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6分)"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1) 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江南雪景。(2分)(2) 请分析"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分)(3) 文中描写了哪些具体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妖娆(ráo) 风骚(sāo) 红装素裹(guǒ)B. 折腰(zhé) 分外(fēn) 成吉思汗(hán)C. 稍逊(xùn) 今朝(zhāo) 数风流人物(shù)D. 汹涌(yǒng) 黎明(lí) 一代天骄(jiāo)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会,使同学们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B. 能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C. 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D.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4. 古诗文默写(10分)(1) 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2) ________________,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3)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4) 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5) 《乡愁》中表现时间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发诗人对土地热爱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15分)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9分)材料一:"乡愁"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以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几代读者。材料二:据统计,中国目前有2.8亿流动人口,他们中的许多人都面临着"乡愁"的困扰。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乡愁可以成为奋斗的动力,但过度的乡愁则可能影响心理健康。(1)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乡愁》这首诗的艺术特色。(3分)(2) 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乡愁"的理解。(3分)(3) 班级将举办"诗意乡愁"主题班会,请你设计两个活动环节。(3分)6. 名著阅读(6分)阅读《艾青诗选》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完成以下题目:(1) 诗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2分)(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3)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2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雪》节选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 文中描写了哪两种雪?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分)(2)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3) 作者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分别持什么态度?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4)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4分)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诗的力量》诗歌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新诗,诗歌始终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紧密相连。诗歌的力量在于它的感染力。一首好诗能够穿越时空,打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这些诗句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们触动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在当代社会,诗歌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需要精神的慰藉,而诗歌正是抚慰心灵的良药。同时,诗歌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追求。(1) 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诗歌的力量?(3分)(2) 为什么说诗歌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3分)(3) 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诗歌对你的影响。(3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0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 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2) "惜秦皇汉武"至"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3分)(3) 分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刻含义。(4分)10.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10分)【甲】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乙】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 甲诗中"土地"的意象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2) 乙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3分)(3) 比较两首诗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4分)三、写作(60分)1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对祖国、对土地的深情打动了无数读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让我们"常含泪水"的瞬间,或许是感动,或许是悲伤,或许是思念……请以"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积累与运用(3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 (6分)(1) 《雪》;比喻(2分,每空1分)(2) 这句话将江南的雪比作青春的消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南雪的生机与活力,暗示了生命的希望。(2分)(3) 描写了宝珠山茶、单瓣梅花、蜡梅花和冷绿的杂草。(1分)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江南雪景的美丽,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和层次感。(1分)2. (2分)A解析:B项"分外"的"分"应读fèn;C项"数风流人物"的"数"应读shǔ;D项"天骄"的"骄"应读jiāo。3. (2分)C解析:A项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或在"提升"前加"能否";D项搭配不当,"品质"不能"浮现"。4. (10分)(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 北国风光(3)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5)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任写两句)(6)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二)综合性学习(15分)5. (9分)(1) 《乡愁》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串联人生不同阶段的乡愁,构思精巧;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语言朴素而深沉,表达了浓烈的家国情怀。(3分)(2) 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适度的乡愁可以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和精神寄托;但过度沉溺于乡愁则可能影响现实生活,需要理性对待。(3分)(3) 示例:①"乡愁诗句"接龙比赛;②"我的乡愁故事"分享会;③"诗意乡愁"原创诗歌朗诵。(3分,每点1.5分,答出两点即可)6. (6分)(1) 形成诗歌的主旋律,增强抒情效果;渲染悲凉氛围,突出主题。(2分)(2)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2分)(3) 运用象征手法,通过"雪"的意象表现民族苦难;语言朴素而富有张力,情感深沉。(2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7. (16分)(1) 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1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1分)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孤独刚劲。(2分)(2) 这句话揭示了朔方雪的本质——它是雨的升华,是更坚韧的存在;(2分)表达了作者对孤独而顽强的战斗精神的赞美。(2分)(3) 对江南的雪是欣赏其美丽但略带遗憾;(2分)对朔方的雪则是高度赞扬其战斗精神。(2分)(4) 语言形象生动,如"如粉,如沙";富有哲理,如"是雨的精魂";善用对比,如江南雪与朔方雪的对比。(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8. (9分)(1) 从诗歌的感染力、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三个方面阐述。(3分)(2) 因为诗歌能提供精神慰藉,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3分)(3) 结合自身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3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9. (10分)(1) 描写了北国壮丽的雪景。(1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豪迈的情怀。(2分)(2) 指出历史上杰出帝王在文治方面的不足,(1分)表达了超越古人的自信。(2分)(3) 宣告历史人物已成过去,(1分)强调当代人肩负着创造历史的使命,(2分)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分)10. (10分)(1) "土地"象征饱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祖国,(2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1分)(2)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1分)这些意象由小到大,由个人到国家,层层递进。(2分)(3) 相同点:都表达了深沉的情感。(1分)不同点:甲诗直抒胸臆,情感炽热;乙诗借助意象,含蓄深沉。(3分)三、写作(60分)11. (60分)评分标准:一类卷(54-60分):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生动,结构严谨。二类卷(48-53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三类卷(42-47分):内容较具体,有一定感情,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四类卷(36-41分):内容空泛,感情平淡,语言不够通顺,结构不够完整。五类卷(35分以下):内容空洞,感情虚假,语言不通顺,结构混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