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提分精准练(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2025·南京)某学者指出: “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换时间策略,为沿海工业内迁争取了宝贵时间。”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2.(2025·苏州) 这枚邮票意在展示( )A.东北抗联的艰苦抗战B.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C.海外华侨的无私奉献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3.(2025·苏州)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与张学良长谈至深夜,张学良同意放蒋。18日,周恩来与杨虎城会晤,杨虎城说:“共产党置党派历史深仇于不顾,以民族利益为重,对蒋介石以德报怨,令人钦佩。……既然张副司令同中共意见一致,我无不乐从。”周恩来的努力( )A.促使张、杨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B.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使蒋介石放弃了反共立场4.(2025·扬州)表格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侵华日军兵力及中国军队抗击情况比较,可用于佐证中国共产党( )表年份 日军兵力(单位:万人) 中国共产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单位:万人) 国民党军队抗击的日军兵力(单位:万人) 抗击日军兵力百分比中国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1939年 86 54 32 62% 38%1941年 61 46 15 75% 25%1944年 73 46.8 26.2 64% 36%1945年 108.85 75.87 32.98 69% 31%A.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D.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5.(2024·连云)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大部分音乐工作者转入敌后或大后方,创作了《游击队歌》《八路军进行曲》等作品,之后这些作品被广大军民传唱。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B.正面战场取得巨大战绩C.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热情高涨 D.各条战线欢庆抗战胜利6.(2022·苏州)标语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下列宣传标语出现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兵民是胜利之本”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2023·徐州)如图描绘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8.(2023·苏州)下图是创作于1937年2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该画作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C.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蕴含对重庆谈判的期待9.(2022·南通) 1940年陈毅率新四军进驻海安。他联系开明绅士韩国钧,促成召开由各界力量参加的“苏北抗敌和平会议”。最终商定了各方团结抗日的一些办法。陈毅的行动贯彻了( )A.实施游击战的军事策略 B.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C.中共七大党的政治路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10.(2022·盐城)下图中陈毅元帅这首诗在盐阜大地广为传颂,热血澎湃的字里行间记载着八路军、新四军胜利会师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时刻属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1.(2022·徐州)下表为《大刚报》在1942年10月进行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测验参与者包括学生、公务员、商人、军人、工人、农民等,各主要年龄段均有参与。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问题及结果统计1 你认为中国抗战,究竟能不能得到最后胜利?能:11206人,占99.5% 未置可否:56人,占0.5%2 你主张联合国家,应该先以全力解决德国,还是先以全力解决日本?日本:7819人,占69.4% 德国:3443w人,占30.6%7 在联合各国未以全力打击日本之先,你认为我们要不要先行反攻?要:5724人,占50.8% 不要:5424人,占48.2% 未置可否:114人,占1%A.主流民意对抗战持必胜信念 B.战胜德日的顺序与民意吻合C.民众完全依赖盟友对日作战 D.民意测验结果没有史料价值12.(2025·连云模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一二 九运动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D.国民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3.(2025·宿豫模拟)下图中的人物和建筑共同见证了( )张学良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谈判旧址A.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14.(2025·建湖模拟)在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于抗日战争以及党在抗战中所坚持的路线,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科学回答了战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为中国指明战后的奋斗方向 B.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C.促成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有力地打击了国内的投降势力15.(2025·亭湖模拟)这次会议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次会议旨在( )A.决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为党和人民指明战后的奋斗方向D.挽救危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6.(2025·玄武模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提出的口号或论断,反映了其革命目标和战略思想的变化。下列口号或论断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打土豪,分田地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D.③①②④17.(2025·栖霞模拟)(20世纪30年代)日本特务机关发出电报称:“奉天北面的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军。”日本以此为借口( )A.进攻沈阳 B.进攻宛平 C.进攻上海D.进攻武汉18.(2025·连云港模拟)会议指明前行方向。根据上图所示的两个会议场景,对其描述都正确的是( )A.图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图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B.图一: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图二: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C.图一:是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图二: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D.图一: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图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19.(2025·启东模拟)同学们阅读《毛泽东传(1893-1949)》时,用表格整理了他的主要革命活动。下列选项可以补充进表格的是( )时间 主要革命经历1921年 参加中共一大1927年 参加八七会议,领导秋收起义1938年 发表了《论持久战》1945年 A.指挥南昌起义 B.领导第四军独立团C.在中共七大上作报告 D.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20.(2025·沭阳模拟)口号标语、诗句具有时代性。下列口号标语、诗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二、非选择题21.(2024·镇江)伴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日益觉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战争失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纷纷集会、请愿,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摘自吴玉章《辛亥革命亲历记》材料二 从巴黎和会的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罢工和抵制日货,迫使北洋政府屈服,6月7日被捕学生被释放。——摘编自(美)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时期这样,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居民还是海外华侨,都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不但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摘编自王树祥《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百年觉醒的新里程碑》(1)据材料一指出“战争”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巴黎和会的决议”引发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迫使政府屈服”的主要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的根本原因。22.(2025·盐城模拟)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战争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 事件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5年 ①1936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 七七事变1937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8年 台儿庄战役1941年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5年 ②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大事年表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发展的关心,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摘编自杨奎松、汪朝光《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①②两处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名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原因。(3)任选材料一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以“合作”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0 ADBDC BABDC11-20 ADCAC CADCA21.(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主要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公车上书)(2)历史事件:五四运动主要表现: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3)主要表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影响: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民族伟大复兴(4)根本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2.(1)①:瓦窑堡会议;②:中共七大。(2)原因: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凝聚;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基。(3)观点: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国共合作奠定基础。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进行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1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一胜利离不开国共合作下全国兵力的统筹调配,体现了合作抗日的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如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 “不可战胜” 的神话,有力牵制了日军兵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摒弃分歧,通过军事合作、政治合作,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种合作不仅是军事上的协同,更是民族精神的团结,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