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冀中的地道战》课堂实录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语言运用: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条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维能力: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知道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审美创造: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教学难点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活动一:从质疑出发,走进《冀中的地道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特别的课文——《冀中的地道战》。读一读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呢?来,谁愿意第一个说说你心中的小问号?生:老师,地道战……是不是就是藏在地道里打仗啊?那地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师:嗯,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说的是“地道战是什么样的”。咱们先把它记下来。生:那为什么要在地道里打仗呀?外面不行吗?师:你这是在问“为什么要搞地道战”?好,也写下来。生:还有,他们怎么在地道里打仗呢?是不是有枪啊?还是怎么打?师:哈哈,你这是在问“如何使用地道作战”吧?好,这个问题也很关键。生:老师,“冀中”是哪个地方啊?我们这节课讲的是不是别的地方也有?师:你这是在问“冀中在哪里”,还联系到了其他地方,真会思考!生:那他们最后赢了吗?有没有人受伤啊?师:这个问题我们也记下来,叫“战斗是否胜利”。生:那地道战和其他打仗的方式一样吗?师:哇,你这个问题太有深度了!我们把它写在黑板上——“地道战与别的战斗有何不同”。师:还有吗?有没有同学还有别的问题想提出来?生:那地道战是谁想出来的呀?是哪个部队?生:还有,地道战对后来的战争有没有影响?师:你们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记下来,作为我们今天阅读的“延伸思考”。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黑板上我们提出的问题,一共七个,是不是很多?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试着找到答案。同时,我们还要计时,看看大家读完这篇课文用了多少时间。(学生开始自主阅读,老师巡视观察,计时)师:好,时间到!谁先来说说自己用了多久读完课文?生:我用了差不多1分20秒就读完了。生:我用了1分35秒,有点慢。师:嗯,大家的速度都不错。那你们找到黑板上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生:找到了,比如“地道战是什么样的”,我在第3、4自然段找到了。生:“为什么要搞地道战”这个问题,我是在第1、2自然段找到的。生:我找“如何使用地道作战”,是在第5、6自然段,不过有点看不懂。生:我找“冀中在哪里”是在第7自然段,但是那个地方我以前没听过。师:嗯,看来大家都能根据问题找到对应的段落了。不过刚才有同学说“有点看不懂”“内容模糊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呢?生:因为课文好像每一段都是为了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所以看起来有点像直接回答,但细节好像没讲太清楚。师:你太会总结了!其实,这篇文章的写作方式就是“每一段都在回应我们提出的问题”,所以大家在带着问题读的时候,虽然找到了答案,但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还缺乏理解,对吧?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阅读方法——带着问题阅读。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信息,提高阅读效率。但它也有局限性,就是容易让我们忽略文章的细节和整体的逻辑。师:不过,同学们,你们刚才的互动特别真实,像极了我们语文课堂上最宝贵的声音。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朴素,比如说“地道里怎么打仗”;有的同学思考得很深入,比如“地道战和别的战斗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带着这些疑问,一步步深入课文,去真正了解冀中人民的智慧和英勇。师: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走进课文的内容,看看那些问题的答案到底藏在哪里,看看地道战到底有多神奇,看看冀中人民是怎样在战争中用智慧保护自己的家园!活动二:带着问题读,一读就懂的秘密师:同学们,我们刚刚一起学习了课文题目《冀中的地道战》。你们有没有发现,文题其实很重要?生:老师,我知道!文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是讲地道战的。生:还有“冀中”两个字,说明是讲河北中部地区的地道战。师:对!文题就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理解课文的大门。它不仅告诉我们写了什么,还帮我们抓住了重点。那我们就继续深入课文,看看我们能不能像侦探一样,一边提问,一边快速读懂文章!1.带着问题读,地道战到底什么样?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冀中的地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4自然段。请大家快速默读这一段,边读边用“——”画出描写地道样式的关键词。(学生默读,圈画关键词)师:好,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生:我找到了“隐蔽在地下”。生:我看到了“大洞、小洞相连”。生:还有人和畜分开住,叫“人畜分离”。生:还有气孔,可以透气和透光。生:开口也很隐蔽,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师:太棒了!大家找得非常准。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一开始就有句话,其实已经告诉我们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了?生:是“地道的式样很多”这句。师:对!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关键句,它就像一条线,把所有的内容都串起来了。所以,只要我们抓住关键句,就能快速理解整段内容。2.画一画地道图,看看你读懂了多少师:刚才我们通过提问“地道是什么样的”,找到了很多关键信息。现在,我们来当一回“地道设计师”,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地道的样子好吗?(学生分小组在纸上画,教师巡视指导)师:看看你们画的地道图,是不是有这些内容:隐蔽的入口、大洞小洞相连、人和畜分开住、还有气孔和出口?(学生举手示意)师:那我们来看看真正的地道图片。(展示网络或AI绘制的地道结构图)生:老师,我们画的和图片差不多!生:看起来我们理解得没错,作者写得也很清楚。师:对!你们不仅读得快,还读得懂,画得也很准确。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带着问题阅读”的小窍门!3.读得快、读得懂的秘密在哪里?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得又快又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次能读得这么快、这么懂呢?生:因为我们有目标地读,知道要找什么。生:我是专门找地道的样子,所以没有乱看其他内容。生:找到答案后,我就觉得自己懂了,心里很高兴。师:说得太好了!其实,带着问题阅读的真正秘密,就是“满足感”。我们在读之前,心里有一个问题,带着这个目标去读书,一找到答案,心里就特别满足,也更有动力继续读下去。师:再加上,我们只看了第4、第5自然段,只围绕一个问题去读,这就是“点对点”阅读法。这样读,效率更高,理解也更清楚。4.总结阅读提速的“三步法”师: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1.提问题:带着问题去读,让阅读有目标;2.回文本:专注寻找答案,提高效率;3.升满足:找到答案后获得满足感,推动自己继续阅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提一回一升”法!5.拓展练习: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师:现在,请你们自己再读一遍课文,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其他问题。比如:(1)地道战为什么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2)地道战体现了人民的什么智慧?你可以选择一个问题,带着它去读对应的段落,看看能不能也读得又快又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并验证方法评价学习成果)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会了用“带着问题读”的方法,快速读懂课文。这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地道战的构造,还让我们明白了阅读的真正乐趣,就是找到答案、获得满足。活动三:深度探索地道战成功的关键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刚才我们通过快速阅读和带着问题读,已经初步了解了地道的结构和作用。现在,我们要解决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课后第二题:“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完成几件重要的事:1.我们要做什么?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靠一目十行地扫一眼课文,而是要做四件事:1.形成答案:你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寻找依据:你的答案在课文中哪里能找到支持? 3.筛选重构:你找到的信息是否准确?能不能组合起来用? 4.论证表述:你能不能用课文中的内容来证明你的观点?这四件事做完,你的阅读就不可能快,因为你在进行的是深度学习。2.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完成上述四件事师:现在,请大家四人一组,先读课文,再讨论你们的答案,记得一边读一边在文中圈画关键信息。(学生小组热烈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课堂交流师:好,哪一组先来分享你们的观点?生:我们觉得地道战成功的关键是人民的智慧。因为课文里说地道设计得非常巧妙,有大洞、小洞、陷阱、出口,还有迷惑洞,敌人根本找不到。师:说得有理!你提到的这些内容都在哪里能找到?生: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还有第五段。师:很好,不仅有观点,还有依据,这就是深度思考。掌声鼓励!生:我们觉得还有生活经验也很重要。比如,课文里说地道可以防水、防火、防毒气,这些肯定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一定是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师:对,你们注意到了“生活经验”这个角度,非常棒!这说明你们不仅会读,还会联系实际。 生:我们组觉得成功的关键还有对敌人的了解。比如,鬼子很凶残,但他们很愚蠢,所以地道设计得越复杂,他们就越找不到。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敌人“愚蠢”?生:第六段说敌人进地道后,有的被地雷炸死,有的被毒气呛晕,还有的被堵在洞里出不来。师:你不仅读得细,还用了“被”字,说明你理解了地道战的策略性。真不错!生:我们认为还有战斗经验。因为课文里提到地道战不是一次就成功的,而是经过不断改进的。师:你说得对,地道战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的过程,这离不开长期的战斗经验积累。4.教师总结:成功的关键是多方面的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其实,地道战的成功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它是一个综合的结果。你找到的越多,你的观点就越有力,你的论证就越完整。师:所以,我们不能只选一个答案,而是要把多个因素组合起来,一起论证。5.回到本单元阅读策略:提问能提升阅读速度吗?师: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提问真的能提升我们的阅读速度吗?(学生点头、摇头,意见不一)师: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看:(1)看问题 师:如果问题是针对内容的,比如“地道的结构是什么?”“地道有哪些功能?”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升阅读速度。 师:但如果是归纳类、推理类、思考类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说人民的智慧是成功的关键?”这种问题,阅读速度反而会慢下来,因为你需要停下来思考。(2)看文体 师:如果是说明解释类、科普类文章,每段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结构清晰,那带着问题读就非常有效。 师:但如果是散文、小说、抒情文,这种情感性、体验性强的文章,提问反而会打断阅读节奏。(3)看需求 师:如果我们的阅读目标是获取基本信息,比如查找某段内容、完成填空题,那带着问题读就能提速。 师: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分析、理解、比较、评价,那就不能只靠提问,要综合使用多种阅读方法。6.回顾本单元阅读策略,强调综合运用师: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阅读策略?生: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 生:不要回读! 生:连词成句地读! 生:借助关键词句读! 生:带着问题读!师:对了,这些方法我们要综合运用,而不是只靠某一种。师:比如,今天我们要回答“地道战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就不能只靠带着问题读,而是要先带着问题快速定位内容,再停下来精读分析,最后整合信息进行表达。师:阅读不是“快”与“慢”的问题,而是“深”与“浅”的问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地道战成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带着问题去阅读,也明白了阅读的速度不是目的,阅读的质量才是关键。课堂总结: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根据问题、文体和阅读需求,灵活选择阅读方法,综合运用阅读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会阅读、会思考的小学生!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