏大或无法测出;(2)当待测物理量大于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值时,直接测量会损坏测量工具。10. 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种物质的 m - 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B. 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C. 同一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 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2:1答案:A解析:由 图像可知,体积均为 2 m3时,甲的质量 = 4 kg ,乙的质量 = 1 kg,由甲 乙 = 知,甲、乙的密度之比 : = : = 4: 1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 甲 乙 甲 乙A 正确,D 错误;同一物质,当密度一定时,由 = 可知,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 B 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故 C 错误。11. 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先测固体的体积,再测固体的质量B.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固体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151/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C. 称量固体质量的过程中,若横梁不水平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D. 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答案:B解析:若先测固体的体积,由于将固体从水中拿出后表面会有水,再测质量时,会使所测固体的质量偏大,体积测量准确,根据密度公式 = 知,所测密度会偏大,故 A 错误;用天平 测量固体质量时,固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 B 正确;称量固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水平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可以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故 C 错误;使用量筒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相平,故 D 错误。12. 学校兴趣活动中某科学小组在实验室用 1 份体积的水和 3 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制成消毒液(体积略小于水和纯酒精体积之和),已知 = 1.0 × 103 kg/m3,水 = 0.8 × 103 kg/m3 ,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酒精A. 略大于 0.85×10 kg/m B. 略小于 0.85×10 kg/m C. 等于 0.85×10 kg/m D. 略小于 0.8×10 kg/m 答案:A解析:设 1 份体积为 V,则水的体积为 V,纯酒精的体积为 3V ,则水的质量为 = ,酒精的质量为 = 3 ,则消毒液的质量 = + = +水 水 酒精 酒精 液 水 酒精 水3 ,假设消毒液的体积等于水和纯酒精体积之和,即 = + 3 = 4 ,消毒液的密酒精 液 +3 度 = 液 = 水 酒精 = 1 ( + 3 ) = 1 × (1.0 × 103 kg/m3 + 3 × 0.8 × 103 kg/m3) =液 4 4 水 酒精 4液0.85 × 103 kg/m3 ,因消毒液的体积略小于水和纯酒精体积之和,所以消毒液的密度略大于0.85 × 103 kg/m3 。故选 A。152/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13. 17 岁的小婵的身高为 1.5 m ,质量为 39 kg,已知 BM(I 身体质量指数)= 2,则小婵的 BMIh数值(公式中质量以 kg 为单位,身高以 m 为单位)为_____kg/m2 (保留 1 位小数),并对照以下标准(如图)判断她的胖瘦程度为______(选填“消瘦”“正常”“超重”或“肥胖”)。答案:17.3;消瘦解析:已知 = 39 kg,h = 1.5 m,则 BMI = = 39 kg2 2 ≈ 17.3 kg/m2 ,由参照标准知小婵h (1.5 m)的 BMI 小于 18.5 kg/m2 ,她属于消瘦。14. 在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如图所示,请你指出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测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时,必须要用______夹取。答案:游码未归零;镊子解析:操作的错误之处是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加减砝码时,必须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因为手上有汗,可能会腐蚀砝码。15. 气凝胶是一种在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图所示是某种气凝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其密度为___kg/m ;假设建造一座宇宙空间站需使用该气凝胶 400 m ,则这些气凝胶的质量是_______kg 。153/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答案:3;1200解析:由图像可知,当 m = 15 kg 时,V = 5 m ,则该气凝胶的密度 = = 15 kg3 = 3 kg/m3 ; 5 m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可得,所用气凝胶的质量为 ' = ' = 3 kg/m3 × 400 m3 = 1 200 kg 。16. 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 20 mg/kg ”。小明的质量是 40 kg,每粒药的质量是 0.2 g,则小明一日应服药_____mg ,若每日服药 2 次,则每次服用___粒。答案:800;2解析:由“按体重一日 20 mg/kg ”可知,小明一天服药的质量为 20 mg/kg×40 kg = 800 mg = 0.8 g,一日服药粒数为 = 0.8 g = 4 粒,若每日服药 2 次,则每次服用 2 粒。0.2 g/粒17. 冰的密度为 0.9×10 kg/m ,某冰块的体积为 10×10 m ,若该冰块全部熔化成水,水的质量为___kg ,水的体积为________m 。若这些水刚好可以装满容器,则这个容器____(选填“能”或“不能”)盛下相同质量的盐水(已知 < , = 1.0 × 103 kg/m3 )。水 盐水 水答案:9;9×10 ;能解析:冰的质量为 = = 0.9 × 103 kg/m3 × 10 × 10 3m3 = 9 kg ,冰熔化成水后,冰 冰 冰154/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质量不变,水的质量为 9 kg = 水,水的体积 = 9 kg = 9 × 10 3 33 3 m 。质量一定时,水 1.0×10 kg/m水密度越大,体积越小,由 < 可知,相同质量的盐水和水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 ,水 盐水 盐水 水所以这个容器能盛下质量为 9 kg 的盐水。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8.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盐水的质量,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 100g、50g、20g、10g、5g。(1)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顺序已打乱):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总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C.计算盐水的质量 = 盐水 总 杯D.称出烧杯的质量 杯E.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后,调节托盘天平平衡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答案:EDBAC解析:应该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再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然后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最后计算盐水的质杯 总量,所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EDBAC 。155/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在测量烧杯质量时:将烧杯轻放在____(选填“左”或“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多次调换砝码后发现,添加最小质量的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右,而将其去掉后指针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左;取下最小质量的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解析:天平的使用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在多次调换砝码后发现,添加了最小质量的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右,而取出最小质量砝码后指针又稍微偏左,接下来应该取下最小质量的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正确测量烧杯质量 时,盘中放入了 100 g、50 g、20 g 砝码各 1 个,游码被移至如图杯(b)所示位置,此时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多次实验后,数据如表,计算出烧杯中盐水的质量 =_____g 。盐水序号 烧杯的质量 /g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g 盐水的质量 /g杯 总 盐水1 —— 200.22 173.6 200.4 ——3 173.8 200.6答案:26.8解析:烧杯的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 170 g + 3.4 g = 173.4 g 。根据表格数据,分别计算出各次实验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杯200.2 g 173.4 g = 26.8 g,200.4 g 173.6 g = 26.8 g ,200.6 g 173.8 g = 26.8 g,三次结果求平均值即为盐水的质量 26.8 g 。156/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9.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了铜、铁、水等物质做实验,他们用电子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测得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一:铜块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1 1 8.92 2 17.83 9 80.1表二:铁块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4 2 15.65 4 31.26 6 46.8表三:水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7 10 608 20 709 30 80(1)该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铜块、铁块、水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避免偶然性157/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解析:为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选用不同物质进行多次实验。(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或 4、5、6)中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解析:同一组表格内的物质是相同的,故对比表一或表二内的三组数据,物质种类相同,质量和体积都按相同的倍数变化,可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解析: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4)某同学分析表三中的数据得出初步结论“水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为定值”,请你对表三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实验过程中水的质量测量有误,没有用水和烧杯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合理即可)解析:对比表三中的数据可知水的质量测量明显有误,可能是该同学没有用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20. 小明想知道自制凉粉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158/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针位置如图 1 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答案:水平;左解析: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图 1 中指针偏右,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2)如图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解析:天平的使用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图 2 中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3)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3 所示,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为______g。答案:116.2解析: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m = 100g + 10g + 5g + 1.2g = 116.2g) 。(4)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烧杯中一部分凉粉放入量筒中,使之__________在水中。最终测得量筒中凉粉的体积为 35 cm3 。答案:全部浸入解析:为了便于测量凉粉的体积,放入量筒中的凉粉应全部浸入水中。(5)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凉粉的质量为 75.6g,则凉粉的密度为_____ g/cm3答案:1.16 解析:量筒中凉粉的量 = = 116.2 g 75.6 g = 40.6 g 凉粉,凉粉的密度 = =凉粉 剩 40.6 g 335 cm3= 1.16 g/cm ;(6)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的“5g”砝码生锈了,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59/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答案:不变解析:因为两次用天平测量质量时都用到“5g”生锈的砝码,最后计算量筒中凉粉的质量用的是两次测得质量的差,所以测得的量筒中凉粉的质量不变,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21. 一只瓶子的质量为 0.1kg ,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 0.2kg 。(1)求这个瓶子的容积(V)。解: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则瓶子的容积 = = 水 = 0.2 kg3 = 2 × 10 4 m3 ············(2 分)水 1×10 kg/m3水(2)此瓶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总质量为 0.26kg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液解: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液体的体积为 = = 2 × 10 4m3;液液体的质量 = 0.26 kg 0.1 kg = 0.16 kg ············(1 分)液 液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 = 0.16 kg 3 3 4 3 = 0.8 × 10 kg/m ············(2 分)液 2×10 m液22. 某学校实验室新进了一捆铜线,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实际长度,通过观察它的铭牌知道,这捆铜线的质量为 3.56kg ,横截面积为 4 mm2。同学们从中截取 0.5m 长的铜线,用天平测其质量为 17.8g 。求:(1)这捆铜线的密度。解:0.5 m 长的铜线的体积为 1 = ' = 4 mm2 × 0.5 m = 4 × 10 6m2 × 0.5 m = 2 × 10 6m3 (1 分) 17.8×10 3铜线的密度为 = 1 = kg = 8.9 × 103 kg/m3 ············(2 分) 1 2×10 6 m3160/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这捆铜线的体积。 铜解:根据密度公式得,这捆铜线的体积 = = 3.56 kg = 4 × 10 4 33 3 m ···(2 分)铜 8.9×10 kg/m(3)这捆铜线的长度。 铜解:这捆铜线的长度为 = = 4×10 4 m3 6 2 = 100 m ············(2 分) 4×10 m161/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基础诊断卷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 有一种多孔类似海绵结构的新型材料,它可以应用于各类汽车的结构件上,减小车体自重和能耗,这主要是由于该材料具有较小的( )A. 密度 B. 体积 C. 弹性 D. 硬度2. 小明帮妈妈做饭时,对几个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他的估测中合理的是( )A. 10 个鸡蛋的质量约是 500 gB. 煮熟一锅米饭约需 10 sC. 铁锅的直径约是 28 mmD. 刚蒸熟的馒头温度约是 37 ℃3. 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A. 变为原来的一半 B. 保持不变C. 变为原来的 2 倍 D. 变为原来的 4 倍4. 掌握消防技能,做好防范准备。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减少有害气体吸入人体内,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A.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处于室内上方B. 受热膨胀,密度变大,处于室内下方C.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处于室内上方D. 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处于室内下方90/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5,如图,“福”文化的剪纸作品在裁剪后,不变的是纸的( )A. 形状 B. 体积 C. 质量 D. 密度5. 测定体积为 25 mL 的酒精时,应选用的最合适的量筒是( )A. 测量范围为 0~20 mL,分度值为 2 mLB. 测量范围为 0~50 mL,分度值为 1 mLC. 测量范围为 0~100 mL,分度值为 5 mLD. 测量范围为 0~75 mL,分度值为 2 mL6. 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左。再放入砝码盒中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A. 将游码向右移B. 将平衡螺母向左调C. 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将游码向右移D. 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7. 阅读表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kg m 3) 物质 密度/(kg m 3)金 19.3 × 103 水银 13.6 × 103铁 7.9 × 103 纯水 1.0 × 103冰(0 ℃) 0.9 × 103 植物油 0.9 × 103干松木 0.5 × 103 酒精 0.8 × 103A. 由公式 = 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定不同91/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8. 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测量以下物体密度,比较准确合理的是( )A. 一枚订书钉 B. 一粒大米C. 一个小石块 D. 一个大土豆9. 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种物质的 m - 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B. 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C. 同一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 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2:110. 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先测固体的体积,再测固体的质量B.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固体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C. 称量固体质量的过程中,若横梁不水平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D. 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11. 学校兴趣活动中某科学小组在实验室用 1 份体积的水和 3 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制成消毒液(体积略小于水和纯酒精体积之和),已知 = 1.0 × 103 kg/m3,水 = 0.8 × 103 kg/m3 ,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酒精A. 略大于 0.85×10 kg/m B. 略小于 0.85×10 kg/m C. 等于 0.85×10 kg/m D. 略小于 0.8×10 kg/m 92/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13. 17 岁的小婵的身高为 1.5 m ,质量为 39 kg,已知 BM(I 身体质量指数)= 2,则小婵的 BMIh数值(公式中质量以 kg 为单位,身高以 m 为单位)为_____kg/m2 (保留 1 位小数),并对照以下标准(如图)判断她的胖瘦程度为______(选填“消瘦”“正常”“超重”或“肥胖”)。14. 在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如图所示,请你指出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测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时,必须要用______夹取。15. 气凝胶是一种在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图所示是某种气凝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其密度为___kg/m ;假设建造一座宇宙空间站需使用该气凝胶 400 m ,则这些气凝胶的质量是_______kg 。16. 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 20 mg/kg ”。小明的质量是 40 kg,每粒药的质量是 0.2 g,则小明一日应服药_____mg ,若每日服药 2 次,则每次服用___粒。93/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7. 冰的密度为 0.9×10 kg/m ,某冰块的体积为 10×10 m ,若该冰块全部熔化成水,水的质量为___kg ,水的体积为________m 。若这些水刚好可以装满容器,则这个容器____(选填“能”或“不能”)盛下相同质量的盐水(已知 < , = 1.0 × 103 kg/m3 )。水 盐水 水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8.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盐水的质量,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 100g、50g、20g、10g、5g。(1)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顺序已打乱):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总B.将盐水倒入烧杯中C.计算盐水的质量 = 盐水 总 杯D.称出烧杯的质量 杯E.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后,调节托盘天平平衡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2)在测量烧杯质量时:将烧杯轻放在____(选填“左”或“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多次调换砝码后发现,添加最小质量的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右,而将其去掉后指针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正确测量烧杯质量 时,盘中放入了 100 g、50 g、20 g 砝码各 1 个,游码被移至如图杯(b)所示位置,此时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多次实验后,数据如表,计算出烧杯中盐水的质量 =_____g 。盐水94/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序号 烧杯的质量 /g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g 盐水的质量 /g杯 总 盐水1 —— 200.22 173.6 200.4 ——3 173.8 200.619.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了铜、铁、水等物质做实验,他们用电子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测得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表一:铜块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1 1 8.92 2 17.83 9 80.1表二:铁块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4 2 15.65 4 31.26 6 46.8表三:水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g)7 10 608 20 709 30 80(1)该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铜块、铁块、水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5/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或 4、5、6)中的体积和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分析表三中的数据得出初步结论“水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为定值”,请你对表三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小明想知道自制凉粉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 1 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2)如图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3 所示,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为______g。(4)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烧杯中一部分凉粉放入量筒中,使之__________在水中。最终测得量筒中凉粉的体积为 35 cm3 。(5)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凉粉的质量为 75.6g,则凉粉的密度为_____ g/cm3(6)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的“5g”砝码生锈了,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96/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2 分)21. 一只瓶子的质量为 0.1kg ,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 0.2kg 。(1)求这个瓶子的容积(V)。(2)此瓶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总质量为 0.26kg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液22. 某学校实验室新进了一捆铜线,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实际长度,通过观察它的铭牌知道,这捆铜线的质量为 3.56kg ,横截面积为 4 mm2。同学们从中截取 0.5m 长的铜线,用天平测其质量为 17.8g 。求:(1)这捆铜线的密度。(2)这捆铜线的体积。(3)这捆铜线的长度。97/10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章质量与密度基础诊断卷 答案.pdf 第6章质量与密度基础诊断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