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张PPT)第3课时 反证法过教材 要点概览反证法(1)定义先提出与命题的结论 的假设,再从 出发推出 ,从而证明命题成立的方法叫作反证法. (2)步骤①否定结论——假设命题的结论 ; 相反假设矛盾不成立②推出矛盾——从 出发,根据已知条件,经过 ,得出一个与命题的条件、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相 的结果; ③肯定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 ,从而证明命题成立. 假设推理矛盾不成立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反证法的步骤[典例1]如图,a⊥b,c与b不垂直.求证:a与c必相交.证明:假设a与c不相交,则a∥c.因为a⊥b,所以∠1=90°.因为a∥c,所以∠2=∠1=90°.所以b⊥c,这和“c与b不垂直”相矛盾.所以假设错误,a与c必相交.[变式1]对于命题“如果a>b>0,那么a2>b2”,用反证法证明,应假设( )A.a2>b2 B.a2C.a2≥b2 D.a2≤b2D[变式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2是同位角,且∠1≠∠2.求证:a与b不平行.证明:假设a∥b,所以∠1=∠2,这与“∠1≠∠2”相矛盾.所以a∥b不成立,所以a与b不平行.探究点二 反证法的应用[典例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已知:∠A,∠B,∠C是△ABC的内角.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A>60°,∠B>60°,∠C>60°,所以∠A+∠B+∠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用反证法证明时应注意的事项(1)周密考察原命题结论的否定事项,防止否定不当;点睛(2)推理过程必须完整,否则不能说明命题的真伪;(3)要充分使用已知条件,否则推不出矛盾.[变式3]已知△ABC中,∠B=∠C.用反证法证明:∠B<90°.证明:假设∠B≥90°,因为∠B=∠C,所以∠C≥90°,所以∠B+∠C≥180°,所以∠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所以假设∠B≥90°不成立,所以∠B<90°.谢谢观赏!(共7张PPT)第2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过教材 要点概览1.辅助线:为了证明的需要,在 上添加的线叫作辅助线,辅助线通常画成 线. 2.推论:由 或 直接推出的真命题. 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1)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 原来图形虚基本事实定理180°(2)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 (2)判定定理:有两个角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和大于互余互余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典例1]如图,已知D是△ABC内任意一点.求证:∠BDC=∠1+∠2+∠A.证明:(方法1)因为∠BDC+∠DBC+∠BCD=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所以∠BDC=180°-∠DBC-∠BCD(等式的基本性质).因为∠A+∠1+∠2+∠DBC+∠BCD=180°,所以∠A+∠1+∠2=180°-∠DBC-∠BCD,所以∠BDC=∠A+∠1+∠2(等量代换).(方法2)如图,连接AD并延长,交BC于点E.因为∠BDE是△ABD的外角,∠CDE是△ACD的外角,所以∠BDE=∠1+∠BAD,∠CDE=∠CAD+∠2,所以∠BDE+∠CDE=∠1+∠BAD+∠CAD+∠2.因为∠BAD+∠CAD=∠BAC,∠BDC=∠BDE+∠CDE,所以∠BDC=∠1+∠BAC+∠2.[变式]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BAC>∠B.证明:因为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已知),所以∠ACE=∠DCE(角平分线的定义).因为∠BAC是△ACE的外角,所以∠BAC>∠AC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所以∠BAC>∠DCE(等量代换).同理,∠DCE>∠B.所以∠BAC>∠B.探究点二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典例2]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点F在BA的延长线上,FD⊥BC,垂足为点D,FD交AC于点E.求证:∠DEC=∠B.证明:因为△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已知),所以∠B+∠C=9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因为FD⊥BC(已知),所以∠EDC=90°(垂直的定义),所以△ED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所以∠DEC+∠C=9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所以∠DEC=∠B(同角的余角相等).谢谢观赏!(共8张PPT)1.3 几何证明举例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过教材 要点概览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 ; (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 ; (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 .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相等相等互补相等(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 .和 ,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作它的 命题. 4.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 命题也是 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叫作原定理的逆定理. 互补结论条件逆逆真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典例1]如图,AB∥CD,AE交CD于点C,∠A+∠D=180°.求证:AE∥DF.证明:因为AB∥CD(已知),所以∠A=∠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因为∠A+∠D=180°(已知),所以∠DCE+∠D=180°(等量代换),所以AE∥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变式1]如图,若∠1=∠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CDB.∠ADC=∠EABC.∠C+∠ABC=180°D.AD∥BCD[变式2]如图,∠ACE=∠FEC,∠EFB=∠A.求证:∠DBF=∠A.证明:因为∠ACE=∠FEC(已知),所以EF∥A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EFB=∠D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EFB=∠A(已知),所以∠DBF=∠A(等量代换).探究点二 互逆命题及互逆定理[典例2]请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该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a+b=0,那么a=0,b=0;(2)若两个角互补,则这两个角的和为180°;(3)线段的中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解:(1)逆命题:如果a=0,b=0,那么a+b=0.真命题.(2)逆命题:若两个角的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补.真命题.(3)逆命题: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是线段的中点.假命题.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中的“互换”和“包容”点睛(2)包容(如图).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pptx 第2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ptx 第3课时 反证法.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