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素养检测卷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第 33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无人机上演的灯光秀震撼人心。下列对无人机的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架小型无人机的质量约为 2 gB. 无人机的飞行高度约为 100 mmC.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约为 5 m/sD.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约为 180 km/h2. 某地的风能资源丰富,山顶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几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容易带动叶片转动,则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A. 较小的密度 B. 较低的熔点C. 较高的硬度 D. 较大的质量3. 我们用的家具大都是木头和铁做成的,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 )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 拿在手里感觉铁比木头重C.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 木头的体积比铁大4. 有一种温度计如图,液柱将某种气体密封在玻璃管里,利用玻璃管内液面位置标记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降低,管内的液面会向上移动。夏天,将装置由低温的室内移到太阳下,则( )A. 管内液面向上移动B. 密封气体质量变大C. 密封气体体积变小D. 密封气体密度变小98/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5. 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器材,小明想测量 130 mL 的水,则下列量筒(量筒的局部图)中最合适的是( )A B C D6.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已知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 kg/m ,容积为 50 m 的卧室中空气的质量与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A. 一支笔 B. 一本书 C. 一位成人 D. 一辆卡车7. 小王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需要用托盘天平取样 15 克食盐,放入称量纸后规范调平,右盘中砝码质量为 10 克,游码左端在标尺上所对应的质量为 5 克,如图所示,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增加食盐B. 减少砝码C. 向左移动游码D.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8. 如图 A、B、C 三点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则下列密度关系正确的是( )A. > > ,且 = 水B. > > ,且 > 水C. > > ,且 < 水D. > > ,且 < 水99/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9.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小芳妈妈买来鲜豆腐打算将其制成冻豆腐,已知鲜豆腐质量为 600 g,体积为 500 cm ,鲜豆腐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54%,冰的密度 = 0.9×10 kg/m 。涮冰火锅时,冻豆腐吸饱汤汁后完好捞出,其质量变为 690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鲜豆腐的密度为 1.2 kg/m B. 冰冻后冻豆腐内冰的质量为 276 gC. 冰冻后冻豆腐内形成的孔洞的总体积为 324 m D. 汤汁密度为 1.15×10 kg/m 10. 小庆想买一件合金工艺品送给他的朋友,商店的售货员告诉他们,这件实心合金工艺品是由金和铜两种金属混合而成的,其含金量为 80% (金的质量占金和铜总质量的百分比)。小庆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于是小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了这件工艺品的质量为 900g ,体积为 64 cm (为方便计算,假设 = 18 × 103 kg/m3, = 9 × 103 kg/m3 )。则下金 铜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商店售货员的说法,这件工艺品的体积为 40 cm B. 根据小庆的实验数据,这件工艺品的密度是 13.5×10 kg/m C. 按商店售货员的说法,这件工艺品的密度是 16.2×10 kg/m D. 根据小庆的实验数据,这件工艺品的含金量是 72%11. (多选)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可能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 使用磨损的砝码B. 读数时视线与游码左边不垂直C. 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就停止调节螺母D. 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处100/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2. (多选)一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0,水与玻璃的总体积为10V0 。把这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当杯中的水全部冻成冰后,冰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当杯中的冰全部熔化后,将体积为V0 的水加入杯中,水面刚好与杯口相平。已知水的密度为ρ0,冰的密度为 0.9ρ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杯中原有水的质量为 10 0 0B.空玻璃杯的质量为 0 9 0 0C.玻璃杯中原有水的体积为 9V0D.玻璃的密度为m0 9ρ0V02V0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3. 一氧气瓶中的氧气给病人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钛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它的密度为 4.5×10 kg/m 。用钛合金制造的某零件,其体积为 1×10 m ,则质量为_____千克。若再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其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5. 新考法。小明去某学校参观时在实验室见到了一种新奇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使用该工具进行测量时,要对前、中、后三排标尺上的游码进行调节,其合理的调节顺序是____________;小明用该仪器对所带的瓶装水进行了测量,示数如图,则测量结果是________。101/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6. 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 16 g,体积为 2 cm ,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的。若航天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3 × 103 kg/m3)金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7.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同学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左盘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为____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 V 为____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 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g/cm 。102/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8. 小铭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雨花石,于是对该雨花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_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如图所示,此时应将__________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测量雨花石质量时,先将最小的质量为 5 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的指针仍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3)做完实验后小铭发现,实验前天平的左盘内就有几粒米,那么测出的雨花石的质量相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9.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天平等器材测量酸奶的密度。(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____g ;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对体积测量影响较大,为解决酸总奶容易残留在容器壁上的问题,小明找来如图丙所示的 5 mL 针筒,抽取酸奶至 5 mL 刻度线处,测得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 56.5 g,则酸奶密度为__________kg/m 。剩103/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 5 mL 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这部分体积并不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酸奶的密度。于是小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有密封盖的瓶子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带盖空瓶的质量为 0 ;②将一个瓶子________,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 1 ;③用另一个瓶子装满酸奶,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酸奶的总质量为 2 ;④则酸奶的密度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20. 研究表明“75% 的酒精”能有效地消杀病毒。“75%的酒精”是指每 100 mL 水和纯酒精混合的液体(不考虑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化)中,纯酒精的体积为 75 mL,水的体积为 25 mL ,已知纯酒精的密度 = 0.8 g/cm3酒(1)75 mL 纯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2)100 mL“75% 的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3)100 mL“75% 的酒精”的密度是多少?104/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1. 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底面积为 50 cm 、高为 10 cm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 a 时,容器和液体 a 的总质量与液体 a 的体积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1)液体 a 的密度是多少?(2)容器质量为多少?(3)将上述液体 a 与水按体积比 1:1 装满容器,静置时,液体分层,如图乙。接下来将一个质量为 1 560 g 的物体 A 沉入容器底,擦干溢出液体,测得剩下液体、物体 A 和容器的总质量为 2 090 g,接下来继续将相同体积的物体 B 沉入容器底(和 A 的材质不一样),擦干溢出液体,测得剩下液体、A、B 和容器的总质量为 3 610 g,求物体 B 的密度。(假设两物体均为实心,最后两物体全部被液体淹没)105/105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素养检测卷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第 33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无人机上演的灯光秀震撼人心。下列对无人机的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架小型无人机的质量约为 2 gB. 无人机的飞行高度约为 100 mmC.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约为 5 m/sD. 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约为 180 km/h答案:C解析:一架小型无人机的质量约为 2 kg ,故 A 不符合实际;无人机的飞行高度约为 100 m,故 B 不符合实际;无人机的飞行速度约为 5 m/s ,故 C 符合实际,D 不符合实际。故选 C。2. 某地的风能资源丰富,山顶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几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容易带动叶片转动,则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A. 较小的密度 B. 较低的熔点C. 较高的硬度 D. 较大的质量答案:A解析:叶片的体积较大,为了让风更容易带动叶片转动,则叶片的质量要尽可能小,在体积一定时,由 = 可知,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较小的密度。 162/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3. 生活中我们用的家具大都是木头和铁做成的,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 )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B. 拿在手里感觉铁比木头重C.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D. 木头的体积比铁大答案:C解析:人们说的“铁比木头重”,是指在体积一定时,铁比木头的质量大,实质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大。4. 有一种温度计如图所示,液柱将某种气体密封在玻璃管里,利用玻璃管内液面位置标记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降低,管内的液面会向上移动。夏天,将装置由低温的室内移到太阳下,则( )A. 管内液面向上移动B. 密封气体质量变大C. 密封气体体积变小D. 密封气体密度变小答案:D解析:将装置由低温的室内移到太阳下,环境温度升高→ 温度计内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液面向下移动→ 质量 m 不变,体积 V 变大,由ρ=m/V 可知密封气体的密度变小,故 ABC 错误,D 正确。163/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5. 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器材,小明想测量 130 mL 的水,则下列量筒(量筒的局部图)中最合适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要选择合适的量筒,根据所测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小明想测量 130mL 的水,因此选择最大测量值为 200 mL 的量筒最合适,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6.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已知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 kg/m ,容积为 50 m 的卧室中空气的质量与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A. 一支笔 B. 一本书 C. 一位成人 D. 一辆卡车答案:C解析:已知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 kg/m ,则容积为 50 m3 的卧室中空气的质量 = = 1.29 kg/m3 × 50 m3 = 64.5 kg ,与一位成人的质量最接近,故 C 正确。7. 小王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需要用托盘天平取样 15 克食盐,放入称量纸后规范调平,右盘中砝码质量为 10 克,游码左端在标尺上所对应的质量为 5 克,如图所示,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增加食盐B. 减少砝码C. 向左移动游码D.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164/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答案:A解析: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右盘中砝码质量为 10克,游码左端在标尺上对应的质量为 5 克,由图可知,指针略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左盘中食盐的质量略小于 15 g ,这时需要向左盘中增加食盐。8. 如图所示 A、B、C 三点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则下列密度关系正确的是( )A. > > ,且 = B. > > ,且 水 > 水C. > > ,且 < D. > > ,且 水 < 水答案:C解析:将原点分别与 A、B、C 三点相连,如图所示,直线倾斜程度越大,该物质的密度越大,所以 > > 。质量为 40 g 时, 的体积为40 cm3 ,则 = = 40 g = 1 g/cm3 ,故 40 cm3 = , < 。故选 C。 水 水165/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9.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小芳妈妈买来鲜豆腐打算将其制成冻豆腐,已知鲜豆腐质量为 600 g,体积为 500 cm ,鲜豆腐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54%,冰的密度 = 0.9×10 kg/m 。涮冰火锅时,冻豆腐吸饱汤汁后完好捞出,其质量变为 690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鲜豆腐的密度为 1.2 kg/m B. 冰冻后冻豆腐内冰的质量为 276 gC. 冰冻后冻豆腐内形成的孔洞的总体积为 324 m D. 汤汁密度为 1.15×10 kg/m 答案:D 鲜解析:鲜豆腐的密度为 = = 600 g = 1.2 g/cm3 = 1.2 × 103 kg/m3 ,故 A 错误。鲜豆鲜 500 cm3鲜腐中水的质量为 = 54% × = 54% × 600 g = 324 g ,水在结冰后质量不变,水 鲜 故 = = 324 g 冰,故 B 错误。冰冻后冻豆腐内形成的孔洞的体积为 = = =冰 水 孔 冰 冰324 g = 360 cm3 ,故 C 错误。冻豆腐的质量为 = = 600 g 324 g = 276 g ;0.9 g/cm3 冻 鲜 水汤汁的质量为 = = 690 g 276 g = 414 g,汤汁的体积为汤 总 冻 = = 360 cm3 汤,汤汁的密度为 = = 414 g = 1.15 g/cm3 = 1.15 × 103 kg/m3 ,汤 孔 汤 360 cm3汤故 D 正确。10. 小庆想买一件合金工艺品送给他的朋友,商店的售货员告诉他们,这件实心合金工艺品是由金和铜两种金属混合而成的,其含金量为 80% (金的质量占金和铜总质量的百分比)。小庆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于是小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了这件工艺品的质量为 900166/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g ,体积为 64 cm (为方便计算,假设 = 18 × 103 kg/m3, = 9 × 103 kg/m3 )。则下金 铜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商店售货员的说法,这件工艺品的体积为 40 cm B. 根据小庆的实验数据,这件工艺品的密度是 13.5×10 kg/m C. 按商店售货员的说法,这件工艺品的密度是 16.2×10 kg/m D. 根据小庆的实验数据,这件工艺品的含金量是 72%答案:D 合金解析:根据小庆的实验数据,这件工艺品的密度 = = 900 g ≈ 14.1 g/cm3 =实际合金 64 cm3实际合金14.1 × 103 kg/m3 ,故 B 错误;按商店售货员的说法,其含金量为 80%,则金的质量为 720 g, 铜的质量为 180 g ,根据 = 可得,这件工艺品所含铜的体积为 = 铜 = 180 g 3 铜 9 g/cm3= 20 cm ,铜 金这件工艺品所含金的体积为 = = 720 g = 40 cm3 ,因此这件工艺品的体积为金 18 g/cm3金 = + = 40 cm3 + 20 cm3 = 60 cm3 ,故 A 错误;按商店售货员的说法,合金 金 铜 由 = 合金可得,这件工艺品的密度是 ' = = 900 g 33 = 15 g/cm = 15 × 103 kg/m3 ,故 合金 60 cm合金C 错误;假设这件工艺品中金的质量为 ,则铜的质量为(900 g ) ,则总体积有金 1 金 1 900 g = 金 1 + 金 1 = 64 cm3,代入数据解得,金的质量为 = 648 g ,实际合金 金 1金 铜 则这件工艺品的含金量为 = 金 1 × 100% = 648 g × 100% = 72% ,故 D 正确。金 1 900 g 900 g167/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1. (多选)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可能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 使用磨损的砝码B. 读数时视线与游码左边不垂直C. 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就停止调节螺母D. 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答案:BC解析:磨损的砝码的质量变小,测量时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偏大,故 A 不符合题意。读数时,视线与游码左边不垂直,可能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故 B 符合题意。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称量物体质量时,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故C 符合题意。实验前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说明一开始就有了一定的示数,而这部分示数最终会计算在测量的结果之内,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故 D 不符合题意。12. (多选)一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0,水与玻璃的总体积为10V0 。把这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当杯中的水全部冻成冰后,冰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当杯中的冰全部熔化后,将体积为V0 的水加入杯中,水面刚好与杯口相平。已知水的密度为ρ0,冰的密度为 0.9ρ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杯中原有水的质量为 10 0 0B.空玻璃杯的质量为 0 9 0 0C.玻璃杯中原有水的体积为 9V0D.玻璃的密度为m0 9ρ0V02V0答案:BC168/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解析:设冰的质量为 m,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根据 = 可知,熔化后水的体积与熔化前 水冰的体积之比为 = 0 = 0.9 0 9 = ;因冰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则冰的体积等于杯子的容积, 0.9 10冰 0 0则杯中原来水的体积为杯子容积的 9 ;当杯中的冰全部熔化后,将体积为 0 的水加入杯中,10水面刚好与杯口相平,则原来玻璃杯中水的体积为 9 0,则玻璃杯中原来水的质量为 =水 0 = 0 × 9 0 ,故 A 错误,C 正确。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为 0,空玻璃杯的质量为 =水 杯 0 0 × 9 0 ,故 B杯正确。玻璃的体积为 = 10 0 9 杯 0 = 0,玻璃的密度为 = =杯 杯 0 9 0 0 ,故 D 错误。故选 BC 。 0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3. 一氧气瓶中的氧气给病人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小;不变;变小解析:氧气瓶中的氧气始终会充满整个氧气瓶,用掉一半氧气之后,氧气的质量变小,但氧气的体积不变,由 = 可知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 14.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钛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它的密度为 4.5×10 kg/m 。用钛合金制造的某零件,其体积为 1×10 m ,则质量为_____千克。若再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其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0.45;变小;不变解析:由 = 可知,该零件的质量 = = 4.5 × 103 kg/m3 × 1 × 10 4 m3 = 0.45 kg ;将 该零件打磨后,零件含有的物质减少了,所以零件的质量变小;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后,它的密度不变。169/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5. 新考法。小明去某学校参观时在实验室见到了一种新奇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使用该工具进行测量时,要对前、中、后三排标尺上的游码进行调节,其合理的调节顺序是____________;小明用该仪器对所带的瓶装水进行了测量,示数如图,则测量结果是________。答案:中、后、前;391.6 g解析:使用该工具进行测量时,按照从大到小的调节顺序,先对测量范围最大的中间一排标尺上的游码进行调节,其次对测量范围较大的后排标尺上的游码进行调节,最后对测量范围最小的前排标尺上的游码进行调节,故合理的调节顺序是中、后、前。中间标尺上每一格为 100 g,示数为 300 g ,后面标尺上每一格为 10 g,示数为 90 g,前面标尺上每一小格为 0.1 g,示数为 1.6 g ,故测量结果为 m = 300 g + 90 g + 1.6 g = 391.6 g 。16. 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 16 g,体积为 2 cm ,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的。若航天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3 × 103 kg/m3)金答案:不是;不变解析: 纪念币的密度 = = 16 g3 = 8 g/cm3 = 8 × 103 kg/m3 , 2 cm < = 19.3 × 103 kg/m3 ,故该纪念币不是纯金制成的。若航天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金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其质量不变。170/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7.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同学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左盘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为____g 。答案:51解析: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 20 g + 20 g + 10 g + 1 g = 51 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 V 为____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30;偏小解析: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 2 mL,此时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30 mL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内壁会沾上液体,液体无法全部倒出,所以所测体积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 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g/cm 。171/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答案:1解析:由图丙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25 cm 时烧杯中液体的质量 = = 45 g 20 g = 25 g,则液体的密度 = 11 =25 g3 = 1 g/cm3 。总 杯 1 25 cm18. 小铭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雨花石,于是对该雨花石的质量进行了测量。(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__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如图所示,此时应将__________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答案:游码;平衡螺母;左解析: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测量雨花石质量时,先将最小的质量为 5 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的指针仍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答案:取下砝码,向右移动游码解析:将最小的质量为 5 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的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右边,说明右侧砝码较重,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3)做完实验后小铭发现,实验前天平的左盘内就有几粒米,那么测出的雨花石的质量相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72/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答案:不变解析:因调节天平平衡前米粒已经在左盘中,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所以这几粒米对测量结果不会产生影响,测出的雨花石的质量相比真实值不变。19.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天平等器材测量酸奶的密度。(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解析: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小明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先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____g ;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对体积测量影响较大,为解决酸总奶容易残留在容器壁上的问题,小明找来如图丙所示的 5 mL 针筒,抽取酸奶至 5 mL 刻度线处,测得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 56.5 g,则酸奶密度为__________kg/m 。剩答案:63;1.3×10 173/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解析:由图乙可知,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 50 g + 10 g + 3 g = 63 g ;总用针筒抽取的酸奶的质量 = = 63 g 56.5 g = 6.5 g ;总 剩用针筒抽取的酸奶的体积 = 5 mL = 5 cm3 ,则酸奶的密度 = = 6.5 g1 3 = 1.3 g/cm3 = 1.3 × 103 kg/m3 。 5 cm(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 5 mL 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这部分体积并不计入针筒标记的刻度中,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偏大解析:由于 5 mL 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使得针筒内酸奶体积的测量值偏小,由 = 可知 ,质量不变,体积偏小,则密度会偏大。 (4)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酸奶的密度。于是小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有密封盖的瓶子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带盖空瓶的质量为 0 ;②将一个瓶子________,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 1 ;③用另一个瓶子装满酸奶,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酸奶的总质量为 2 ;④则酸奶的密度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2 0) 水答案:装满水; 1 0解析: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带盖空瓶的质量为 0 ;②将一个瓶子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 水子和水的总质量为 1 ,由步骤①②可知装入水的质量 = 1 0,则水的体积 = =水 水 水 1 0 ;③用另一瓶子装满酸奶,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酸奶的总质量 2;④酸奶的质量 = 酸奶水174/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2 0 ,酸奶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 = = 1 0 酸奶,则酸奶的密度: = = 2 0 =酸奶 水 1 0水 酸奶 水( 2 0) 水。 1 0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20. 研究表明“75% 的酒精”能有效地消杀病毒。“75%的酒精”是指每 100 mL 水和纯酒精混合的液体(不考虑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化)中,纯酒精的体积为 75 mL,水的体积为 25 mL ,已知纯酒精的密度 = 0.8 g/cm3酒(1)75 mL 纯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75 mL 纯酒精的体积 = 75 mL = 75 cm3,75 mL 纯酒精的质量酒 = = 0.8 g/cm3 × 75 cm3 = 60 g…………(2 分)酒 酒 酒(2)100 mL“75% 的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由(1)可知 75 mL 纯酒精的质量 = 60 g;100 mL“75% 的酒精”中水的体积 =酒 水25 cm3 …………(1 分)水的质量 = = 1 g/cm3 × 25 cm3 = 25 g;100 mL“75% 的酒精”的质量 = +水 水 水 水 = 25 g + 60 g = 85 g…………(1 分)酒(3)100 mL“75% 的酒精”的密度是多少?答案:V = 100 mL = 100 cm ,则“75% 的酒精”的密度 = = 85 g 3 = 0.85 g/cm3 (2 分) 100 cm175/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21. 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底面积为 50 cm 、高为 10 cm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 a 时,容器和液体 a 的总质量与液体 a 的体积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1)液体 a 的密度是多少?答案:由图甲可知, 当液体 的体积 = 200 cm3时,容器和液体 的总质量 ' = 410 g,液 总当液体 的体积 ' = 50 cm3时,容器和液体 的总质量为 ″ = 200 g,则 150 cm3液体 液 总的质量 = 410 g 200 g = 210 g,液体 的密度 = = 210 g 3 = 1.4 g/cm3 (2 分)液 150 cm(2)容器质量为多少?答案:由图甲可知, ' = 50 cm3时,液体 的质量为 ' = ' = 1.4 g/cm3 × 50 cm3 =液 液 液70 g ,容器的质量: = 200 g 70 g = 130 g…………(2 分)容器(3)将上述液体 a 与水按体积比 1:1 装满容器,静置时,液体分层,如图乙。接下来将一个质量为 1 560 g 的物体 A 沉入容器底,擦干溢出液体,测得剩下液体、物体 A 和容器的总质量为 2 090 g,接下来继续将相同体积的物体 B 沉入容器底(和 A 的材质不一样),擦干溢出液体,测得剩下液体、A、B 和容器的总质量为 3 610 g,求物体 B 的密度。(假设两物体均为实心,最后两物体全部被液体淹没)答案: < = 1.4 g/cm3,所以上层是水,下层是液体 ,容器的容积:水 液176/177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 h = 50 cm2 × 10 cm = 500 cm3 ,水的质量:容 = 1 = 1 × 1 g/cm3 × 500 cm3 = 250 g,液体 的质量:水 2 水 容 2 = 1 = 1 × 1.4 g/cm3 × 500 cm3 = 350 g,将 放入容器中,溢出液体的质量: =液 2 液 容 2 溢 + + + = 130 g + 350 g + 250 g + 1 560 g 2 090 g = 200 g < =容器 液 水 剩 水250 g,因为水在上层,所以溢出的是水,则 的体积: = = = 溢 = 200 g = 200 cm3 …………(1 分)溢 1 g/cm3水剩余液体的质量 ″ = 250 g + 350 g 200 g = 400 g,剩余的液体为 50 g 水和 350 g 液体 ,所以继续将物体 沉入容器底,首先溢出 50 cm3 的水,再溢出 150 cm3的液体 ,溢出液体 的质量为 ' = ' = 1.4 g/cm3 × 150 cm3 = 210 g ,溢液 液 溢液剩余液体 的质量为 ' = ' = 350 g 210 g = 140 g ,剩液 液 溢液所以 的质量为 = ' ' = 3 610 g 1 560 g 140 g 130 g =剩 剩液 容器1 780 g…………(1 分) 的密度: = = 1 780 g 3 = 8.9 g/cm3 …………(2 分) 200 cm177/17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章质量与密度素养检测卷 答案.pdf 第6章质量与密度素养检测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