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海省海东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学校举办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 请你用楷书或行书将“书卷多情似古人”七个字正确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2. 小语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将某些汉字拆开并加以联想可以有新的理解。示例:拓——亲手搬开拦路石,才能开拓新天地。舒——善于取舍,乐于给予,才能安然舒心。请你从“选”“劣”两个字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以下是小文游览壶口瀑布后写的游记(节选),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本次旅行,让我领略到了壶口瀑布的雄奇与壮观。那从天而来的河水,慢慢汇聚到壶口之处,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汹涌澎湃,浩浩荡荡。其声如雷霆炸裂,___________,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震颤;其势若万马奔腾,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形似银河倒悬,水雾弥漫处,时见彩虹飞架;其色时而金黄如熔岩,时而银白似匹练。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直击心灵的震撼体验。(1)文段横线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振聋发聩 B. 沸沸扬扬 C. 震耳欲聋(2)文段中加点字“湃”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bài B. pài4. 下图是小泰为本次“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活动准备的徽标,请简要说明其构图要素和寓意。5.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安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帮她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字正腔圆读经典声声入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横平竖直写人生笔笔含韵 B. 点横撇捺写人生笔笔通神C. 点横撇捺写人生笔笔含韵 D. 横平竖直写人生笔笔通神6. 以下是小林的演讲稿《诗和远方》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划线的部分仿写一个句子,使其构成排比句。古诗词带给了我们无数瑰丽的梦想,引领着我们漫游祖国各地。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余晖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请你把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填写完整。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境遇是古代诗歌作品的可贵之处之一。《诗经·邶风·式微》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劳动人民因为君主的缘故,尽管天黑,依然在露水中劳作的场景;《卖炭翁》中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卖炭翁极其反常和矛盾的心理,真实反映出人物的悲惨境遇;《石壕吏》中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四句通过描写石壕村中百姓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诗文中有美丽的景色。《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7)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桃花林令人神往的美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8)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气势雄浑的美景;《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9)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寺院后山静谧祥和的美景;《送友人》中“(10)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描绘了城郭山环水绕的美景。8.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合主人公保尔的具体经历,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学校准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活动前,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材料一】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自项目开展以来,国务院与教育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已超过10个,这让研学旅行的发展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加之,我国中小学学生人数多且总体稳定,能满足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另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居民的教育投入比重也不断加大。【材料二】研学旅行分类结构图:9. 研学旅行“发展向好,未来可期”,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原因。10.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研学旅行分类结构图”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二、理解与品味(共14分)请你阅读以下三段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文本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文本三】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②,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③,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④,华则华矣!止于贮美色,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⑤;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有删改)【注释】①刳(kū):削剔,挖空。②雉堞(dié)圮毁:城上的矮墙倒塌毁坏。③幽阒(qù)辽敻(xiòng):幽静辽阔。④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其中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均为古代名楼。⑤稔:谷子一熟叫作一稔,指一年。11. 读文本·巧断句:下面的句子该如何断句呢?请用“/”标记出来。(划三处)宜 鼓 琴 琴 调 和 畅 宜 咏 诗 诗 韵 清 绝12. 理文意·析字义:为了更好地读懂文本,同学们就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以上诗文,将下表补充完整。文言语句 方法及示例 释义有恨无人省 成语借鉴法:不省人事 省:____________斗折蛇行 语境推测法:结合上下文推测 斗: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 查阅词典法:①清澈②凄清③清洗 清:____________ (此空填序号)庶斯楼之不朽也 课内迁移法:斯是陋室 斯:____________13. 品手法·释句义:《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本三中“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意思是_________。14. 悟情感·促成长:这三则文本都是作者于贬谪中所作,请任选一则分析作者的情感。三、鉴赏与思辨(共23分)(一)(共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秋至祁连山①9月上旬,我从西宁城起身,一头扎进了祁连山腹地。此时,盛大的秋天已经来临,我亲见了一场属于高原的天地大美。②车子顺着祁连山南麓的公路匀速前行,窗外的祁连山始终逶迤左右,耐心地画着你永远也画不完的蜿蜒线条。我掏出手机,定格下一幅色彩斑斓、意境悠远的画面:山的高处,蓝天清澈旷远,天边的白云仿佛随时要飘落下来,轻轻覆住青绿的山脊;山坡上,几顶白色的帐篷散落其间,黑的牦牛、白的藏羊正在啃食青草;山坳里,几块高矮不一的牧草地不规则地卧伏着,密密丛丛的牧草正在由青转黄;山脚下,一条泛着粼粼银光的河流从白桦林间穿过,大片的青稞已经熟透,铺排开平整的金色地毯……③行至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丰收的田野图景远非我想象中高原的样子。门源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旅游大县,素有“金色门源”之美称。在祁连山的重重包裹之下,县境内有一块块宽阔平坦的盆地,放眼望去,一马平川。每到秋天,4万多公顷的耕地麦浪翻滚、青稞饱满、油菜丰收,收割机在庄稼地里穿梭忙碌,目之所及无不是铺天盖地的金黄。④这时节,祁连山南麓的秋果子也成熟了。沙果、梨、沙棘果、人参果……各具风味。在这里,我第一次品尝到了青海的香蕉梨。它形状似梨,色泽金黄、个头匀称,口感却似香蕉,软糯香甜、入口即化。我惊讶这么好吃的水果为何没有卖到外地去,原来香蕉梨一旦成熟,保鲜时间极短,无法长途运输。⑤清晨从酒店出发的时候,秋风裹挟着阵阵凉意,透过未扣紧的衣领钻进身体里。一路上,我们经过牛羊和马匹成群的草场,也经过河汊纵横的湿地。那些小而曲折的水系,都里八宝河的支流。它们在草原上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并没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水路,似乎它只是自由随意地为着滋养草地、喂哺生灵。⑥的确,在祁连山南麓的湿地上,生活着大天鹅、黑颈鹤、绿头鸭、赤麻鸭、斑头雁等大量野生动物。其中黑颈鹤是唯一生存和繁衍于高原的鹤类。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观看纪录片时,我看到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一对黑颈鹤夫妇生下一儿一女两只小黑颈鹤,哥哥在刚刚学会飞翔时不幸遇难。当黑颈鹤夫妇带着妹妹飞离青海越冬时,它们一齐来到哥哥遇难的地方,反复低飞、盘旋、悲鸣,然后才不舍地振翅高飞。它们是如此长情,就像对这片高原湿地一样,不离不弃。⑦来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时,雨已经停了下来。云开雾散之后的山地和草原显得更加清新明媚,一丛丛树形优美的青海云杉为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一只毫不惧人的岩羊踩着小碎步走向人群,左嗅嗅、右蹭蹭,仿佛在进行独特的迎客仪式。我走过去,摸摸它坚硬的羊角,摸摸它光滑的皮毛,它也不急不恼。听工作人员说,这是去年救护的野生岩羊,刚带回来时还不会走路。现在,它活得健康、安然,俨然已经把救护中心当成家。⑧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朝着一个个繁育基地走去,我见到了此前从未见过的藏原羚、狍子、蓝马鸡、秃鹫等野生动物,也见到一只会伸出舌头舔人手指的梅花鹿。每一只野生动物救护回来后,工作人员都要对它们进行驱虫、救治,而后是繁育或者放归自然。但总有一些无法适应野外生存的野生动物,要在这里终老。⑨返程的时候,我仍然一次次被祁连山饱满柔和的线条感动,被山沟里流淌的溪流感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人类用心庇护着自然,自然也会全力佑护着人类。(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 作者在开篇写道“我亲见了一场属于高原的天地大美”,文中围绕“大美”依次描绘了哪儿幅图景?请简要概括。16. 文章第②段在描绘祁连山的景色时,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了祁连山高处、山坡上、_______________、山脚下等地不同的美景,表现出祁连山景色_______________的特征。17.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这是去年救护的野生岩羊,刚带回来时还不会走路。现在,它活得健康、安然,俨然已经把救护中心当成家。18. 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人类用心庇护着自然,自然也会全力佑护着人类”这句话的理解。(二)(共11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小满的“满”指什么孟扬①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2025年小满始于5月21日。②“小满见三新”,小满时,农作物陆续成熟,可供人们尝鲜。各地的“三新”品种并不相同,江南地区多指大麦、油菜、蚕豆;北方地区多指小麦、豌豆、油菜。③这个时节,北京、辽宁、山东的樱桃迎来成熟期,而福建、广东的荔枝也来到了收获的季节。④凝聚着中华先民的生活经历和农耕经验的二十四节气,是岁时变化的概括与标识,小满也不例外。“满”,《说文解字》中释义为“满,盈溢也”。小满,意味着“满而不溢”“满而不盈”。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一般认为,“满”的具体所指,即为农事物候,一方面与作物的生长有关,另一方面与降水量相联系。⑤“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在北方,小满之“满”,指代作物籽粒充实饱满。小麦被认为是小满节气的表征作物。此时,冬小麦等夏熟作物开始结实,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充实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小满三候为“麦秋至”。麦秋,指的就是收割麦子。“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很多地方把小满之后的“十八天”视为收割小麦的重要时间节点。⑥“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在南方,小满之“满”,指代着雨水充盈。在这个时节,受夏季风等影响,南方地区降水逐渐增多。这时也到了蓄水种植水稻的时期,如果雨水偏少,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所以有所谓“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⑦近年,对于节气文化的考证研究更为丰富,也有学者提出。小满之“满”表征气候,指代与日照强度、时长相关的“阳气”,为认知“小满”提供了又一视角。⑧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节气之一。在节气体系中,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表现出同构的对称之美,而小满之后,接续的是“芒种”而非“大满”。宋代马永卿在《懒真子录》中提到,“二十四节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说者不一”。对此,有人认为,如果麦子“大满”收割则籽粒容易脱落,如果江河“大满”就会外溢,造成损失或危害。故而以“芒种”命名小满后的节气。也有人从文化角度解读,认为传统的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小满之名,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哲学思想。⑨二十四节气是社会实践,也是知识体系。它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实际影响,也引发着感悟与思考。由“满而不溢”到“满招损,谦受益”,也许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富有情趣的意会与自洽。但即便是在当代世界,将满未满的“小满状态”,何尝不是对抗熵增定律的一种优雅姿态。(有删改)19. 从说明对象看,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说明文,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20. 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小满的“满”的含义。21. 选文第⑧段提到“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节气之一”,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满而不溢”的理解。四、表达与交流(共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2. 题目: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总有一种温暖,伴随我们前行。一个眼神,给予鼓励的力量;一句话语,感受前行的动力;一朵花开,体悟生命的成长……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陪伴,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自然的慷慨馈赠……请以“感恩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23. 题目:请以“这就是幸福的模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相关信息。1【答案】示例:2.【答案】示例一: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示例二:劣——遇到事情总想着少出力,你就会比别人落后。(言之有理即可)3.【答案】(1)C (2)B4.【答案】示例:构图要素:徽标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页部分勾勒出山的形状;书下方有一条蜿蜒的小路,路上有脚印和几只飞鸟。寓意:书籍如同巍峨的山峰,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攀登知识高峰,探索未知,去往更广阔的世界。(言之有理即可)5.【答案】D6. 【答案】示例:登临于五岳之尊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言之有理即可)7.【答案】 ①. 微君之故 ②. 胡为乎中露 ③.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④.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⑤. 一男附书至 ⑥. 二男新战死 ⑦. 落英缤纷 ⑧. 气蒸云梦泽 ⑨. 潭影空人心 ⑩. 青山横北郭8.【答案】示例:保尔的一生践行了这段话。他早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多次受伤;在修筑铁路时,克服了环境恶劣和物资匮乏等困难,坚持工作。即使后来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仍不放弃为革命事业做贡献,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事业中,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为了伟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答案】9. ①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新方式。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③学生数量能满足市场需求。④居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10. 研学旅行按产品类型可分为游学式和营地式,按目的地可分为境内游和境外游。(内容完整、表述清晰即可)【答案】11. 宜 鼓 琴 / 琴 调 和 畅 / 宜 咏 诗 / 诗 韵 清 绝12. ①. 知晓 ②. 像北斗星那样 ③. ② ④. 这13. ①.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②. 比喻 ③. 夏天适合有急雨,(人在楼中)仿佛可以听到瀑布声;冬天适合有大雪,(人在楼中)仿佛可以听到碎玉的敲击声14. 示例一:【文本一】中,苏轼以孤鸿自喻,展现了贬谪黄州后的孤寂与高洁。上阕以“缺月”“疏桐”“漏断”营造了清冷氛围,下阕借“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最终独宿沙洲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整体情感超脱,孤傲中见淡泊,既体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体现了其对理想的坚守。示例二:【文本二】中,柳宗元寓情于景,作者初至小石潭时,心情愉悦,但笔锋陡然转折,借写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清冷幽深之景,将景物之清冷与心境之抑郁交融,反映了他因政治失意而生的寂寥。全文似在写景,实则抒怀,短暂的山水之乐终被现实孤寂吞噬,体现其难以排遣的忧愤。示例三:【文本三】中,王禹偁以竹楼在不同状况下的雅趣,表现贬谪黄冈后随遇而安、淡泊名利的情怀。结尾“岂惧竹楼之易朽”“后之人与我同志”,则表现出豁达乐观与期待理解相交织的情怀。(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5. ①绚丽悠远的祁连全景图。②金色门源的田野丰收图。③祁连山南麓秋果飘香图。④草原牛羊牧歌图。⑤湿地鸟类生态图。⑥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图。(答出三点即可)16. ①. 空间(从上到下) ②. 山坳里 ③. 层次分明(形态各异)17.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岩羊“刚带回来时”与“现在”的生存状态对比,凸显了救助工作的显著成效,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18. 示例:祁连山的自然风光、湿地的生灵等展现出的壮美与生机,无需言说却震撼人心。祁连山的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生态科普、救护野生动物等方式保护生态,守护自然;自然则以美景、丰富的物产等回馈人类,更以和谐生态滋养人类心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环保理念,帮助改善气候、减少灾害,人类守护自然,自然就会佑护人类。(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9. ①. 事理 ②. 逻辑顺序 ③. 引资料 ④. 作诠释(分类别、举例子)20. ①北方小麦等农作物籽粒逐渐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②南方降水增多,江河水位上涨。③部分学者认为,“满”也指日照增强、阳气充盈。④体现“满而不溢”“中庸之道”的哲学内涵。21. “满而不溢”指事物达到一定充盈状态却不溢出,既体现自然规律,也蕴含人生哲理:做人应谦逊,不骄傲自满,如学习中取得成绩时不膨胀,持续提升;生活中追求平衡,不贪求极致圆满,实现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2、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