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SO2可用作纸浆的漂白C.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 D.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2.运载火箭常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液态四氧化二氮作推进剂,发生反应: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C2H8N2和N2O4中的化学键时放出能量B.C2H8N2具有的能量高于N2具有的能量C.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D.该反应中,C2H8N2作氧化剂3.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放电时,Pb作负极C.电池放电时,向负极迁移 D.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4.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密闭容器中,不能说明可逆反应H2(g)+I2(g)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HI的生成速率与HI的分解速率相等B.HI的生成速率与H2的生成速率之比是2:1C.单位时间内,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D.单位时间内,2molHI反应的同时生成1molI25.如图所示为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的浓度变化情况,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C.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D.2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6.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为,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碳原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A.CH2=CH2 B.CH3CH3 C.CH3CH2OH D.C2H6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沸点高B.分子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烷烃C.有机物中,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D.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B.C.D.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一氯甲烷的电子式:B.的结构示意图:C.四氯化碳的空间填充模型D.聚乙烯的结构简式:10.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11.下列有关乙醇和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B.与Na反应时,反应的剧烈程度:乙酸>乙醇>水C.0.1mol无水乙醇与足量的Na反应生产0.05mol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D.乙醇能与Na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取代反应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C.光照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只有D.乙烯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13.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的逆反应速率大于时刻的正反应速率B.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时刻,在该条件下反应物已完全转化为生成物D.时刻,反应已经停止二、多选题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A 浓分解生成 淀粉-KI溶液变蓝B Cu与浓生成 品红溶液褪色C 浓NaOH与溶液生成 酚酞溶液变红D C与浓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A B.B C.C D.D15.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C.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油脂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三、填空题16.Ⅰ.用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空。①O2和O3;②12C、13C、14C;③C2H6和C5H12;④CH4和C2H4;⑤14N、14C;⑥和;⑦CH3(CH2)3CH3和。(1)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互为同系物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属于同一有机物的是 。Ⅱ.CH4与Cl2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2)写出CH4的电子式: 。(3)写出CH4与Cl2反应直接生成氯仿(CHCl3)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4)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 。17.按要求填空:(1)有机物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 。(2)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常用药剂氯乙烷()(氯乙烷的沸点为12.27℃)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却麻醉处理,工业上制取氯乙烷有两种方案:a.CH3CH3+Cl2CH3CH2Cl+HClb.CH2=CH2+HClCH3CH2Cl你认为制备氯乙烷的最好方案为 (填“a”或“b”)。(3)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是 ,右侧小试管中应装有 溶液(填“饱和”或“饱和”),该溶液的作用是 (填序号)。①吸收乙醇 ②中和乙酸 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4)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其中,①能通过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②能与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的是 。18.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Ⅰ.下面有几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回答下面问题:(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填字母,下同),水解的最终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是 。(2)上述物质中属于氨基酸的是 ,其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3)属于油脂的是 ,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4)有机物D是维生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中含有 种官能团。Ⅱ.乳酸是重要的果味添加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获得乳酸的两种方法。已知:(5)向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水,现象是 。(6)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7)1mol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得气体V1L(标准状况);1mol乳酸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可得气体V2L(标准状况),则V1:V2= 。四、解答题19.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根据下述装置回答问题:(1)乙烯的电子式为 。(2)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管C中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原因是 。(4)丙烯(CH2=CH—CH3)与乙烯互为同系物,该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面,写出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①聚乙烯(PE) ②光导纤维 ③聚四氟乙烯(PTFE) ④聚丙烯(PP) ⑤聚氯乙烯(PVC) ⑥丙烷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20.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有关SO2性质和含量测定的探究活动。(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 。(2)选用图中的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①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甲同学认为按A→C→F→尾气处理顺序连接装置可以证明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③丙同学设计的合理实验方案为:按照A→C→ →F→尾气处理(填字母) 顺序连接装置。E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实验现象是 。(3)为了测定装置A残液中SO2的含量,量取10.00mL残液于圆底烧瓶中,蒸出的SO2恰好被8.00mL 0.0500mol/L的KMnO4溶液完全吸收,则残液中SO2的含量为 g L-1。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D C B B A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C B AD AB16.(1) ② ① ③ ⑦ ⑥(2)(3) 取代反应(4)17.(1)(醇)羟基、羧基(2)b(3)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饱和 ①②③(4)(5)18.(1) A 果糖(2) C 氨基(3) B 酯基(4)三(5)溶液变蓝(6)加成反应(7)1:119.(1)(2)(3)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 7 nCH2=CH—CH3(5)D【详解】(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其电子式为:;(2)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试管C中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因是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碳碳双键及其直接连的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可以有1个氢原子处于该平面,故丙烯分子最多有7个原子共面;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其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H3,(5)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加聚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①聚乙烯(PE)、③聚四氟乙烯(PTFE)、④聚丙烯(PP)、⑤聚氯乙烯(PVC)都是加聚物,则①③④⑤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化合物;⑥丙烷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故选D。20.(1)分液漏斗(2) CaSO3+2H+=Ca2++SO2↑+H2O 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 B、E、D、F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 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3)【详解】(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答案:分液漏斗;(2)①装置A中盐酸与亚硫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硫,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SO3+2H+=Ca2++SO2↑+H2O,②按照A→C→F→尾气处理顺序连接装置,其中饱和的亚硫酸氢钠除去HCl,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不能证明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不能利用二氧化硫与次氯酸钙直接反应判断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先验证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再结合碳酸酸性比HClO强碱性判断.A装置制备二氧化硫,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二氧化硫中混有HCl,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除去HCl,再通过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验证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再通入F中,则装置连接顺序为A、C、B、E、D、F,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D中品红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答案:CaSO3+2H+=Ca2++SO2↑+H2O、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证明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B、E、D、F、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装置D中品红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3)量取10.00mL残液于圆底烧瓶中,蒸出的SO2恰好被8.00mL 0.0500mol/L的KMnO4溶液完全吸收,可知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为8.00mL×0.0500mol/L=4×10-4mol,又可知5SO2++2H2O==2Mn2++5+4H+,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SO2的物质的量为1×10-3mol,则残液中SO2的含量为,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