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时1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0页) 课件 2025-2026学年数学青岛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课时1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0页) 课件 2025-2026学年数学青岛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1.3 课时1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
2.能准确区分命题、逆命题,会判断逆命题的真假;(重点)
3.能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几何证明.(难点)
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在修建铁轨.大家知道,铁轨必须是平行的,这样火车才能平稳行驶.那工人师傅在施工时,是如何保证两条铁轨平行的呢?
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行线的判定定理.另外,当火车在平行的铁轨上行驶时,也会涉及到一些角度的关系,这又和我们的平行线性质定理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几何证明中的这些奥秘.
根据基本事实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能够证得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如何利用它们证明平行线的其他性质和判定定理呢
(1)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Ⅱ: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已知:如图,直线AB∥ 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O和P. 求证:∠AOP=∠OPD.
证明:因为AB∥ CD(已知),
所以∠OPD=∠EO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EOB=∠AOP(对顶角相等),
所以∠AOP=∠OPD(等量代换).
(2)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Ⅲ: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已知:如图,直线AB∥ 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O和P. 求证:∠AOP+∠OPC=180°.
证明:因为AB∥ CD(已知),
所以∠OPC=∠AO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AOE +∠AOP=180°(平角的定义),
所以∠AOP+∠OPC=180°(等量代换).
(3)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Ⅰ: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因为∠EOB=∠AOP(对顶角相等),
∠AOP=∠OPD(已知),
所以∠EOB=∠OPD(等量代换).
所以AB∥ 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O和P,∠AOP=∠OPD.
求证:AB∥ CD.
(4)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Ⅱ: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因为∠AOP+∠OPC=180°(已知),
∠AOP+∠AOE=180°(平角的定义),
所以∠OPC = ∠AOE(同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AB∥ 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O和P, ∠AOP+∠OPC=180° .
求证:AB∥ CD.
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证明方法吗?
观察上面(1)和(3),(2)和(4)中的两个命题,发现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作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作原命题,那 么另一个命题叫作它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叫作原定理的逆定理.
注意: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例如:对顶角相等和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例1 如图,∠1=∠2.求证:∠3+∠4=180°.
证明:因为∠1=∠2(已知),
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3+∠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这些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对顶角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解:(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假命题.
(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真命题.
1.阅读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写推理的依据.
如图,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P和Q,AB⊥EF,垂足为点P.求证:CD⊥EF.
证明:因为AB∥CD( )
所以∠EPB=∠PQD( )
因为AB⊥EF( )
所以∠EPB=90°( )
所以∠PQD=90°( )
所以CD⊥EF( )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
垂直的定义
等量代换
垂直的定义
练一练
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这些逆命题的真假.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相等.
解:(1)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的补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真命题;
(2)逆命题: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命题一定有逆命题
B.所有的定理一定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D.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A
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所得逆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如果a=0,那么ab=0.
解 (1)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是真命题;
(2)逆命题是“如果ab=0,那么a=0”是假命题.
反例,当a=1,b=0时,ab=0.
3. 已知,如图,∠1=∠2.
求证:AB∥CD
A
B
C
D
E
F
1
2
3
证明 ∵∠1=∠2( )
又∵∠2=∠3( )
∴∠1=∠3( )
∴AB//CD( )
已知
对顶角相等
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D,点E在BA的延长线上,连接CE.
求证:∠E=∠ECD;
解 (1)证明:因为AD∥BC(已知),
所以∠EAD=∠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B=∠D(已知),
所以∠EAD=∠D(等量代换),
所以BE∥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E=∠E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如图,BA平分∠CBD,且与线段CD相交于点E,F是AC上一点,连接EF.若∠A=∠ABC,∠AFE+∠CBD=180°.EF与BC平行吗 说明理由.
解析 EF与BC平行.理由如下:
因为BA平分∠CBD,(已知)
所以∠ABD=∠ABC.(角平分线的定义)
因为∠A=∠ABC,(已知)
所以∠ABD=∠A,(等量代换)
所以BD∥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ACB+∠CB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因为∠AFE+∠CBD=180°,(已知)
所以∠ACB=∠AFE,(同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EF∥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针对本课关键词“平行线、命题与逆命题”,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
2.互逆命题、原命题、逆命题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3. 逆定理
(1)互逆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的联系.
(2)任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不是每一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3)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时,除把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
外,还要注意语句是否通顺.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就是原定理的逆定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