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张PPT)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增根过教材 要点概览1.增根在分式方程变形的过程中得到的适合 方程,但不适合 .的解叫作分式方程的增根.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同乘各分式的 ,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2)解得到的整式方程;(3)检验;(4)写出分式方程的根或说明方程无解. 整式原方程最简公分母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解稍复杂的分式方程[典例1]解下列分式方程:解:(1)方程两边都乘(x-2),得1=x-1-3(x-2).整理,得2x=4,解得x=2.检验:当x=2时,x-2=0.故x=2是增根,故原分式方程无解.解:(2)方程两边都乘(x+3)(x-3),得3+x(x+3)=x2-9,整理,得3x=-12,解得x=-4.检验:当x=-4时,(x+3)(x-3)≠0,所以x=-4是原分式方程的根.D解分式方程时需要注意:去分母时,分式方程两边同时乘最简公分母,这样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整式方程,原分式方程中不含分母的项不要漏乘最简公分母;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检验,分式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点睛探究点二 分式方程的增根(2)若分式方程有增根,求k的值.解:(2)分式方程去分母,得1+3x-6=x-k,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x-2=0,即x=2,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2-k=1,解得k=1.谢谢观赏!(共7张PPT)3.3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过教材 要点概览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1)文字叙述: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不变, 相加减. 分母分子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典例1]计算:a-b探究点二 分母互为相反数的分式的加减法[典例2]计算:谢谢观赏!(共9张PPT)第2课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过教材 要点概览1.分式的基本性质(1)文字叙述: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的整式,分式的值 . 零不变2.分式的符号法则在分式及其分子、分母的三个符号中,如果同时改变其中的 个,分式的值 . 两不变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分式的基本性质[典例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整式:D分式变形的“三点注意”(1)注意分式变形前后的值要相等.点睛(2)注意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要同乘或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不能只对分子或只对分母进行变形.(3)所乘(或除以)的整式不能为零.探究点二 分式的符号法则[典例2]不改变下列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分式符号变化的“三条规律”(1)同时改变分子和分母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点睛(2)同时改变分式和分子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3)同时改变分式和分母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谢谢观赏!(共5张PPT)第4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过教材 要点概览1.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 2.分式的化简求值应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先化简,再求值.乘方乘除加减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分式的混合运算[典例1]计算:谢谢观赏!(共10张PPT)第2课时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过教材 要点概览1.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的积作为积的 ,分母的积作为积的 .2.分式的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 与 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 . 分子分母分子分母相乘分子分母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分式的乘除法[典例1]计算:分式的乘除运算应注意的“四类问题”(1)理解法则,若遇除法运算,则先转化成乘法运算.点睛(2)分子、分母能分解因式的先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3)运算的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4)自选数的代入求值问题不要忽视分母不能为零.探究点二 分式的乘方[典例2]计算:B当分式的符号为负时,需要特别注意运算结果的符号.易错分式乘方的“三点注意”(1)要把分式加上括号,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系数也要乘方.点睛(2)分式乘方时,分式本身的符号也要同时乘方.(3)注意分子、分母乘方后的符号.谢谢观赏!(共9张PPT)3.1 分式第1课时 分式的概念过教材 要点概览1.分式第3章 分式整式字母分式分子分母B≠0B=0A=0且B≠0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分式的概念C②B中必须含有字母.点睛(2)“两误区”:①含分母的不一定是分式,如分母是数字或π;点睛探究点二 分式有意义、值为零的条件BD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及求法(1)条件:分子为0,分母不为0.点睛(2)求法:①利用分子等于0,构建方程.②解方程,求出所含字母的值.③代入验证:将求出的值代入分母,验证是否使分母为0,若分母不为0,则求出的值使分式值为0,否则,应舍去.D-1解:因为x=2时,分式的值为零,所以2-b=0,所以b=2.因为x=-2时,分式没有意义,所以2×(-2)+a=0,所以a=4,所以a+b=6.谢谢观赏!(共9张PPT)3.4 分式方程第1课时 分式方程的概念与解法过教材 要点概览1.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 的方程叫作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解法通过 化分式方程为 方程, 借助 方程可求得分式方程的解. 未知数去分母整式整式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分式方程的相关概念B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分式方程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而整式方程的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或方程中无分母.点睛CC6探究点二 解简单的分式方程[典例2]解下列分式方程:解:(1)方程两边都乘x(x+3),得x+3=2x,解得x=3.检验:把x=3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所以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2)方程两边都乘2x-1,得2-x=2x-1.解得x=1.检验:把x=1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所以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1)方程两边同乘2(x-1),得2x=x-1,解得x=-1.检验:把x=-1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所以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谢谢观赏!(共7张PPT)3.5 分式与比第1课时 比过教材 要点概览1.比两个整式A与B(B≠0) ,叫作A与B的比,记作 或 .其中,A叫作比的 ,B叫作比的 . 2.比的化简A∶B可以写成 的形式,可通过化简分式 来化简A∶B. 相除A∶B前项后项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比的化简[典例1]将下面的比写成分式的形式并化简:(1)7x∶35x2;(2)2ab2∶6a2b;(3)(a-b)∶(a2-b2).[变式1]下列比的化简结果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1)a2y3∶2a2xy2=y∶2x;(2)(a2+2a)∶(a2-4)=a∶(a+2).探究点二 比的实际应用[典例2]如图,已知长方形广场的长为a2-2a+1(a≠1),宽为3ab2,准备在广场上建造一个长为a2-a,宽为ab的长方形绿地,求绿地与广场的面积比.C[变式3]小莹和她妈妈的年龄之和为m岁,已知小莹与她妈妈的年龄之比为x∶y,则小莹的年龄为多少岁 小莹妈妈的年龄为多少岁 谢谢观赏!(共9张PPT)第3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过教材 要点概览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审清题意,找 ;(2)设:设未知数;(3)列:根据 . ,列分式方程;(4)解:解分式方程;(5)验:检验所求的解是否为分式方程的解,并检验分式方程的解是否符合 ;(6)答:写出答案. 等量关系等量关系实际意义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行程问题A探究点二 工作量问题[典例2]某地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种植梨树6 000棵.开始种植时,由于志愿者的加入,实际每天种植梨树的数量比原计划增加了20%,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种植梨树多少棵 [变式2]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作2天,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则规定的日期是 天. 6探究点三 销售问题[典例3](2024绵阳)为进一步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某部门决定购买甲、乙两种花卉布置公园走廊.预算资金为2 700元,其中1 200元购买甲种花卉,其余资金购买乙种花卉.已知乙种花卉每株的价格是甲种花卉每株价格的1.2倍,且购买乙种花卉的数量比甲种花卉多2株,求甲、乙两种花卉每株的价格.谢谢观赏!(共7张PPT)第2课时 分式的通分过教材 要点概览1.分式的通分不改变每个分式的值,把几个 的分式化成 分式的变形. 2.最简公分母各分母系数的 与所有字母因式的 的积. 异分母同分母最小公倍数最高次幂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最简公分母[典例1]指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解:(1)最简公分母为18x3y2.(2)最简公分母为(x-5)(x+5).C解:(1)最简公分母是12xy2.(2)a2-b2=(a+b)(a-b),2a-2b=2(a-b),所以最简公分母为2(a+b)(a-b).探究点二 分式的通分[典例2]通分:谢谢观赏!(共9张PPT)第2课时 比例过教材 要点概览1.比例与比例中项(1)比例: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作比例式,简称 .如果a与b的比 c与d的比,就说a,b,c,d四个数成比例.可以写成a∶b=c∶d,或 .在比例中,a,b,c,d叫作组成比例的 ,其中a与d叫作比例的 ,b与c叫作比例的 . 相等比例等于项外项内项比例中项等于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 比例的概念与性质B[典例2]已知某天某一时刻某地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的比为5∶6,在当地同一时刻测得一栋楼的影长为30米,则这栋楼的高度为多少米 解:设这栋楼的高度为x米,根据题意,得x∶30=5∶6,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得6x=150,解方程,得x=25.所以这栋楼的高度为25米.D点睛谢谢观赏!(共8张PPT)3.2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 分式的约分过教材 要点概览1.约分利用分式的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除1以外的 . 约去,叫作分式的约分. 2.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如果除1以外没有其他的 ,我们称这个分式为最简分式. 3.分式约分的结果应当是 或 . 基本性质公因式公因式最简分式整式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分式的约分[典例1]将下列分式约分:探究点二 最简分式AD探究点三 整式的除法与分式的约分[典例3]计算:(1)3a2b3c÷(-6ab3c2);(2)(3xy-5y2)÷(9x2-25y2);(3)(x2-4y2)÷(x3-4x2y+4xy2).[变式3]计算:(1)9x3y2÷(-3xy3)= ; (2)(a2+ab)÷(a2+2ab+b2)= . 谢谢观赏!(共8张PPT)第3课时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过教材 要点概览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1)文字叙述: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把它们 ,变为 .分式,再加减. 通分同分母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C谢谢观赏!(共10张PPT)第3课时 成比例线段与连比过教材 要点概览1.两条线段的比在同一 下,两条线段 的比,叫作这两条线段的比.2.比例线段如果四条线段a,b,c,d的长 ,我们就把这四条线段a,b,c,d称为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单位长度长度成比例3.连比当前一个比的后项与后一个比的前项 时,可以将这两个比连起来,得到a∶b∶c的形式,这种形式叫作连比.例如,△ABC中,∠A∶∠B=1∶2,∠B∶∠C=2∶3,则三个角∠A,∠B,∠C的比为∠A∶∠B∶∠C=1∶2∶3. 相同精讲练 新知探究探究点一 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典例1]小明有一张地图,地图的比例尺是1∶20 000,如果A,B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8千米 B.0.8千米C.0.08千米 D.0.008千米B[变式1]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千米,量得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厘米,则该地图所用的比例尺是( )A.1∶60 B.60∶1C.6 000 000∶1 D.1∶6 000 000D[变式2]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若a=1.1,b=2.2,d=4.4,则c= .2.2点睛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的“四个步骤”(1)排序:先把线段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排列.(2)求比:分别求出排序后第一、二条线段和第三、四条线段的比.(3)比较:比较上述所求的比是否相等.(4)判断: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2)由题意,得5k+4k+6k=90,解得k=6,所以a=30,b=24,c=36.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分式的概念.pptx 第2课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pptx 第1课时 分式的约分.pptx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pptx 第1课时 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pptx 第2课时 分式的通分.pptx 第3课时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pptx 第4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pptx 第1课时 分式方程的概念与解法.pptx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增根.pptx 第3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x 第1课时 比.pptx 第2课时 比例.pptx 第3课时 成比例线段与连比.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