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 · 宋 鲍照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培养“知人论世”的赏析能力。
关于“知人论世”
孟子谓万章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颂”通“诵” “尚”通“上”
“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预习检测
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
示例: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谓“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思考: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
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研读作品——课堂探究学习
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2、人生亦有命中的“命”字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第五、六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4、最后两句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六句以非常精炼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第七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酒的麻醉,路难之歌,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
“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清·沈德潜《古诗源》)
自主探究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比较本诗与《拟行路难》(其四)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结合具体诗句,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仕途中经历许多挫折后的心声。本诗的格调悲怆而不颓唐,失望而不消沉,沉郁中有洒脱,悠闲中透出不平,表现了持人自尊而孤傲的精神状态。
“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
——鲍照
清·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
(《古诗源》)
李白《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后作业:鉴赏鲍诗、李诗的异、同。
(可从内容和语言风格上鉴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