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下册

资源简介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下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白居易,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唐代___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琵琶行》创作于____________(年份),此时白居易因____________(事件)被贬为江州司马,诗中通过与琵琶女的相遇,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2. 字词梳理
(1)拼音
① 湓浦口( ) ② 贾人( )
③ 钿头银篦( ) ④ 呕哑嘲哳( )
(2)字词翻译
① 左迁:____________
② 悯然:___________
③ 委身:____________
④ 迁谪: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① 明年(古: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
② 因为(古: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
③ 突出(古: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
④ 整顿(古: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
⑤ 颜色(古: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
⑥ 向前(古: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① 言
A. 感斯人言( )
B. 凡六百一十六言( )
C. 自言本是京城女( )
② 命
A. 遂命酒( )
B. 命曰《琵琶行》( )
(5)翻译段落
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的结构(填空式梳理)
(1)序文部分: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点明写作动机。
(2)正文部分:
① 江头送客(第1-2段):通过“枫叶荻花秋瑟瑟”等环境描写,渲染____________的氛围。
② 琵琶女演奏(第3-4段):以“____________”为线索,用“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比喻描绘音乐的变化。
③ 自诉身世(第5-6段):通过“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等句,展现琵琶女____________的命运。
④ 诗人感慨(第7-8段):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抒____________的情感。
2. 文章的主旨
全诗通过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遭遇,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
三、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1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 序文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被贬的____________之情。
2. 琵琶女的身份是____________,她的遭遇与作者形成____________关系。
3. 作者创作《琵琶行》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本2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 “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容琵琶声的____________。
2. “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音乐____________的艺术效果。
3. 结尾“江心秋月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本3(身世自述节选)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 琵琶女年轻时的生活特点是____________,与现在的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
2. “秋月春风等闲度”表达了她对____________的感慨。
3. 从“商人重利轻别离”可以看出她的婚姻____________。
四、学业测试(融合近两年真题)
1. 默写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2023年某省中职高考真题)
(2)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年广东省中职高考真题)
2. 选择题
(1)下列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直接刻画琵琶女的羞涩性格
B. 表现诗人急于相见的心情
C. 暗示琵琶女内心的痛苦
D. 描绘琵琶女的演奏姿态
(2)下列比喻与琵琶声无关的是( )
A. 大珠小珠落玉盘
B. 间关莺语花底滑
C. 铁骑突出刀枪鸣
D.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简答题
(1)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全诗中的作用。(2024年某省中职高考真题)
五、知识清单(填空式试题)
1. 《琵琶行》的体裁是____________,作者通过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相遇,表达了____________的主题。
2. 诗中描写音乐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琵琶女的身世经历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4. 白居易被贬江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他在诗中通过“____________”一句直接表达了与琵琶女的共鸣。
答案
一、文学常识
1. (1)乐天;香山居士;新乐府
(2)元和十一年(816年);越职言事被贬;同是天涯沦落人
2. (1)① pén pǔ kǒu ② gǔ rén ③ diàn tóu yín bì ④ ōu yā zhāo zhā
(2)① 贬官 ② 忧郁的样子 ③ 托身,这里指嫁 ④ 贬谪流放
(3)① 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② 古:因此创作;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 古:突然冲出;今:表现不一般
④ 古:整理;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
⑤ 古:面色;今:色彩
⑥ 古:刚才;今:向前方
(4)① A. 话 B. 字 C. 说 ② A. 吩咐 B. 命名
(5)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二、文本探究
1. (1)时间;地点;人物
(2)① 凄凉萧瑟 ② 琵琶声 ③ 凄凉沦落 ④ 同病相怜
2. 同是天涯沦落人;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三、课内阅读(示例答案)
文本1:
1. 贬官;抑郁 2. 长安倡女;同病相怜 3. 感斯人言,始觉迁谪意
文本2:
1. 比喻;清脆圆润 2. 余音袅袅,引人深思 3. 侧面烘托音乐的感染力
文本3:
1. 繁华热闹;冷落凄凉 2. 青春虚度 3. 缺乏温情
四、学业测试
1. (1)别有幽愁暗恨生 (2)相逢何必曾相识
2. (1)C (2)D
3. (1)点明全诗主旨,将诗人与琵琶女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五、知识清单
1. 长篇叙事诗;诗人;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2. 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
3. 年少成名;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妇
4. 越职言事被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