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35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35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有解析)

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35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一、单选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2025·山东聊城模拟)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若阻断小白鼠的副交感神经则心率加快,阻断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神经支配心脏搏动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B. 副交感神经的两个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不同
C. 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可降低心率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相互对抗共同维持心脏搏动的相对稳定
(2025·广东茂名调研)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喝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歪斜,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大脑
C. 临床上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的病人,其肯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脑干
D. 平衡木运动员训练时,调节躯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2025·河北吴桥中学高三期中)心交感神经会使心率加快,心迷走神经会使心率减慢,两者作用效果相反,共同持续调节心脏的活动。窦房结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其自律性约为100次/分,但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70次/分,注射阿托品(心肌细胞膜上受体的拮抗剂)后,心率可加快到150次/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细胞的作用比心交感神经强
C. 阿托品可能通过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抑制了心迷走神经的作用
D. 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均起源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
(2025·河南许昌质检)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 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 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2025·广东高三模拟)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神经元形态相似,都由胞体、树突、轴突组成,树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B. 三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样,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功能也相同
C. 三种神经元的轴突可聚集成束,外包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D. 三种神经元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末端形成的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2025·北京石景山区高三质检)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 反射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 刺激d处,肌肉收缩,此过程为反射
D.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均不能完成
(2025·山东青岛期中)去脑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常用脊蛙进行反射弧分析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右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将破坏前后的反应结果记录如下:
刺激 部位 发生的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右后肢均收缩 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右后肢均收缩 左、右后肢均不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不可能是(  )
A. 感受器和效应器
B.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 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2025·山东济南高三期末)二战期间,常用每分钟100次响铃的铃声来提醒士兵前往作战基地,战后,退役士兵和学生共同完成如图所示研究,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每分钟100次的响铃对士兵来说是条件刺激
B. 每分钟100次的响铃对学生来说是无关刺激
C. 每分钟响铃大于100次后,士兵的条件反射消退
D. 士兵听到响铃后心率加快是铃声刺激强化的结果
(2025·山东德州期末)唾液腺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前者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唾液腺分泌少量水少而酶多的黏稠唾液,后者释放乙酰胆碱,使唾液腺分泌大量水多而酶少的稀薄唾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感觉神经,其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唾液腺分泌的调节不是完全自主的
C. 使用抑制乙酰胆碱发挥作用的药物可能会使分泌的唾液更黏稠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唾液腺的作用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2024·辽宁沈阳期末)如图为支配狗心脏的神经示意图。实验测得狗的正常心率约为90次/分,阻断了支配心脏交感神经后,心率降为70次/分,阻断了副交感神经后,心率为180次/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均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 图中神经元1、2、3、4与心肌共同构成反射弧
C. 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均会引起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
D. 该实验用了减法原理,证明了交感神经使心跳变快,副交感神经与之相反
(2025·云南昆明高三阶段练习)下列与人体神经系统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 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 交感神经包括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D. 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系统的构成
(2024·东北三省三校第一次联考)你触摸到热茶壶时,手立刻缩回并感觉到疼痛。篮球在你眼前突然出现时,你迅速眨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缩手反射和眨眼反射的低级中枢均位于脊髓
B. 运动神经元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构成了上述两种反射的效应器
C. 烫手时,运动神经元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从而感觉到疼痛
D. 上述两种反射过程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二、多选题
(2024·山东东营模拟)打喷嚏是一种重要的呼吸反射,感受器存在于鼻黏膜,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反射中枢主要是脑干中的延髓呼吸中枢。突触前神经递质(Nmb)与其受体(Nmbr)的识别是喷嚏反射信号转导的关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打喷嚏与机体呼吸、心脏跳动一样受脑干的调控,主观意识控制力较差
B. 突触间隙中的Nmb与Nmbr的识别体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三叉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相关肌肉共同构成了喷嚏反射的效应器
D. 喷嚏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能提高机体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2025·重庆南开中学质检)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构成
B.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C. 外周神经系统按照调控对象分为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D. 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支配的传出神经,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
(2024·湖北襄阳三模)有些人吃苦药时,会在药里加糖,但仍然感觉很苦。下图是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苦味和甜味这两种感觉的中枢在脑干
B. 苦药里加糖,仍然感觉很苦,是因为GCbt区会抑制脑干甜味中枢
C. 猫科动物因为缺失了甜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所以品尝不出甜味
D. 吃苦药产生苦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三、非选择题
(2025·山东菏泽期末)为研究神经调节的一系列问题,现以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实验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如图所示,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然后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分别刺激腹部皮肤和趾尖皮肤,观察有无反射活动,结果如下表所示。
麻醉时间 刺激部位 现象
麻醉较 短时间 趾尖皮肤 无屈腿反射
腹部皮肤 有搔扒反射
麻醉几 分钟后 趾尖皮肤 无屈腿反射
腹部皮肤 无搔扒反射
(1)反射的结构基础为 ,表中所示的两个反射________(填“都属于” “都不属于”或“不都属于”)条件反射。结合图分析,推测上表中麻醉时间不同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刺激脊蛙的坐骨神经,除了在反射中枢测量到动作电位外,还观察到腓肠肌收缩,说明坐骨神经中含有________神经。
(3)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某研究人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右侧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设计实验初步判断伤到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请设计实验加以探究:________。
(2024·辽宁沈阳模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如图为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组成和功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作自主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兴奋时,导致①心跳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②大部分血管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④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3)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________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4)某些植物人出现“尿失禁”现象,是由于________。
(5)饭后不适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结合图中③分析其原因:________。
一、单选题
答案:C
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中的自主神经(A正确)。
副交感神经的两个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分别作用于中间神经元和效应器,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传递信号,后者减慢心率)(B正确)。
阻断交感神经后心率变慢,说明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是兴奋性递质,可加快心率(C错误)。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共同维持心脏搏动的稳态(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B
解析:
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A正确)。
语无伦次是大脑皮层语言中枢受抑制,走路歪斜是小脑(小脑)受抑制(B错误)。
脑干控制呼吸和心跳,植物人脑干未受损(C正确)。
小脑负责躯体平衡和协调运动(D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D
解析:
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不受意识支配(A正确)。
安静时心率(70次/分)低于窦房结自律性(100次/分),说明心迷走神经作用更强(B正确)。
阿托品是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心迷走神经的作用(乙酰胆碱无法结合受体),导致心率加快(C正确)。
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胸段,副交感神经起源于脑干和脊髓骶段(D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B
解析:
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参与(A错误)。
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条件反射,可形成也可消退(B正确)。
非条件反射也需要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C错误)。
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不一定是条件反射(如脑干控制的呼吸反射)(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D
解析:
树突将信息传向胞体,轴突将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A错误)。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功能不同(前者传导信号,后者支持、保护等)(B错误)。
神经由许多神经纤维(轴突)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C错误)。
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负责接收或传递信号(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D
解析: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
反射必须依赖中枢神经系统(B错误)。
刺激d(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未经过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反射弧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均不能完成(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A
解析:
破坏前,刺激左后肢,双侧收缩;刺激右后肢,双侧收缩,说明反射弧完整时,左右侧通过中枢联系。
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收缩、右不收缩;刺激右后肢,双侧均不收缩。推测破坏的是右后肢的传入神经(无法将信号传入中枢)或感受器+传入神经。
若破坏右后肢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刺激右后肢,左后肢应收缩(因传入神经正常),与实验结果矛盾(A不可能)。
故答案为A。
答案:C
解析:
100次/分钟铃声对士兵是条件刺激(与作战形成关联)(A正确)。
对学生是无关刺激(无关联)(B正确)。
铃声>100次后,士兵心率下降,可能是超过条件刺激的适宜强度,而非反射消退(C不合理)。
士兵心率加快是铃声反复强化形成的条件反射(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A
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作用通常相反(A错误)。
唾液分泌可受意识影响(如想到酸梅),调节并非完全自主(B正确)。
抑制乙酰胆碱作用,副交感神经调控减弱,唾液更黏稠(C正确)。
两者配合使机体适应不同环境(如紧张时黏稠唾液利于消化酶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B
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A正确)。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缺少感受器(B错误)。
神经递质会引起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C正确)。
阻断交感神经心率下降,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上升,证明两者作用相反(D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D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等)和脊髓(A错误)。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只是其中一部分(B错误)。
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C错误)。
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系统构成,支持神经元(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B
解析:
眨眼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脑干(A错误)。
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B正确)。
疼痛感觉由大脑皮层产生,由感觉神经元传导信号(C错误)。
缩手和眨眼反射均为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参与(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多选题
答案:BCD
解析:
打喷嚏、呼吸、心跳均受脑干调控,主观控制弱(A正确)。
Nmb与Nmbr的识别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
三叉神经是传入神经,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C错误)。
喷嚏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答案为BCD。
答案:AC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等)和脊髓(A错误)。
不同神经中枢调控特定生理功能(B正确)。
外周神经系统按调控对象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
自主神经系统是无意识支配的传出神经,调节内脏活动(D正确)。
故答案为AC。
答案:BC
解析:
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而非脑干(A错误)。
苦觉皮层区(GCbt)抑制甜觉中枢(CeA),故加糖仍觉苦(B正确)。
受体缺失导致无法感知甜味(C正确)。
苦觉产生未经过完整反射弧(无效应器),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答案为BC。
三、非选择题
答案:
(1)反射弧;都不属于;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纤维,后麻醉传出神经纤维(或麻醉作用从兴奋部位向中枢方向扩展)
(2)传入和传出
(3)实验思路:刺激蛙右侧大腿的传入神经(靠近中枢端),观察右腿是否收缩。若收缩,说明传出神经未受损伤;若不收缩,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伤
解析: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表中反射(搔扒反射、屈腿反射)均为非条件反射。麻醉短时间内,刺激趾尖无反应(传入神经被麻醉),刺激腹部有反应(传出神经未被麻醉);麻醉时间延长后,腹部刺激无反应(传出神经被麻醉),说明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后麻醉传出神经。
(2)刺激坐骨神经能产生动作电位(传入功能)和肌肉收缩(传出功能),故含传入和传出神经。
(3)通过刺激传入神经靠近中枢端,观察效应器反应可判断传出神经是否受损。
答案:
(1)传出
(2)加快;收缩;不会
(3)交感;胰岛B细胞
(4)大脑皮层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调控作用减弱(或脊髓中排尿中枢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
(5)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
解析:
(1)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
(2)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大部分血管收缩,膀胱舒张(不会缩小)。
(3)血糖降低时,交感神经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调节血糖。
(4)植物人“尿失禁”是因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中枢的调控减弱。
(5)饭后剧烈运动,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影响消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