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新课导入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可怜我老妇,垂死犹挣扎。
独白反映秦朝的统治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秦朝产生怎样的影响?
来自秦朝一位农民的独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情景导入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前221年
秦统一中国
前210年
秦二世继位
前207年
秦亡
秦朝为何如此短命?
新课探究
一、秦的暴政
根据材料,归纳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暴政表现。
1、暴政的表现
材料一: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 ——《汉书 食货志上》
表现1:沉重的赋税
材料二:(秦朝)丁男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上吊)于道树,死者相望。---司马迁《史记》
表现2:徭役兵役繁重
材料三: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表现3:刑法残酷
新课探究
一、秦的暴政
根据材料,归纳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暴政表现。
1、暴政的表现
材料四:相关史事: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 焚书坑儒 ”。
焚烧百家典籍
坑埋方士儒生
表现4:焚书坑儒
材料五:(秦二世)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表现5:秦二世更昏庸
新课探究
一、秦的暴政
1、暴政的表现
秦始皇的四大工程
阿房宫 长城 秦始皇陵 秦直道
秦始皇的四大工程,是中国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标志性建筑物,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早期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代表。但在当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徭役负担。
新课探究
二、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繁重的徭役
赋税沉重
刑罚严酷
焚书坑儒
秦二世更加残暴
这日子真的没法活了,老百姓的大英雄快点出现,来推翻这残暴的统治吧。
社会矛盾激化
天下苦秦久矣!
起义!反抗暴秦
新课探究
二、陈胜、吴广起义
阅读课本59、60页,回答下列问题
1、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
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概况 时、地
领导人
口号
典故
地位
失败原因
陈胜、吴广等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遇雨误期,按秦律要被处死。
秦的暴政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陈胜和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起义军未严格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存在矛盾,缺乏后援等。
新课探究
二、陈胜、吴广起义
2、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材料一:陈涉(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陈涉(陈胜)首事也。 ——司马迁
材料二: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 ——范文澜《中国通史》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显示出革命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实行仁政
新课探究
二、陈胜、吴广起义
2、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得民心者得天,
失民心者失天下
新课探究
三、秦朝的灭亡
1.刘邦、项羽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
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
刘邦
新课探究
三、秦朝的灭亡
2.巨鹿之战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巨鹿之战 指挥者
时间
地点
特点
典故
作用
项羽
公元前207年
巨鹿
以少胜多
破釜沉舟
将秦军主力歼灭
新课探究
三、秦朝的灭亡
3.秦朝灭亡
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进入咸阳的表现
刘邦捷足先登,迫秦王投降,抢先占领了咸阳。不杀秦王。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项羽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后进入咸阳。自恃功高,不可一世,杀死秦王,纵兵烧杀,掠取财宝; 自封西楚霸王,大搞分封。
新课探究
三、秦朝的灭亡
4.楚汉之争
刘邦 (公元前256-247年),沛郡丰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陈胜、吴广起义后,集合三千弟子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项羽 (公元前232-202年),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自幼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
哈哈,打了胜仗,帝位非我莫属了!
休想,帝位没有你的份,是我的。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
楚汉之争
新课探究
三、秦朝的灭亡
4.楚汉之争
经典故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
竖子不足与谋
垓下之围
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
乌江自刎
无颜见江东父老
新课探究
三、秦朝的灭亡
4.楚汉之争
思考: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项羽贵族出身,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拥军40万。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刘邦布衣出身,当过泗水亭长,拥军不足10万。
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刚愎自用,依赖武力
失民心
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得民心
得民心者
得天下
失民心者
失天下
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