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全球变暖及其影响1.全球变暖已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种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B.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D.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传输到地球的热量逐年增多造成的 知识点2 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2.水是生命之源!面对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阳的红枫湖不存在水污染的问题B.农业灌溉推广滴灌可节约水资源C.贵州河流、湖泊较多,所以贵州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知识点3 爱护地球,从我做起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A.坐公交车上下学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大量焚烧秸秆D.垃圾分类投放@能力提升训练4.水污染已经是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严格控制水污染.下面关于水资源危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B.人类不科学地用水导致的水污染C.太阳照射导致水的大量蒸发D.能被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5.解决全球变暖,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使用太阳能代替煤、石油C.减少农业生产,提高工业化程度D.提倡节约,杜绝浪费6.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度普遍上升,即全球变暖.因为气候变暖,南北极地的冰便会 ,从而导致海水量增大,引起海平面 ,许多沿海地区将逐渐淹没在水中.为了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如何做?请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做法: .@思维拓展训练7.如图甲、乙所示均为节水标志.(1)其中 图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用水器的标志.请你分析该标志,说出其中一种寓意: .(2)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为其设计一条宣传语: .(3)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提两条节水建议:① ;②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全球变暖及其影响1.全球变暖已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种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B.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D.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传输到地球的热量逐年增多造成的 知识点2 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2.水是生命之源!面对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贵阳的红枫湖不存在水污染的问题B.农业灌溉推广滴灌可节约水资源C.贵州河流、湖泊较多,所以贵州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知识点3 爱护地球,从我做起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C )A.坐公交车上下学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大量焚烧秸秆D.垃圾分类投放@能力提升训练4.水污染已经是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应该严格控制水污染.下面关于水资源危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C )A.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B.人类不科学地用水导致的水污染C.太阳照射导致水的大量蒸发D.能被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5.解决全球变暖,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C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使用太阳能代替煤、石油C.减少农业生产,提高工业化程度D.提倡节约,杜绝浪费6.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度普遍上升,即全球变暖.因为气候变暖,南北极地的冰便会 熔化 ,从而导致海水量增大,引起海平面 上升 ,许多沿海地区将逐渐淹没在水中.为了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如何做?请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做法: 植树造林 .@思维拓展训练7.如图甲、乙所示均为节水标志.(1)其中 乙 图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是节水型用水器的标志.请你分析该标志,说出其中一种寓意: 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2)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为其设计一条宣传语: 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合理即可) .(3)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提两条节水建议:① 换用节水型器具 ;② 防止水龙头滴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学生版.docx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