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嗔怪(chēn) 趱行(zǎn) 面面相觑(qù)B.恁地(nèn) 庖官(páo) 恃才放旷(shì)C.桑梓(zǐ) 拙病(zhuó) 尖嘴猴腮(sāi)D.纶巾(guān) 存恤(xù) 箪食壶浆(dā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唯唯连声 不省人事 如雷惯耳B.思贤如渴 顿开茅塞 经事奇才C.箪食壶浆 民殷国富 三顾茅庐D.面面厮觑 恃才放旷 尖嘴猴腮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杨志押送生辰纲步步为营,最终却被吴用等人面面相觑地智取。B.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这一情节设计可谓匠心独运,令人顿开茅塞。C.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中展现的经世奇才,使刘备思贤如渴。D.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表现,生动诠释了恃才放旷的平民智慧。4.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B.《范进中举》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该书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C.《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D.《三顾茅庐》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该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阅读《智取生辰纲》,使我深刻体会到古代英雄的智慧与胆识。B.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情节不仅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更是对人性扭曲的揭示。C.《红楼梦》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原因,是因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D.能否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是衡量我们阅读效果的重要标准。(二)名著理解(10分)6.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每空1分,共4分)小说人物 典型性格特点杨志:范进:诸葛亮:刘姥姥:7.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8. 《智取生辰纲》中"智"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三)综合性学习(15分)9. 班级开展"古典小说人物形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5分)(1)《儒林外史》以讽刺见长,请分析《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并说明其讽刺意义。(6分)(2)对比《三顾茅庐》中的诸葛亮和《智取生辰纲》中的吴用,分析两位"军师"形象的异同点。(6分)(3)《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刘姥姥的形象看似滑稽,实则蕴含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二、阅读理解(50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张良奇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10.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1)顾谓良曰 顾:__________(2)良业为取履 业:__________(3)父去里所 里所:__________(4)良因异之 异:__________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2)读此则为王者师矣。12. 从张良三次赴约的时间变化,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13. 这个故事与《三顾茅庐》有何相似之处?(4分)(二)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范进中举》选段,完成14-17题。(15分)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造饭。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米,母亲吩咐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14. 选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范进中举后的疯态?(3分)15. 分析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的语言描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16. "噫!好了!我中了!"短短六个字包含了范进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17. 选段中"母亲、妻子俱各欢喜"与后文"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形成鲜明对比,有何作用?(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20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小人物①中国古典小说长廊中,除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外,还有一群鲜活的小人物形象。他们虽非主角,却在小说结构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刘姥姥、《智取生辰纲》中的白胜,都是这类小人物的代表。②小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胡屠户的市侩嘴脸,正是市井百姓的缩影。他对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折射出科举制度下势利的社会风气。吴敬梓通过这个人物,将批判锋芒直指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刘姥姥的乡土气息与贾府的富贵奢华形成强烈反差,她的质朴憨厚反衬出大观园中人的虚伪做作。曹雪芹借刘姥姥的视角,展现了封建贵族生活的另一面。③在叙事功能上,小人物常是情节发展的关键。《智取生辰纲》中白胜的角色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智取"计划的重要一环。他扮演的卖酒汉子自然逼真,使杨志等人放松警惕,最终促成计划的成功。这种设计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和艺术提炼。④小人物形象还常承载作者的审美理想。刘姥姥虽然身处社会底层,却有着民间智慧和生活韧性。她面对贾府众人的戏弄,既不卑躬屈膝,也不恼羞成怒,而是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化解尴尬。这种生存智慧,体现了普通百姓在困境中的乐观精神。⑤从文学接受角度看,小人物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比起高高在上的英雄豪杰,他们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体验。读者在胡屠户身上看到市井生活的真实,在刘姥姥身上发现民间智慧的闪光,在白胜身上体会小人物的生存之道。⑥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拓展了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如同多棱镜,折射出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今天的读者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更真实、更立体的生活图景。18.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19. 第②段中"反衬"一词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20. 第③段以白胜为例说明了小人物的什么作用?(4分)21. 结合全文,分析小人物形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2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小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是市井百姓的缩影。小人物在叙事中往往起着关键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小人物形象主要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本身缺乏独立价值。小人物承载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体现普通百姓的生存智慧。三、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范进中举》中,范进因中举而疯癫;《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刘姥姥以幽默化解尴尬;《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因急躁而失纲。这些人物在面对人生境遇时展现了不同的态度和智慧。请以"困境中的智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2)联系生活实际或名著阅读体验;(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 B(A项"觑"读qù;C项"拙"读zhuō;D项"恤"读xù)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识记。C项"拙"正确读音为zhuō,D项"恤"正确读音为xù。2. D(A项"如雷惯耳"应为"如雷贯耳";B项"经事奇才"应为"经世奇才";C项"民殷国富"应为"民殷国富")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识。注意成语的规范书写。3. C(A项"面面相觑"形容惊恐状,与语境不符;B项"顿开茅塞"指忽然理解,不能形容情节;D项"恃才放旷"指倚仗才能而行为放纵,与刘姥姥形象不符)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和人物特点判断。4. D(《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但题干表述不够准确)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三国演义》确为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5. B(A项缺主语;C项句式杂糅;D项两面对一面)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注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搭配关系。(二)名著理解(10分)6. ①精明能干、谨慎小心 ②热衷功名、懦弱迂腐 ③神机妙算、淡泊明志 ④朴实善良、大智若愚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形象概括。需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性格。7.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通过"拍手""笑""跌倒"等动作和简短的语言,生动刻画了范进得知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丑态。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手法赏析。需指出具体描写方法并分析表达效果。8. ①智用天时(炎热天气);②智用地利(黄泥冈地形);③智用矛盾(杨志与军汉的矛盾);④智用计谋(下药计策)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理解。需结合小说具体内容概括。(三)综合性学习(15分)9. (1)中举前:辱骂范进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中举后:称范进是"贤婿""文曲星"。变化原因:范进社会地位改变。讽刺意义:揭露封建科举制度下势利的社会风气和人情冷暖。解析:需结合文本分析态度变化,并点明讽刺效果。 (2)相同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不同点:诸葛亮有政治家胸怀(淡泊名利、鞠躬尽瘁),吴用更多是军事谋略(善于用计、精通战术)。 (3)刘姥姥表面滑稽可笑,实则大智若愚。她以自嘲化解尴尬,既维护了尊严,又赢得了贾府上下的好感,展现了底层百姓的生存智慧。二、阅读理解(50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10. (1)回头看 (2)已经 (3)一里左右 (4)认为...奇特11. (1)年轻人值得教导啊。五天后的黎明,和我在这里相会。(2)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12. 从"平明"到"鸡鸣"再到"夜未半",时间越来越早,体现张良诚心求学、恭敬守信的品质。13. ①都表现求贤若渴、礼贤下士;②都通过多次拜访考验诚意;③都突出人才的重要性;④都展现尊重人才终获回报的主题。(二)现代文阅读(35分)14. 动作描写(拍手、跌倒、跑)、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神态描写(笑了一声、拍着笑着)。15. 反映了科举制度下功名决定地位的社会现实,以及市井小人趋炎附势的丑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16. 包含震惊、狂喜、解脱等复杂心理。几十年的屈辱和压抑瞬间释放,意味着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根本改变。17. 形成强烈反差,既讽刺了科举功名的虚幻性(中相公的欢喜与实际饥饿的对比),又突出了范进家境的贫寒,强化了批判效果。18. 小人物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拓展了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19. 指刘姥姥的质朴憨厚与大观园中人的虚伪做作形成对比,突出封建贵族生活的浮华与空洞。20. 说明了小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白胜虽是小角色,却是智取计划成功的关键一环,推动情节发展。21. ①反映社会现实;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承载作者审美理想;④引发读者共鸣;⑤深化作品主题;⑥丰富艺术表现。22. C("本身缺乏独立价值"表述错误,小人物具有独立审美价值)三、写作(60分)评分标准:一类文(54-60分):立意深刻,结合名著人物分析困境中的智慧,论证充分,语言优美。二类文(45-53分):观点明确,能联系名著内容,论述较充分,结构完整。三类文(36-44分):观点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但分析不够深入。四类文(35分以下):偏离题意或内容空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