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比热容【考点一】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规律1.生活经验可知,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 和 等因素有关。2.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试验过程:取相同 的两种液体(如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试验器材:托盘天平、秒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玻璃棒、水、煤油等实验结果:物质 质量/ kg 升高10 ℃需要的时间/s 升高20 ℃需要的时间/s 吸收热量水 1 50 100 多煤油 1 30 60 少结论: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水比煤油需要的时间 。推理: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玻璃棒,保证液体受热均匀。2、试验前要调整两只酒精灯的灯芯,使两灯的火焰基本相同,这样便可以近似认为它们是两个相同的热源。【考点二】物质的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体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符号: 单位:3、定义式:c =Q:吸收的热量 m:物体质量 t1:物体初温度 t2:物体末温度水的比热容c 水 = 4.2×103 J/(kg·℃)表示—— 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4、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J/(kg·℃)]水 4.2×103 砂石 0.92×103 铁.钢 0.46×103冰 2.1×103 玻璃 0.67×103 铜 0.39×103水蒸气 1.88×103 橡胶 1.7×103 水银 0.14×103酒精 2.4×103 甘油 2.5×103 铝 0.88×103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规律:(1)水的比热容最大(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影响因素:物质的状态及种类)C水=4.2×10 J/(kg·℃) C冰=2.1×10 J/(kg·℃)5、比热容大的应用用冷水降温用热水取暖调节环境温度早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练一练]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3、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温度高 D.热膨胀大4、沿海地区及我国东南部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____,而在沙漠地区及我国西北部昼夜气温变化____.为什么?【考点三】热量的计算Q吸=C·m(t2-t1)Q放=C·m(t1-t2)Q = C·m· t[练一练]1、(安徽)大到发电厂,小到小汽车,都是使用水作为散热的物质。用物理知识来说明: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比其它液体物质大得多的缘故。2、在探究“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中.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烧杯3、(上海,4分)加热质量为2千克的铝块,铝块的温度升高了2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c铝=0.9×103J/(kg·℃)]4、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kg、初温为60℃的温水,在吸收了5.04×105J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量是多少?【考点四】热量图像的认识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水在16min内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 J/(kg·℃)。[c水=4.2×103J/(kg·℃)]【隐含条件】相同的电加热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思考: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该物质的比热容越 ,吸热(或放热)能力越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