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6届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训练37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一、单选题(共12题)1.(2025·辽宁朝阳高三阶段考)切断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后,与脑离断的脊髓会出现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脊休克现象,经过一段时间,一些因脊休克消失或减弱的简单反射活动能逐渐恢复,反射活动恢复后,在断面以下再次切断脊髓,脊休克不会重现。随意运动是受意识调节、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的运动,区别于先天的不受意识支配的心跳、眨眼等不随意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意运动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条件反射B. 导致脊休克的根本原因是脑失去了对脊髓的控制C. 简单反射活动恢复是因为脊髓与脑之间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联通D. 脊休克后能逐渐恢复的反射活动均为随意运动2.(2025·云南昆明模拟)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部B. 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 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3.(2025·广东湛江调研)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人脑干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B. 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则一定是脊髓出了问题C. 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D. 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4.(2025·广东深圳模拟)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A. 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B. γ-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C. 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D. 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5.(2025·湖南长郡中学调研)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显示患者的大脑细胞受损,形状像海马的脑区会出现神经炎性斑块,且会出现突触丢失、神经递质减少等异常现象。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如果形状像海马的脑区受损,则主要会影响长时记忆B. 如果新突触不能正常建立,则主要会影响短时记忆C. 如果言语区的W区受损,则患者会出现阅读文字障碍D. 如果大脑某一区域受损,则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6.(2025·广东汕头高三一模)抑郁症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产生重度消极情绪得不到缓解而形成的。有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发生障碍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B. 抗抑郁药通过抑制ATP水解来阻止回收5-羟色胺C. 抑郁症患者体内某些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含量比正常人的少D. 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的运动和调节压力可以减少情绪的波动,有利于抑郁症的治疗7.(2025·河南濮阳模拟)乒乓球是一项需要身体高度协调的运动,通过练习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肢体协调和身体平衡能力,此过程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打球过程中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等共同调控B. 打球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运动员的心跳和呼吸加快C. 运动员根据来球迅速作出预判说明神经调节的反应比较迅速D. 经过长期训练,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的活动可以受意识支配8.(2024·新疆考试)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尿检时主动排尿需大脑皮层经a过程对脊髓进行调控B. 婴儿的排尿反射过程可表示为膀胱→d→脊髓→b→膀胱C. a过程产生的神经递质对脊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兴奋或抑制D. 某成年患者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c9.(2024·辽宁模拟)在脊髓第五颈段水平以下切断脊髓后(保留膈神经对膈肌呼吸的传出支配),实验动物表现为横断面以下部位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均减退以致消失的现象,称为脊休克。脊休克一段时间后动物的血压可回升到一定水平,排尿反射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恢复后再次对动物在第一次离断水平的下方进行第二次脊髓离断手术,脊休克不再出现。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支配膈肌呼吸的膈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B. 脊休克发生的原因是切断脊髓损伤刺激C. 以上实验可以说明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D. 脊髓中有多种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不同的生理功能10.(2024·辽宁三模)在大脑的深处,海马和相邻的脑区中,神经元的网络就像是一台记忆的机器。这些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之间接收和发送着名为“神经递质”的信号。这些信号会从上一个神经元出发,经过轴突和树突,抵达下一个神经元的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学习与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B. 第一级记忆停留时间延长就很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C.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D. 临时记住的电话号码几分钟后就遗忘了,这属于感觉性记忆11.(2025·广东茂名期中)情绪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常伴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此外,学习和记忆也与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在剧痛、恐惧等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警觉性大大提高B. 学习实质上是建立条件反射并不断重复刺激、加强、巩固的过程C. 情绪活动调节的过程中,内分泌腺往往作为效应器参与反射活动D. 和人脑的其他高级功能一样,学习和记忆由大脑的某单一脑区控制12.(2025·浙江模拟)某脑区内特定的神经元持续激活会导致抑郁。氯胺酮(在突触间隙会被快速分解)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阻断兴奋的传递,发挥长效抗抑郁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B. NMDA受体即为氯胺酮受体C. 氯胺酮作用机制可能是阻断开放的Na+通道,从而阻碍Na+持续内流D. 氯胺酮可长效抗抑郁的原因可能是其嵌入通道后较难被酶降解13.(2025·淄博模拟)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脑的高级功能有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B. 学习和记忆与语言等高级功能一样,是由单一脑区控制的C. 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长期的,不能通过自我调节等方式好转D. 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14.(2025·江苏南通联考)在脑血管病患者群体中,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而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语言功能大都正常,患者所出现的失语症中,最常见的是运动性失语症,其次是听觉性失语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说明人的语言中枢多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B. 听觉性失语症常表现为可看懂文字,能理解别人的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C. 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可单独完成各自控制的语言活动D. 某些动物可发出不同的声响来表达情感,因此也可通过语言进行个体间交流二、非选择题15.(2025·辽宁沈阳高三质量监测)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为人体排尿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当膀胱内尿液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兴奋,兴奋经a传至脊髓,再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条件下,神经冲动经f使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b兴奋,引起膀胱壁逼尿肌收缩,膀胱缩小,此时尿道括约肌舒张,引起排尿。(2)逼尿肌的收缩又刺激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导致膀胱进一步收缩;尿液进入尿道会刺激尿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脊髓,使膀胱的收缩增强,加速尿液排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3)婴儿无意识尿床,写出此过程中膀胱壁逼尿肌收缩的反射弧是________(用汉字、字母以及“→”表示)。(4)尿量和尿的成分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当人长时间高温作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 ,使尿量减少。同时大量排汗引起细胞外液含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________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稳定。16.(2025·河南周口部分学校月考)人的脊髓自上而下可分为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和尾髓。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壁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骶髓排尿中枢和大脑皮层中的高级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到达逼尿肌,使膀胱逼尿肌等收缩,从而产生排尿反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骶髓排尿中枢等神经中枢的功能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 。据图分析,图中的效应器具体是指________。(2)某患者的胸椎受伤,导致上行神经束f和下行神经束h受损,此患者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排尿反射,原因是________。若某人由于脊髓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出现尿失禁,则该患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3)排尿条件不允许时,正常人可以主动抑制排尿,这表明________。(4)膀胱充盈时,大脑皮层产生尿意,逼尿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后尿道,进入后尿道的尿液刺激尿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再次传入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活动,使膀胱中的尿液完全排出体外。据此分析,排尿反射的神经调节存在________调节,也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17.(2024·黑吉辽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歌声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哼唱。听歌和唱歌都涉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1)听歌跟唱时,声波传入内耳使听觉感受细胞产生________,经听神经传入神经中枢,再通过神经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由________支配发声器官唱出歌声,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中的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活动。(2)唱歌时,呼吸是影响发声的重要因素,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与“吸”。换气的随意控制由________和低级中枢对呼吸肌的分级调节实现。体液中CO 浓度变化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切断动物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前后,让动物短时吸入CO (5%CO 和95%O ),检测肺通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失歌症者先天唱歌跑调却不自知,为检测其对音乐的感知和学习能力,对正常组和失歌症组进行“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从不同角度分析可知,与正常组相比,失歌症组________(答出2点)。仅分析失歌症组后测和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因此,应该鼓励失歌症者积极学习音乐和训练歌唱。一、单选题答案:B解析:随意运动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而非自主神经系统(A错误)。脊休克是因脊髓失去脑的调控,切断后反射暂时丧失,恢复后再次切断无脊休克,证明脑对脊髓的控制是关键(B正确)。简单反射恢复是脊髓自身神经元适应,并非神经纤维重新联通(C错误)。脊休克后恢复的反射为不随意运动(与脑离断,无意识参与)(D错误)。答案:A解析:一侧手指的神经冲动传至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部(躯体运动中枢的对应区域)(A正确)。中央前回底部受损影响头面部运动,顶部受损影响对侧下肢(B错误)。头面部肌肉代表区呈正序排列(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错误)。运动越精细,皮层代表区面积越大,手的代表区大于躯干(D错误)。答案:D解析:小脑受损影响动作协调,而非脑干(A错误)。意识丧失尿床是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受损,脊髓排尿中枢失控(B错误)。体温、水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非小脑(C错误)。大脑皮层是感觉、学习、记忆的高级中枢,受损会影响这些功能(D正确)。答案:A解析:阻止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后,排尿阈值降低(易排尿),说明其正常作用是抑制排尿(A正确)。γ-氨基丁酸抑制排尿,会加重高位截瘫患者的排尿困难(B错误)。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在脊髓,脑桥为高级调控中枢(C错误)。不同年龄段代谢不同,排尿阈值存在差异(D错误)。答案:D解析:海马区受损主要影响短时记忆(A错误)。新突触建立与长时记忆相关(B错误)。W区受损导致书写障碍,V区受损才影响阅读(C错误)。大脑皮层控制排尿高级中枢,受损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D正确)。答案:B解析:5-羟色胺不足易引发消极情绪(A正确)。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回收,与特定转运蛋白结合,而非抑制ATP水解(B错误)。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5-羟色胺含量偏低(C正确)。良好人际关系和运动可调节情绪,辅助治疗抑郁症(D正确)。答案:D解析: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小脑、脊髓共同调控(A正确)。打球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和呼吸加快(B正确)。神经调节反应迅速,运动员可快速预判来球(C正确)。支配心脏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D错误)。答案:D解析:主动排尿需大脑皮层通过a调控脊髓(A正确)。婴儿排尿反射为:膀胱→d(传入神经)→脊髓→b(传出神经)→膀胱(B正确)。大脑皮层可兴奋或抑制脊髓排尿中枢,故a过程递质作用可能是兴奋或抑制(C正确)。能产生尿意说明膀胱→d→脊髓→c→大脑皮层通路正常,尿失禁是大脑皮层→a→脊髓通路受损(受损结构为a)(D错误)。答案:B解析:膈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脑神经(A正确)。脊休克是因脊髓失去高级中枢调控,而非切断损伤刺激(B错误)。脊髓恢复反射表明低级中枢可自主活动,但受高级中枢调控,体现分级调节(C正确)。脊髓有排尿、膝跳反射等多种神经中枢(D正确)。答案:D解析:学习与记忆涉及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A正确)。第一级记忆经强化可转入第二级记忆(B正确)。短时记忆与神经元即时信息交流及海马区相关(C正确)。临时记住的电话号码几分钟后遗忘,属于第一级记忆(感觉性记忆持续<1秒)(D错误)。答案:D解析:剧痛、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警觉性提高(A正确)。学习的本质是建立并巩固条件反射(B正确)。情绪调节中,内分泌腺可作为效应器(如肾上腺受神经支配分泌激素)(C正确)。学习和记忆由多个脑区参与,而非单一脑区(D错误)。答案:B解析:神经递质与NMDA受体结合后Na 内流,为兴奋性递质(A正确)。NMDA受体是神经递质的受体,氯胺酮仅与其结合,并非其特异性受体(B错误)。氯胺酮阻断Na 通道,抑制兴奋传递,缓解抑郁(C正确)。氯胺酮嵌入通道后难被降解,故长效发挥作用(D正确)。答案:A解析:人脑高级功能包括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A正确)。学习和记忆涉及多个脑区,并非单一脑区控制(B错误)。抑郁多为短期,可通过自我调节或治疗缓解(C错误)。大脑左半球主导逻辑思维,右半球主导形象思维(D错误)。答案:A解析: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症,说明语言中枢多在左半球(交叉支配)(A正确)。听觉性失语症是听不懂话(H区受损),运动性失语症是不能说话(S区受损)(B错误)。语言中枢各功能区协同工作,并非单独完成(C错误)。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动物声响不构成语言(D错误)。二、非选择题答案:(1)副交感神经(2)正(3)牵张感受器→a→脊髓→b→膀胱壁逼尿肌(4)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醛固酮解析:(1)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引发排尿。(2)排尿过程中,膀胱收缩进一步促进排尿,属于正反馈调节(强化初始变化)。(3)婴儿尿床为非条件反射,反射弧为:牵张感受器→传入神经(a)→脊髓中枢→传出神经(b)→效应器(膀胱壁逼尿肌)。(4)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 ,维持血钠稳定。答案:(1)分析和处理;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逼尿肌(2)能;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整(脊髓排尿中枢及传入、传出神经正常);h(3)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低级中枢(4)分级;正反馈解析:(1)神经中枢的功能是分析处理传入信息;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逼尿肌。(2)胸椎受损不影响骶髓排尿中枢及反射弧,故能发生排尿反射;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说明大脑皮层→脊髓的下行通路(h)受损,失去控制能力。(3)正常人可抑制排尿,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调控。(4)排尿受脊髓(低级)和大脑皮层(高级)调控,存在分级调节;排尿过程的强化机制属于正反馈。答案:(1)兴奋(神经冲动);传出神经;条件(2)大脑皮层;体液中CO 浓度变化主要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3)前测音乐感知准确率低;训练后准确率提升幅度大于正常组;训练可提高失歌症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解析:(1)听觉感受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神经中枢分析后,由传出神经支配发声器官;听歌跟唱是后天学习形成的条件反射。(2)呼吸的随意控制依赖大脑皮层与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图1显示,切断外周化学感受器神经后,吸入CO 的肺通气量变化与神经完整时差异小,说明CO 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3)图2中,失歌症组前测准确率低,但训练后提升更显著,表明训练可改善其音乐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