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郑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假期作业检验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郑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假期作业检验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郑口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假期作业检验(开学)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考古学家在英国东南部的科尔切斯特发掘了一座约建于公元45年的罗马车营遗址,通过粪便化石考证,确认守军的食物有英国北部的野兔、地中海沿岸的尤花果、欧洲大陆草原的牛肉以及西亚的椰枣等。这反映了当时罗马帝国境内( )
A.农业技术的进步 B.长途贸易与货币经济繁荣
C.边疆治理的稳定 D.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2.1307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秘密授意下,圣殿骑士团(12世纪初由教皇确认其地位,仅受教宗管辖)大团长莫菜被捕,并以“否认基督和践踏十字架”的罪名处死,骑士团成员也被下达追捕令。苏格兰国王则声明骑士脱离团体就可免责,吸引骑士前往苏格兰。这折射出该时期( )
A.宗教文化专制的加强 B.封建君主权力的强化
C.封君封臣制度的松动 D.政治分裂局面的加剧
3.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这一历史现象导致( )
A.英格兰成为新贸易中心 B.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
C.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商品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4.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并用通俗的德语重新翻译了《圣经》,让信徒自己阅读《圣经》、诚心修道,从而得到救赎。这去除了繁琐的浮华的外在形式,而更重视精神世界的修炼与内心的独白。这反映宗教改革( )
A.有利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 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旨在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 D.否定了神权至上的思想
5.如表所示为19世纪60年代俄、美两国农奴/奴隶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由此可知,两国的改革( )
俄国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奴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美国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A.旨在维护国家统一 B.利于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C.是自下而上的改革 D.构建了近代民主政治制度
6.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手工业者、农民可能因为发明或投机上升为企业主或富商,地主、商人会因为经营不善而沦为雇工,就连英国贵族也广泛参与矿业开采和商业投机。这说明英国( )
A.社会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 B.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层的流动
C.贫富差距激化了阶级对立 D.经济和职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7.1905年,伊朗(时称“波斯”)发生了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写道:我以为东方正在觉醒,在中国,其表现为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形式的改革。这说明( )
A.中伊反帝斗争出现了联合倾向 B.东方觉醒在当时具有必然性
C.东方觉醒形式受各国国情影响 D.中伊均遭受严重的外来侵略
8.1918年,当威尔逊总统在以调停人的身份踏上欧洲的土地时,为千百万民众怀着巨大的希望和信任所期盼,欧洲舆论一度将其视为“救世主”;同一时期,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高潮。这反映了( )
A.欧洲成为美苏争夺焦点 B.欧洲世界优势地位丧失
C.凡尔赛体系具有脆弱性 D.旧有统治秩序受到怀疑
9.20世纪20年代初,尽管连年战争造成的恶果尚未克服,但新经济政策“已经收到成效”,它不仅使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而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也在不断扩大,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加强,广大中农群众被吸引过来团结在苏维埃政权周围。据此推断,推行新经济政策( )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使国家权力和垄断资本相结合
C.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D.是扩大执政党阶级基础的策略
10.1952年,美国政府开始资助富兰克林图书项目,协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行创作和翻译,影响遍及伊朗、埃及、巴西、印度、新加坡等国。此举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B.扭转美苏争霸中的被动局面
C.维护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 D.强化自身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11.下表是美国1960-1993年间科技研发经费来源结构的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年份 1960 1970 1976 1980 1985 1990 1993
政府 64.6 56.9 51.0 47.1 45.8 40.6 36.3
企业 33.3 40.0 45.4 49.4 50.9 55.0 58.9
大学 1.1 1.8 2.1 2.1 2.1 2.9 3.1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B.利用国际经济组织掠夺全球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增强 D.大学成为科技研发主要力量
12.20世纪80年代以后,拉美地区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如下图,单位:%,不含加勒比国家),在大部分年份中,作为拉美工业支柱的制造业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这可用于研究拉美国家( )
A.工业化进程具有曲折性 B.与发达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拉大
C.对全球化融入水平较低 D.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
13.隆庆四年(1570年),文渊阁大学士高拱上奏道,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北方的蓟、辽、山、陕等边疆地区“有司虽有牧民之官,实有疆场之责,乃官其地者,非杂流则迁谪”,建议“今后各边有司,必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迈者除补”。此建议被中央采纳。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边官晋升机会增多 B.边疆治理力度加大
C.改土归流趋于式微 D.内阁地位明显提高
14.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在起草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见,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以英国《权利法案》为蓝本,但未被采纳,可以推断,该版本的起草者试图( )
A.保留等级制和贵族权力 B.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C.维护君权神授专制思想 D.否认议会权力的至高地位
15.《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 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 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16.北魏前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任命坞主(豪强地主)为宗主来代行地方行政权力。486年,朝廷采纳李冲建议,“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为公调,二匹为调外费,三匹为百官俸……。朝廷此举( )
A.旨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B.增加了自耕农的赋税负担
C.受到了租庸调制的影响 D.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包括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爵领地、7个侯爵领地、3个自由市、1个直辖地。4月16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各邦可以保有一些自治权。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集中了国家的巨大权力。首相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由议会选举。立法权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议会的实际权力很小。
——摘编自【德】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
材料二 法国虽采纳内阁制,但内阁力量脆弱,议会权力很大,议员行使职权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在形式上,法国内阁成员是总统的官员,实际上内阁组成后即向议会报告施政方针,以便取得众议院的“信任”。议会如果投不信任票,内阁即需提出辞职,并重新组阁。法国总统非经议会两院同意,不准宣布战争。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后,不得提前罢免,除了叛国罪外,不对任何罪行负责。
——摘编自游盛华《从1875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法两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伦敦持续发展的同时,英国各地方城市也迅速崛起。许多新城市并不是在原有的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工业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城镇、工矿区,借助便捷的运河、港口、铁路的交通优势,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无家可归的农民产业工人。城市的繁荣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批发、运输业、仓储、旅店等商贸服务业,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同时,大量失业工人生活居住条件恶化,死亡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
——摘编自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等
材料二 中国城市由传统城市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通商贸易成为开埠城市的经济主体,城市商业得到发展,洋行大量出现。兴办近代工业使中国城市化发展加快。这些城市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编自侯蕊玲《论中国近代城市产生发展的几个特点》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城市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病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19.【中共建国前后的盐业管理】
材料一 山东全境沦陷后,中共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政府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夺盐的人民战争。自1941年起,抗日政府积极开垦盐田,收复被敌侵占的盐场。抗日政府颁布了《盐业交易所组织暂行办法》,向食盐产出地“盐槽子”派遣大量干部,政府直接进行管理食盐生产和批发销售。食盐运输需要大量人力且利润较高,经过组织,抗日政府让未参与战斗的部分部队和部分地区的穷苦群众参与食盐运输。抗日政府在各根据地设立了三级税务机构,依民主政府制定法律严查食盐走私,不少税务干部在战斗中牺牲。同时,抗日政府实行严格的食盐专卖制度,根据地内保障了人民食盐需求,对外则利用食盐从沦陷区赚回了大量法币和伪钞。
——摘编自孙树芳《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盐业斗争与历史经验论析》
材料二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盐业制度在其后30年间不断起伏波动,但无论管理权上收或下放,其国家专卖的性质却从未改变。专卖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二是监督产销,三是特许经营,四是禁私缉私。
——摘编自黄天华《试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盐业专卖体制(1949—19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山东抗日民主政府盐业措施的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国家盐业专卖的原因,并总结中共历史上盐业政策的成功经验。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主流,这种政治观自形成以后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发展阶段,源于15、16世纪,17、18世纪是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应然”阶段,这时很多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专制主义制度的弊端,提出了符合历史发展和理性要求的制度设想。19世纪是西方权利政治观向“实然”阶段过渡的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并向工业化社会过渡,提出了各种改革方案,为完善政治制度、塑造权利政治观出谋划策。
——摘编自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回顾与前瞻》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材料观点的论题,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B
6.A
7.C
8.D
9.A
10.D
11.C
12.A
13.B
14.A
15.D
16.D
17.(1)政治特征:①实行联邦制,各邦保留一定自治权;②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权力巨大;③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④议会权力较小,立法权分属帝国国会和联邦议会。
(2)原因:德意志:①长期分裂,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需要强大的中央政权来实现统一和发展资本主义;②普鲁士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专制主义传统影响了帝国政治体制;③容克贵族势力强大,与资产阶级妥协,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 法国:①法国大革命后,封建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②启蒙运动思想深入人心,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民众对民主权利要求较高﹔③法国长期的政治动荡,使资产阶级认识到权力制衡的重要性。
18.(1)表现:伦敦发展的同时,地方城市也发展,形成多城市中心;工业化推动下新城市产生,并非在原有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交通运输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各种商贸和金融服务业发达,各种基础服务设施完善;贫富分化等各种城市病也产生。(任答三点)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利用;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任答两点)
(2)特点:具有半殖民地特征;空间分布不均衡;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起步晚;发展艰难。(任答两点)
19.(1)①有利于保障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
②利于改善根据地财政状况,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
③锻炼了党的革命队伍,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
④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为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贡献。
(答对3点)
(2)原因:①中国古代历来实行食盐专卖政策;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盐业政策提供了经验;
③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④食盐国家专卖有利于维护广大民众的生活稳定和利益。
⑤食盐本身特点适于国家专卖;
(答对3点)
经验:①坚持党的领导;②以人民利益为核心;③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实现盐业的法制化管理;④政策制定上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
(答对3点)
20.示例一论题:17、18世纪是西方权利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论证: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将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形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给人文主义赋予了政治内涵,他们以反对封建专制集权统治为使命,提出社会契约论、自然权利说,主张人民主权,倡导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自然权利是神圣不可剥夺的。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维护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捍卫人权;卢梭主张向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开战,认为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方式推翻它。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理论支撑,为资产阶级宪政学说和权利政治观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因此,17.18世纪是西方权利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示例二:
论题:近代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形成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论证:近代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形成从15、16世纪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15、16世纪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将人从宗教神学禁铜中解放出来,将人置于宇宙的中心,提升了人的地位。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否定了基督教教权对世俗世界的统治,将人从教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来,西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指导,以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为主要政治诉求,他们的自然权利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等均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7、18世纪以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建立,将权利政治观推向“应然'阶段。综上,近代西方权利政治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鲜明的阶段特征。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