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湖南省高三物理考前回归物理课本训练题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射出、、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B.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剩下一个氡原子核C.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2.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恒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甲、丙绕中央星乙在同一半径的圆轨道上运行,假设甲、丙的质量均为m,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R,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均为a,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丙的引力大小为B.甲的速度大小为aRC.乙的质量为-D.丙对乙的引力大小为-ma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1s时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为8mB.平衡位置分别为A、B的两个质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同C.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最大频率为0.25HzD.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6m/s4.如图所示,木质弹弓架一般用柳树上的“”形树杈做成,一弹弓顶部弓叉跨度为,弓叉上分别拴接一根相同的橡皮条,两橡皮条末端连接一块软羊皮用于包裹弹珠,橡皮条有效自然长度均为,橡皮条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弹性势能表达式为为劲度系数,为形变量,且橡皮条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某游戏中,用弹弓射击石子去打和它处于同一高度的苹果,已知苹果到人的水平距离为,石子的质量为,设弹弓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石子的动能,不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橡皮条的长度为和时,橡皮条的弹力大小之比为B. 橡皮条的长度为和时,弹弓的弹性势能之比为C. 如果能击中苹果,石子出射时最小速度为D. 如果能击中苹果,弹弓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小为5.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OPQ的直角边OP、PQ的长度均为L,直角三角形内(包括边界)有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个粒子源在Q点沿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影响,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粒子速度的最大值是( )A. B. C. D.6. 如图所示,P和Q为两平行金属板,板间有恒定的电压,在P板附近有一电子(不计重力)由静止开始向Q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s4\al()A.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与板间电压无关,仅与两板间距离有关B.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与两板间距离无关,仅与板间电压有关C.两板间距离越小,电子的加速度就越小D.两板间距离越大,加速时间越短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某小组使用玻璃球模拟彩虹的产生原理,该玻璃球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和,一束白光入射到玻璃球表面,入射角为,红光和紫光从玻璃球内部照射到表面时形成出射点,当两出射点在球面上连线的弧长至少为时,肉眼可分辨并观测到彩色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和紫光在玻璃球中的传播速度的比值为B.红光和紫光在玻璃球中的传播速度的比值为C.白光进入玻璃球发生一次反射后从玻璃球表面射出,若能观测到彩色条纹,玻璃球的半径至少为D.白光进入玻璃球发生一次反射后从玻璃球表面射出,若能观测到彩色条纹,玻璃球的半径至少为8.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质量为的斜面体顶端,斜面体左侧倾角为,右侧倾角为。质量分别为和4m的物体A、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均与斜面平行,A、B恰好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两物体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剪断轻绳,若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剪断轻绳后,A、B都能沿斜面加速下滑C.剪断轻绳后,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于D.剪断轻绳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9.如图所示,面积为0.02m2、内阻不计的100匝矩形线圈ABCD,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100rad/s,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T.矩形线圈通过滑环与理想变压器相连,触头P可移动,副线圈所接电阻R=50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100cos(100t)VB.P上移时,电流表示数增大C.t=0时,电压表示数为100VD.当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50W10.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可看成质点的物块。时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在F的作用下物块和木板发生相对滑动,时撤去F,物块恰好能到达木板右端,整个过程物块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木板的质量为0.5kg,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的长度为3mB.物块的质量为0.8kgC.拉力F对物块做的功为9.9JD.木板与地面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3J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6分。11.根据单摆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A.摆球应选用直径较小、密度较大的小球,摆线应选用细而不易伸长的线B.为了便于记录周期,开始时将摆球拉开,应使摆线与平衡位置有较大角度C.记录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摆球再次回到平衡位置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为,则单摆周期D.记录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则单摆周期(2)若已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 (用L、n、t表示)。(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得的g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线的长度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12.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 mm。(2)现有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为了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Ω,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电路图进行试验。电源E(电动势10V,内阻约为10Ω)电流表A1(量程0~250mA,内阻R1=5Ω)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阻约为5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开关S及导线若干实验时,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 ;从设计原理看,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13.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汽缸C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用一横截面积S=50cm2的轻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轻绳一-端系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两个定滑轮连着一劲度系数k=1400N/m的竖直轻弹簧A,A下端系有一质量m=14kg的物块B。开始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27°C,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1=120cm,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已知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1.0×105 Pa,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不计一切摩擦。现使缸内气体缓慢冷却,求:(1)当B刚要离开桌面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2)气体的温度降到-93°C时离桌面的高度H14.如图甲所示,在某星球上竖直固定两个相距1m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两导轨上端连接电路,定值电阻R1=2Ω,R3=4Ω,R2为电阻箱,导轨所在区域存在垂直导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0.1kg、电阻为1Ω、长为1m的金属棒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现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为12Ω,开关S打开,0时刻金属棒由静止释放,1s时闭合开关S,金属棒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t时刻图线的切线刚好水平,闭合开关S后,金属棒下滑距离为54m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值。(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2)求图像中t的数值及t时间内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3)电阻箱R2取何值时,金属棒再次匀速下滑且R2消耗的功率最大。15.如图所示,光滑倾斜轨道AB与光滑水平轨道BE在B点平滑连接。在水平轨道C点上方有一光滑螺旋状竖直圆轨道,可以认为入口和出口几乎重合,其半径R=0.5 m。在E点右下侧有一足够长的粗糙倾斜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其上端靠近E点锁定一个长木板M=2 kg,木板与粗糙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75,木板下端有一不计厚度的弹性挡板与木板固定连接。现将一质量m=1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距离水平轨道高h=1.8 m的A点静止释放,经过竖直圆轨道之后再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滑上木板上端,其速度方向刚好平行于木板上表面。在物块与挡板碰前瞬间解除木板的锁定,物块与弹性挡板作用过程不损失机械能,最后物块恰好没有从木板上端掉下。已知物块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μ2=0.8,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块通过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2)物块与挡板碰撞后瞬间,物块与木板的速度大小之比k;(3)木板的长度L。参考答案1.【知识点】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天然放射现象及射线的本质【答案】A【详解】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来自原子核,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故A正确;B.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只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B错误;C.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故C错误;D.发生衰变时,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则中子数少2,故D错误。故选A。2.【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问题的分析与计算【答案】C【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得甲对丙的引力大小F1=,A错误;由a=得甲的速度大小为v=,B错误;对甲,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a,其中F'1=F1,解得乙的质量为m乙=-,C正确;设乙对丙的引力大小F2,对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2=ma,解得F2=ma-,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丙对乙的引力大小F'2 = ma-,D错误。3.【知识点】波的多解问题【答案】A【详解】A.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A正确;B.A、B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振动方向始终相反,B错误;C.若波向右传播,有,解得,则波的最小频率为,C错误;D.若波向左传播,有,解得,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D错误。选A。4.【知识点】弹性势能的变化与弹力做功的关系、斜抛运动【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橡皮条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橡皮条的长度为和时,伸长量分别为和,则橡皮条的弹力大小之比为,A错误;由弹性势能表达式可知,橡皮条的长度为和时,伸长量为和,弹性势能之比为,B错误;石子从弹弓飞出后做斜抛运动,假设石子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若石子可以击中苹果,需满足,整理得,当 时, 最大,最小,为,此时发射石子,弹弓的弹性势能最小,弹弓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石子的动能,则弹弓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小为,C错误,D正确.5.【知识点】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临界极值问题【答案】C【详解】设粒子运动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为由此可知所有粒子运动的周期都相同,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转过的圆心角最大,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对于运动半径相同的粒子,当磁场边界所截粒子运动轨迹的弦最长的粒子运动时间最长,即沿QP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运动时间最长,而运动半径最大的粒子其速度最大,综上所述可知该类粒子从O点射出,其运动半径为L,则解得粒子速度的最大值为故C正确。故选C。6.【知识点】元电荷、电子的比荷、几种常见的电场、匀强电场、尖端放电、静电屏蔽与静电吸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库仑定律、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和简单计算、点电荷的场强、电场 电场强度、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的叠加 、电场线、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静电平衡问题、静电感应现象及特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非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计算与叠加【答案】B【解析】极板之间的电压U不变,由E=可知两极板距离d越大,场强E越小,电场力F=Ee越小,加速度越小,加速时间越长,由eU=mv2,得v=,则电子到达Q板时的速率与极板间距离无关,与加速电压有关,A、C、D错误, B正确.7.【知识点】全反射与折射的综合应用【答案】A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折射率与频率间的关系、折射定律、反射定律。因天空中的彩虹与球形水滴有关,通过玻璃球观察到彩虹能更准确地还原大气中彩虹现象的形成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高考中常考光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需要注意临界问题的处理。光在玻璃球中的传播速度为,,紫光折射率大,传播速度小,正确,错误;红光和紫光在介质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第一次折射时,红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解得,紫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解得,根据几何关系,第二次折射时的入射角等于第一次折射时的折射角,,解得,错误,正确。8.【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瞬时突变问题【答案】AD【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得正确;剪断轻绳后,对,所以剪断轻绳后,在斜面保持静止;剪断轻绳后,对,所以剪断轻绳后,能沿斜面加速下滑,B错误;剪断轻绳后,对物体受力分析,,解得,对斜面体和A、B整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三定律,所以,剪断轻绳后,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错误;对斜面体和A、B物体整体在水平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剪断轻绳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正确。故选。9.【知识点】交流发电机、交流电“四值”的计算及应用、含有理想变压器的动态电路分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功率、电流关系及其应用【答案】ABD【详解】A.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故A正确;B.P上移时,原线圈的匝数减小,则导致副线圈电压增大,那么副线圈电流也增大,则原线圈的电流会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正确;C.由于最大值为有效值的倍,所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100V,当t=0时,电压表示数为100V,故C错误;D.当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时,次级电压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故D正确;故选ABD。10.【知识点】板块模型中的能量守恒问题【答案】CD【详解】A.木板在2.5s时刻之前影子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出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2.5s时两者共速,则木板在0~2.5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物块在0~2.0s内的加速度大小,物块在2.0s~2.5s内的加速度大小,两者在2.5s~3.0s内的加速度大小,可得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木板的长度为,A错误;B.前2s对木板有,对物块有,解得,B错误;C.前2s拉力F对物块做的功,C正确;D.木板与地面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D正确。选CD。11.【知识点】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答案】(1)AD,(2),(3)D【详解】(1)A.该实验中,摆线应选用细而不易伸长的线,避免在摆动过程中摆长发生改变,且长度要适当长一些;为了避免空气阻力的影响,摆球应选用直径较小,密度较大的小球,A正确;B.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因而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不能有太大的角度,B错误;C.为准确测量单摆周期,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出多个周期的时间,然后求出平均值作为周期,C错误;D.记录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则单摆周期,D正确。选AD。(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又,联立解得(3)根据,可得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线的长度,则摆长测量值偏小,使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A错误;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则周期测量值偏大,使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B错误;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则摆长测量值偏小,使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C错误;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则周期测量值偏小,使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大,D正确。选D。12.【知识点】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答案】;0.200(0.199~0.201);;相等【详解】(1)[1]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0.01mm,则金属丝的直径为(0.199~0.201)(2)[2]因电流表A1的内阻已知,则可以当成电压表使用,两电流表的电流之差为待测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3]因待测电阻的电压值和电流均为准确值,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相等。13.【知识点】利用理想状态方程解决问题、气体的等压变化与盖—吕萨克定律【答案】(1);(2)【详解】【详解】(1)B刚要离开桌面时弹簧拉力为解得由活塞受力平衡得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代入数据解得(2)当温度降至198K之后,若继续降温,则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则有代入数据解得14.【知识点】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流)的分析与计算、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功能问题、闭合电路输出功率与效率【答案】(1)0.5T;(2)5.4s,27.1J;(3)4Ω【详解】(1)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开关S打开,对金属棒受力分析及从图上得,在0~1s内金属棒的加速度为,金属棒匀速下滑时速度最大,此时棒所受的安培力为,,,从图上得,由平衡条件得,所以,代入数据解得(2)闭合开关后,由动量定理可得,,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联立可得,所以,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最大速度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解得(3)改变电阻箱R2的值后,电阻值为R2′,金属棒匀速下滑时满足,R2两端的电压为,R2消耗的功率为,由上联立解得,由数学知识得,当,即,R2消耗的功率最大。15.【知识点】动量守恒与板块模型相结合、求解弹性碰撞问题、竖直面内圆周运动问题【答案】(1)22 N(5分)(2)1∶2(5分)(3) m(6分)【详解】(1)物块从A点下滑到D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g×2R+ m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联立解得F=22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力大小为FN=F=22 N。(2)设物块碰挡板前速度为v2,碰后速度为v3,木板碰后速度为v4,由于μ1=tan θ且物块与弹性挡板作用过程不损失机械能,碰撞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则有mv2=mv3+Mv4m = m + M解得v3= v2=- v2v4= v2= v2则有k= =(3)物块从A点下滑至E点,由动能定理知mgh= m解得v0=6 m/s,物块从E点到挡板前,木板锁定不动,由动能定理知mgLsin θ-μ2mgLcos θ= m - m恰好不从木板上端掉下来,说明二者在木板上端速度达到相同,设为v5,解除锁定后满足动量守恒,则有mv2=(M+m)v5设从碰撞后到共速过程木板下移距离为x,对物块、木板和斜面系统由能量守恒可得Mgxsin θ+mg(x-L)sin θ+ m - (M+m) =μ1(M+m)·gxcos θ+μ2mgLcos θ由以上几式解得L= m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