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和光照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土壤 D.光照和水分
2.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一鲸落万物生,鲸死后成为盲鳗、虾、蟹等生物的食物,某些厌氧细菌分解鲸尸的脂类,产生硫化氢,硫化细菌能利用硫化氢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鲸落这个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
B.深海没有阳光,因此鲸落中不存在生产者
C.盲鳗属于鲸落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科学家研究鲸落,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3.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
B.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
C.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D.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4.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g体重,至少要消耗植物(  )
A.1000g B.500g C.250g D.125g
5.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的生态系统中D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B.图1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A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
C.随着捕食过程,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甲对应的是图1中的C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能得到恢复
C.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D.生态系统的稳定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数量不变
7.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
B.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8.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隐含着一条食物链:稻→蛙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9.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构型(是指植物根、茎、叶、芽等空间排列的表现形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环境下的构型是遗传物质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B.b环境下的构型只与植株遗传物质有关
C.a、b环境下的构型不同表明梭梭不能适应荒漠环境
D.a、b环境下的构型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0.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大量死亡,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C.动物消化道内有多种消化酶,加快有机物的分解促进物质循环
D.当某种动物数量过多时,可以保护其天敌加以控制
1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B.丙和乙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D.图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⑤⑥⑦⑧
12.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可以尝试这样自制酸奶:将新鲜的牛奶加入适量的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入其中,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封存
B.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封存
C.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13.各类食品的储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
A.放到冰箱里就可以
B.食品密封就行
C.把食品内的微生物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D.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14.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转基因工程原理进行的是(  )
A.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超级水稻
B.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C.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南瓜
D.通过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
15.右图中牛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
B.它的这一特异性状能够遗传
C.它具有乳房生物反应器
D.它是转基因牛
16.1980年,我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创始人童第周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将一种鱼囊胚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种鱼的去核卵细胞中,成为一种融合细胞,这种融合细胞能正常发育成鱼。关于该成果用到的技术,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克隆技术 B.与杂交小麦所用技术相同
C.生殖方式不是无性生殖 D.与多莉羊所用技术不同
17.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a为精子,b为卵细胞,c为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产生动物个体1和2繁殖方式分别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B.产生图中c细胞的过程与产生图中a、b细胞的过程不同
C.按照动物个体2的产生方式,后代性别比例仍然是1:1
D.若提供b、c细胞的动物毛色分别为白色(显性)、黑色,则2的毛色应为黑色
18.把从人身上克隆的某种干扰素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生产,就得到医用的干扰素。以上过程运用了哪些生物技术(  )
①发酵技术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④杂交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下列食品的制作与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对应错误的是(  )
A.酒——酵母菌 B.酸奶——乳酸菌
C.醋——醋酸杆菌 D.面包——曲霉
20.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
C.低温保存食品是为了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D.利用青霉菌生产青霉素可以杀死流感病毒
二、综合题
21.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图表示黄河流域某湿地公园的能量金字塔及相关食物网(A~F代表不同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食物网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
(2)图示食物网中,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
(3)图示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属于三级消费者的是 。
(4)图中F能量流动的去向,除呼吸作用外还有 。
(5)“”能不能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判断并说明理由 。
22.图1是某湿地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其中某条食物链的四种动物相对数量,图3是其中某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2中乙对应的动物是图1中的 。
(2)图1中与蟹和浮游动物之间关系相同的生物还有 。
(3)图1中能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有 (用图中序号表示)。
(4)图3中,流经该食物链的总能量为 千焦。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5)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我省拟通过立法加强保护。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菏泽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雪塔、豆绿、赵粉等一千多个品种。
材料二:人类目前所认识和利用的生物资源只是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还有待开发。
材料三: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31% 32% 17% 20%
(1)材料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由材料二可知,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调节器”,这是因为森林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这属于生物样性的 价值。
(3)分析材料三,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 。
(4)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请举一例)。
24.下图是“克隆羊”与“超级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
(1)超级鼠所采用的科学技术是 ,它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而克隆羊的诞生是使用 技术。这是最受人瞩目的两大现代生物技术。
(2)超级鼠实验中要把受精卵植入代孕小鼠的输卵管,这属于 生殖;而克隆羊实验中的胚胎要植入代孕母羊的子宫中,属于 生殖。
(3)超级鼠实验研究的性状是 。
(4)通过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5.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某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为:
①称取等量白菜4份;
②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
③加入浓度分别为0、0.3%、0.6%、0.9%的食醋;
④每天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连续测10天,结果如图。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 。
(3)随着制作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
(4)据图中数据分析,当食醋浓度为 时,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 (选填“上升”或“下降”)。
(5)依据本实验的结果,提出一条家庭自制泡菜的建议 。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D
6.C
7.C
8.A
9.A
10.A
11.D
12.D
13.C
14.B
15.A
16.A
17.C
18.C
19.D
20.B
21.(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E和F
(3) 5/五 F
(4)流入分解者
(5)不能,能量传递效率等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在该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包括C和D,第三营养级包括E和F。
22.(1)虾和蟹
(2)鹭和鱼
(3)①③④
(4) 1250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23.(1)基因
(2) 潜在 间接
(3) 栖息地丧失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4)保护自然环境
24.(1) 转基因技术 克隆技术
(2) 有性 无性
(3)个体大小(体型)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5.(1)乳酸菌
(2)设置对照
(3)先上升后下降
(4) 0.6% 下降
(5)制作泡白菜时可适当加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