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真题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真题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四个大题,17个小题。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的签字笔答题。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Fe-56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明热爱劳动,他进行的下列劳动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摘菜 C.生火 D.扫地
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与化学:苹果、西红柿富含维生素
B.健康与化学:铁强化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C.材料与化学:食品保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安全与化学:厨房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3.陈皮中含有香芹酮()等物质,炖肉时可加入陈皮增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芹酮由25个原子构成 B.香芹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
C.香芹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香芹酮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安全提示:图标提示,进行相关化学实验时需要戴好护目镜
B.规范操作: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浸入白醋中,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实证推理: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钛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证明钛比铜活泼
D.误差分析: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浓度偏大
5.实验前需先设计实验方案,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CO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检验未知气体是否为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适量NaOH溶液
D 分离和粉末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清洗滤渣并晾干
6.氨气能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B.反应后分子总数增加
C.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属于置换反应
7.硝酸钾、硫酸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100克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克
B.在℃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一定能将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溶液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过程中相关量变化趋势的是
A.碳在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充满空气)中燃烧
B.C与Cu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Mg、Fe反应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溶液
9.下列四组物质中,相邻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 B.
C. D.
10.某不纯的工业烧碱中只含有NaOH和。取33.3克该样品与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A.29.2g B.33.3g C.46.8g D.62.5g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1.中国是茶的故乡,广元盛产茶叶。
(1)茶树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在茶树种植中可施用来提供养分并调节土壤酸碱性,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富硒茶叶中的“硒”是指____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或“单质”)。
(3)沏茶时未尝其味,便闻其香,原因是________(从分子角度解释)。
(4)古人常用木炭作燃料“围炉煮茶”,现代家庭常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作燃料烧水沏茶,写出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2.我国古代很多发明创造与化学工艺有关。如图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
(1)雁鱼灯的灯体采用青铜材质,青铜与铜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将灯罩关闭即可将火焰熄灭,其原理是________。
(3)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据《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即石油,石油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雁鱼灯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锈斑。该绿色锈斑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可以推知,铜锈蚀的过程是金属铜与、________(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发生反应的过程。
(6)时至今日,防止金属腐蚀仍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提出一条防止金属腐蚀的建议________。
13.我国化学电池技术全球领先。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输出的电能)是衡量电池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电池的比能量:锂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生产含磷酸亚铁锂()的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作导电剂,可有效提高电池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我国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粉末电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中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价,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磷原子的核内有15个质子,则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3)手机使用锂电池而不使用铅蓄电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含的电池材料中添加的石墨烯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时,电池性能最佳。
14.硫酸亚铁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等领域。某工厂利用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粉碎和________________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2)反应器Ⅰ中碳酸亚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工厂配制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10吨,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____吨。
(4)溶液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5.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利用装置B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此反应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所选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 →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装满碱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信息】①碱石灰由NaOH和CaO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
②NaCl溶液和溶液都呈中性。
【问题】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同学们认为,这瓶“碱石灰”已经变质。
①碱石灰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一个即可);
②这瓶已经变质的“碱石灰”中含有哪些物质?
【预测】同学们推测,这瓶已经变质的“碱石灰”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有CaO、NaOH、、________(填化学式)和。
【实验】同学们讨论后根据以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Ⅰ 取部分样品放入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 无放热现象 样品中不含CaO和NaOH
步骤Ⅱ 将步骤Ⅰ烧杯中的物质过滤 滤纸上有白色固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
步骤Ⅲ 取步骤Ⅱ滤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一定含有
步骤Ⅳ 向步骤Ⅲ的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分析与结论】
(1)同学们讨论后得出仅步骤Ⅱ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步骤Ⅳ中溶液变红的现象说明步骤Ⅲ的上层清液中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这瓶变质的“碱石灰”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每空1分,计算过程4分,共6分)
17.小明发现某品牌小苏打包装袋上有“含量≥95%”的字样。为探究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注:①该品牌小苏打中其他物质能溶于水但不与稀盐酸反应,忽略HCl的挥发性;
②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该实验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3)计算该品牌小苏打中含量与标注是否相符。(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