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上学期8月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如表为中国考古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种鉴定结果统计表(部分),表中的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 )
遗址名称 类型 鉴定结果 距今年代(年)
江苏连云港二涧村 稻壳印痕 栽培稻 7000—6000
河南洛阳西高崖 稻壳印痕 栽培稻 5500—5000
山东栖霞杨家圈 稻壳印痕 栽培稻 4400—4000
A.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水稻栽培的起源 C.区域间经济的交流 D.中华文明的多元
2.如表为汉初诸侯王的有关记述(部分),说明了当时( )
内容 出处
黥布反,参从悼惠王(刘肥的谥号)将车骑十二万,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太破之。 《汉书·曹参传》
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所谓磐石之宗也。 《汉书·文帝纪》
海内晏如,亡(无)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业者,亦赖于诸侯也。 《汉书·诸侯王表》
A.国家结构适应形势需要 B.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C.地理环境影响国家统一 D.地方管理延续秦朝制度
3.唐宪宗从法门寺迎佛骨入皇宫供奉,后又下令长安各寺庙轮流供奉,“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韩愈识为“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故上《谏迎佛骨表》旗帜鲜明地表达反佛立场。韩愈的上表( )
A.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B.深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C.折射了三教并立的基本格局 D.印证了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4.元朝延祐年间的乡试、会试考查了冗官的议题,考生在科考后继续对此议题进行讨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至正年间,朝廷颁布了裁减冗官和闲散机构的政令。这说明元朝意在( )
A.加强君主专制 B.缓解统治危机 C.平息社会舆论 D.防止政治腐败
5.明清时期,闽粤客商每年都要在江南地区大量购丝,史载“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两不等,至于广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二处走广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 )
A.江南地区生产关系发生变动 B.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格局
C.闽粤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较快 D.商品经济繁荣推动商帮兴起
6.1886年初,李鸿章在《遵议维持商局疏》中提出:“轮船招商局之设以与外洋轮船相争衡,故此呈请免北洋三口出口税二成……所有本届商局轮船运漕不再区分扣减,亦不扣海运局公费。”这一主张有益于( )
A.保护中国航运业的利权 B.遏制外国资本在华输出
C.增强清政府的军事实力 D.改变政府财政收入结构
7.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高等小学堂以养成国民忠国家、尊圣教之心为主;各学科均以汉文讲授,一概不用另习洋文,以免抛荒中学根柢。这一规定( )
A.开启了近代救亡图存的运动 B.培育了大量具备新式思想的人才
C.推动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D.体现了危机意识与守旧思想并存
8.如图为1913年中国最早的化妆品生产商“广生行”所画的“双妹/”海报。反映近代中国( )
A.知识分子的艺术审美 B.中外绘画技术的交流
C.社会生活的时代变迁 D.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9.1938年前后,武汉的抗战书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校、伤兵医院、大街小巷的“救亡图书室”亦相继设立,数量众多,且实行无条件借阅。这( )
A.鼓舞了广大民众团结一致抗战 B.推动了社会教育普遍化
C.凸显了图书馆服务公众的职能 D.保存了中国文化的典籍
10.1961年起,我国政府决定把购买粮食与中国商品进入西方市场挂钩,以进口粮食为契机,促进与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重返世界市场。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尚未推行“八字方针” B.对外贸易策略灵活
C.注重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D.外向型经济的开启
11.1985年,上海市对占上市总量80%的蔬菜购销仍实行计划,其余20%由市场调节,简称“管八放二”;1987年,上海对原来蔬菜的“管八放二’调整为“管七放三”;1991年,上海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市场调节比重,实行放开价格,放开经营。其变化( )
A.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C.确保了农副产品生产与供应 D.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12.随着上、下埃及的统一、古埃及的灌溉网逐渐形成,这些布满全埃及的灌溉网络从一开始就被置于法老的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之下。这可用于说明( )
A.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B.法老统治下不断开疆拓土
C.古埃及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D.灌溉网络消除了洪涝灾害
13.15世纪以后,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丝织业兴盛,种桑养蚕利润丰厚,导致了“桑争稻田”的局面。据此推知,这两种现象都( )
A.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B.推动社会形态的演变
C.影响了食物供给状况 D.刺激了农村人口增长
14.如图是1885年1月10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漫画《贪吃的伙计》。如图反映当时英德( )
A.国家间利益的共容 B.政治体制的相似 C.结构性矛盾的显现 D.扩张方式的差异
15.1918年,面对大流感的肆虐以及防疫陷入困境,美国出现了所谓的疫情“地理溯源”,进而有了“西班牙病毒”“俄国病毒”“德国病毒”等舆论风波。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病毒研究的科学化 B.民族主义的狭隘化
C.语言暴力的感性化 D.医学问题的政治化
16.1961年,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一方面加强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另一方面通过派遣“和平队”等手段,争取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这一战略旨在( )
A.支持第三世界独立发展 B.致力构筑世界持久和平
C.结束与苏联的冷战对抗 D.展示实力维护世界霸权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神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自北宋肇始至今已逾千年。明清以降,妈祖信仰在湖北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见如表)。
湖北境内部分妈祖宫庙
地点 名称 修建者 修建、重建时间
黄州府麻城 天后宫 福建商人 明清时期
安陆府钟祥 天后宫(又称福建会馆) 福建商人 乾隆三十五(1770年)
汉阳府孝感 福建会馆 福建商人 咸丰、同治年间翻建扩大
施南府恩施城 天后宫(又称广福会馆) 福建商人与移民 至迟同治七年(1868年)已建
荆州府石首县城 天后宫 福建人 至迟光绪六年(1880年)已建
——摘编自庄美莲《明清时期妈祖信仰在湖北地区的传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明清时期妈祖信仰在湖北发展较快的背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4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
一号沉船遗址遗物包括并不限于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10万件。三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珐华等瓷器,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套。其中,部分瓷器外底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字样。
相关专家通过器形、装饰纹样对比分析一号沉船遗址的青花瓷器与福建老牛礁管明代中期沉船的同类器物相近,推断其年代为明正德年间;二号沉船遗址青花瓷器装饰的仙人乘槎纹样具有典型的明弘治年间特征。
——摘编自赵晓霞《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历史事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海西北陆坡沉船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并指出文物鉴定的方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其港口枢纽位置具备贸易优势,吸引大量外国商人汇聚于此。18世纪,伦敦从事航运业及其附属行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25%。1800年,伦敦城市人口达100万,站在世界城市化的潮头。一直到1851年,伦敦仍是英国最大的工业城市。1861年,伦敦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占比达61%,成为真正的服务经济主导的城市。19世纪70年代,伦敦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资本、信贷、保险和航运服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进入20世纪以来,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纽约、东京等城市的不断挑战。
——摘编自邓智团《伦敦全球城市发展研究》
材料二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英法美在此设租界。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国第一家煤气厂、最早电力厂在上海成立,电话、电报相继出现。1911年,外资在华开办企业数,上海占45%。1914-1918年间,上海棉纺织、面粉、化妆品等工业发展迅速。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多集中在上海。1929年,上海开辟联结国内各大埠的航空线路。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中国最主要银行的总部所在地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1935年,非上海籍人口占上海总人口的80%以上。1940年,上海埠际贸易值占全国的88%。近代上海人民先后进行了五卅运动、“八一三”抗战、反饥饿反内战等斗争。
——摘编自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伦敦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五折艰难探索之后,找到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摆举立场、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以及和平发展的道路选择,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立,也为其他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新借鉴。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不断克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国更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姜竹青。房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现代化传统模式的新超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提炼西方现代化传统模式的一个特征,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D
6.A
7.D
8.C
9.A
10.B
11.B
12.A
13.C
14.C
15.D
16.D
17.背景:福建商人和 移民的传播;官员的推动;湖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8.史料价值:沉船位于南海,遗址有瓷器、木材等文物,属于实物史料,是研究明朝的一手史料;一号沉船以瓷器为主,数量超过十万件,反映了明朝制瓷技术与瓷器种类的情况,可用于研究明朝的制瓷业;一号二号沉船位于南海西北陆坡,反映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规模、商品种类等情况,可用于研究明朝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海洋利用;南海沉船遗址从制瓷业、原木需求、造船技术、对外贸易、海洋利用等方面反映了明朝社会的情况,是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鉴定方法:外观特征鉴定法、尺寸测量与比对法、材质分析法、鉴定器物功能与用途法、考古学研究与鉴定法。
19.(1)地位:1800年,世界城市化的潮头,英国最大的工业城市;19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中心;进入20世纪以来,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相对衰落;国际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特点:成为通商口岸后,发展迅速;近代化起步早,程度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是金融中心;外省人口大量迁入;是西方新思潮和新风气进入近代中国的窗口。
评价:上海的城市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工业文明的传入。
20.观点:西方现代化模式以资本为中心
西方现代化传统模式是其以 资本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西方现代化强调资本的驱动作用,通过自由市场机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这种模式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导致 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平等加剧。这种模式忽视了 劳动者的权益,导致工人阶级的利益逐渐被边缘化,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与阶级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截然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秉承“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幸福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的人本主义思想,并在治国理政中始终遵循人民至上的原则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创造,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