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厂回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在时代发展的壮阔航程中,领航者作为指引方向的duò( )手,带领团队穿越惊涛骇浪,攻克重重难关,最终不断传来创新突破、业绩攀升的jié( )报,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ēi) 炽热(zhì) 拮据(jū) 强聒不舍(guō)B.教诲(huì) 亵渎(xiè) 襁褓(qiǎng) 锲而不舍(qiè)C.恣睢(suī) 栈桥(zhàn) 诓骗(kuāng) 面面相觑(xū)D.汲取(jí) 豢养(huàn) 勾当(gōu) 矫揉造作(jiǎo)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听众无不为之动容,现场气氛如火如荼。B.这位老艺术家虽然年过七旬,但依然精神矍铄,坚持创作。C.他的观点独树一帜,在学术会议上引起了轩然大波。D.面对困难,他总是首当其冲,带领团队迎难而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B.能否坚持锻炼身体,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C.《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明天的运动会不得不被取消。5.下关列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的代表人物,苏轼、苏洵、苏辙是宋代的代表人物。B.《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C.“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文学才华。D.“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6.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文学是人类精神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诗歌如晨露,清新而灵动;散文似溪流,温婉而绵长; , 。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学的璀璨星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7.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有同学认为传统节日形式陈旧,不如过“洋节”有趣。请你反驳这一观点,不超过50字。二、名篇名句默写8.用课文原句填空。(1)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对孙权英雄业绩感叹,饱含对英雄向往与对家国关切的句子是“ ,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 ? ”表达舍生取义的决心。(3)《庄子·北冥有鱼》中“ , ”展现了大鹏迁徙时的磅礴气势。(4)古人常以“舟”寄情,李白《行路难(其一》 中“ , ”借舟表达对未来的憧憬。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9.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夸张手法写出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二字凸显风力之猛。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花比作梨花,新颖奇特,既写出雪的明艳,也暗含诗人对春天的期盼。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比喻的手法勾勒出塞外冰天雪地、阴云密布的景象,为送别渲染悲凉气氛。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留白手法收尾,诗人目送友人远去,直至消失在山路尽头,只余雪地上的马蹄印,含蓄表达不舍之情。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奇妙比喻描绘雪景,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四、文言文阅读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乙】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①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③徭(yáo):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肉食者鄙( )②小信未孚( )③或请重法以禁之( )④自是数年之后( )1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13.选择下文中两处正确的朗读停顿。故A不暇B顾C廉耻D耳。1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 , ”(用原文语句回答)。1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治国理政的理念,请谈谈两文分别强调什么?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以“钝感力”书写从容人生》一文,完成各小题。以“钝感力”书写从容人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观念,让“快”成为现代社会的高频追求。人们追逐快速成功、瞬时反馈,却在疾驰中忽略了心灵的喘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钝感力”,恰似喧嚣中的一泓静水,启示我们:以适度的迟钝稀释焦虑,方能在生活的洪流中站稳脚跟,书写从容人生。所谓“钝感力”,并非倡导麻木迟钝,而是一种“慢半拍”的智慧。面对他人的批评指责,钝感力是“笑而不语”的豁达。作家村上春树创作初期,常遭遇文学评论家的尖锐否定,他却以“反正我要写自己的故事”的钝感心态,屏蔽外界噪音,坚持独特文风,终成文学界的常青树。这种对负面评价的“迟钝”,不是逃避,而是为专注内心保留空间,让创作的种子在宁静中发芽。在职场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钝感力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韧性。稻盛和夫初入陶瓷行业时,面对技术瓶颈与市场质疑,没有陷入“我不行”的自我否定,而是以钝感力聚焦问题本身,反复试验、调整配方,最终突破技术壁垒。当我们被压力裹挟,钝感力能帮我们过滤情绪干扰,像锚一样稳住心神,把精力倾注于解决问题,而非沉溺于焦虑的漩涡。人际关系的复杂漩涡中,钝感力是“难得糊涂”的包容。朋友间的无意误解、同事间的小摩擦,若事事较真,只会让关系陷入内耗。鲁迅笔下的“宽厚待人”,正是钝感力的体现——不执着于细节对错,以包容之心化解矛盾,让人际关系在“钝”的缓冲中回归和谐。这种包容,不是无原则妥协,而是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给他人和自己留有余地。当然,钝感力不是鼓励消极逃避,而是在敏感与迟钝间找到平衡。对成长的机遇、他人的善意,我们要保持敏锐;对无意义的纷扰、过度的情绪,不妨“迟钝”以对。在快节奏的当下,学会用钝感力构建心理“防弹衣”,我们才能在风雨中稳步前行,把人生过成一场从容的漫游,而非仓促的奔逃。让我们以“钝感力”为舟楫,在生活的河流中,缓行、沉淀,看两岸风景次第展开,书写属于自己的从容篇章。16.文章提到“钝感力是在敏感与迟钝间找到平衡”,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提到的需要“敏感”和“迟钝”应对的不同情况,并分析这样论述的好处。17.文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谈“专注”①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画家莫奈曾为妻子画肖像,为捕捉光影变化,他耗时三年,每天在不同时段观察妻子的神态,最终完成《绿衣女子》。这幅画之所以动人,正源于莫奈对艺术的专注。②专注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能让人在纷繁中保持定力,在浮躁中坚守初心。达·芬奇画鸡蛋时,日复一日重复同一动作,最终悟透光影与造型的奥秘;王羲之练字时,染黑一池清水,终成“书圣”。这些事例都证明:专注是成功的基石。③如何做到专注?首先要明确目标。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只有明确方向,才能避免精力分散。其次要抵制诱惑。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中,拒绝社交应酬,潜心研究,终获诺贝尔奖。再次要保持耐心。敦煌壁画修复师李波耗时十年修复一幅壁画,他说:“每一笔都是与历史对话,急不得。”④专注不是固执,而是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当我们在逐梦路上保持专注,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9.第①段举莫奈的例子有何作用?20.第③段除了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专注”的理解。阅读《暖灯》,完成下面小题暖灯①老街深处有间修鞋铺,铺子主人是个瘸腿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老鞋匠”。他的铺子很小,墙上挂着几双修好的鞋,角落里堆着工具和皮革。②我第一次去修鞋时,正下着雨。老鞋匠戴着老花镜,弓着背,手里拿着锥子穿针引线。雨水顺着屋檐滴在他的围裙上,他却浑然不觉。“大爷,这鞋还能修吗?”我递过脱线的运动鞋。他接过去,用粗糙的手捏了捏鞋底,说:“能修,明天来取。”③第二天取鞋时,我发现鞋底的线缝得密密匝匝,裂口处还垫了块软皮。“多少钱?”我问。“五块。”他擦了擦手,从抽屉里拿出零钱。我注意到他抽屉里有个旧台灯,灯罩上印着褪色的花纹,灯光昏黄却温暖。④后来我常去铺子里坐。老鞋匠话不多,总是低头干活,但他会在我看书时,把台灯往我这边挪挪。有次我问他:“您这灯挺旧的,怎么不换个新的?”他笑了笑:“这灯跟了我三十年,陪我熬过最难的时候。”⑤去年冬天,老街改造,修鞋铺要拆迁。老鞋匠收拾东西时,小心翼翼地把台灯包好。“大爷,您还留着这灯?”我问。“嗯,”他抚摸着灯罩,“当年我腿残疾,觉得活着没意思,是这灯陪着我干活,让我觉得还有点用。”⑥如今,老鞋匠在新铺子继续修鞋,那盏旧台灯依然摆在桌上。每次路过,我都能看见昏黄的灯光从窗口透出,像一颗温暖的心,照亮着老街的夜。22.文章以“暖灯”为题,有何含义?2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老鞋匠戴着老花镜,弓着背,手里拿着锥子穿针引线。雨水顺着屋檐滴在他的围裙上,他却浑然不觉。24.第⑤段中老鞋匠“小心翼翼地把台灯包好”,这一动作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25.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六、作文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敬佩,总有一些风景让我们留恋……这些美好的事物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与力量。请以“______照亮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舵;捷2.B3.D4.C5.B6. 示例:小说如高峰 厚重而深邃7.传统节日承载民族文化根脉,比“洋节”更具历史底蕴,应传承创新。8.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9.B 10.以“梨花”喻雪花,新颖生动,既写出雪的洁白明艳,又传递出诗人面对塞外奇景的惊喜之情。11. 目光短浅 使信服 有人 这 12.①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穷尽。②使百姓衣食有余,他们自然不会做盗贼,哪里需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13.AC 14.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15.甲文强调“取信于民”是治国作战的基础;乙文强调治国需“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百姓衣食无忧。16.①敏感应对成长机遇、他人善意;迟钝应对无意义纷扰、过度情绪。②好处:辩证论述,避免极端,增强论点说服力。 17.举例论证,举村上春树面对批评坚持创作的例子,论证“钝感力是面对指责时的豁达”,使论述具体有力。18.专注是成功的基石。 19.引出中心论点“专注”,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0.举例论证,举居里夫人拒绝社交潜心研究和李波十年修复壁画的例子,论证“专注需抵制诱惑”和“专注需保持耐心”,使“如何做到专注”的论述更具说服力。 21.示例:学习时专注可提高效率,如我做数学题时屏蔽手机干扰,难题很快解决,可见专注是成功关键。22.表层指老鞋匠的旧台灯发出的温暖灯光;深层指老鞋匠身残志坚的精神如灯温暖他人,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如灯光照亮心灵。 23.动作描写,“戴、弓、拿、穿”等动词,生动展现老鞋匠修鞋时的专注,体现其敬业精神。 24.体现老鞋匠对台灯的珍视,台灯是他度过残疾困境的精神寄托,蕴含对过往岁月的眷恋。 25.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升华主题,以灯光喻老鞋匠的精神,表达其对他人的温暖影响,余韵悠长。26.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