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教版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测定注意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汇报
一、实验器材:40cm尺子
二、实验步骤:
1.测试者手握尺子上刻度值最大的一端,被测试者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刻度为0的一段,拇指和食指之间保持1cm左右。
2.被测试者眼睛盯住测试者的手,一旦测试者松手,被测试者立马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尺子,记录下被测试者捏住尺子的刻度,并重复4次。
3.被测试者边做乘法口算(或旁边同学对其进行提问干扰)边进行实验,并重复4次。
《测定注意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实验汇报
三、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论:
注意力对反应速度有(有/无)影响。注意力集中时,反应速度快,注意力不集中时,反应速度慢 。
平均值
18.82
15.7
13.15
平均值
17.15
21.72
18.92
一、反射和反射弧
任务1:下列图片中,哪些现象是反射?
缩手反射
草履虫捕食
含羞草收缩
膝跳反射
(一)反射的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脑和脊髓
低等生物和植物无中枢神经系统,无反射,而是应激性
任务2:观看视频,小组内讨论,画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并标出缩手反射弧各结构,概括各结构的作用。
一、反射和反射弧
一、反射和反射弧
任务3:仔细观察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依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与缩手反射相比,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有什么不同?
3.如何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3.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其他部位传导吗?
(二)反射弧的组成
任务4:阅读资料,小组内讨论,分析各部分受损后对反射活动的影响,并完成相应的连线题。
一、反射和反射弧
因为醉酒驾驶,发生车祸,造成一车3人不同程度受伤。
A上臂肌肉未损伤,右侧上肢出现运动障碍,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有痛觉,但不能缩手。
B腰椎受伤,下肢没有损伤,用针扎右侧下肢仍没有感觉,也不能运动。
C头部遭受重创,至今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医生用针刺其指尖针扎无反应。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传出神经受损
传入神经受损
效应器受损
神经中枢受损
感受器受损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三)反射弧各部分受损后对反射的影响
任务5: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除去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实验,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而用0.005%的硫酸则没有。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刺激感受器,没有反射,但刺激A端,左后肢出现收缩活动。
1.刺激A端,左后肢出现收缩活动,属于反射吗?
2.反射的完成的条件有哪些?
(四)反射弧各部分受损后对反射的影响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任务1:阅读课本24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连线题。
眨眼反射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吮吸反射
惊弓之鸟
谈虎色变
鹦鹉学舌
望梅止渴
后天学习训练形成
与生俱来先天就有
(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定义
测定反应速度时
捏住直尺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一)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定义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反射。
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食物
铃声
铃声
分泌唾液
不分泌唾液
分泌唾液
(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非条件反射
不发生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食物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任务2:阅读课本24-25页,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三)条件反射的消退
1.条件反射建立后是否永久?若不是永久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需要怎样才能维持下去?
2.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吗?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吗?
若反复只出现条件刺激而不给与非条件刺激,条件次级就会逐渐减弱,最终完全不出现,这就是反射的消退。
不是,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四)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
1.拓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 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
2.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应对 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反射弧是由神经元组成的。( )
(2) 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 )
(3)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
2.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 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
×
D
3.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
B.直接刺激传入神经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也属于反射
C.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课堂训练
B
4.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C.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D.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