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 01.重音——《春》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 01.重音——《春》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
01.重音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 理解与实践重音,学会识别和运用。
2.思维能力: 分析重音对语义、情感、氛围的影响。
3.审美创造: 感受语言节奏韵律美,提升艺术感知。
4.文化自信: 体会中华语言音韵魅力。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1.什么是“重音”
1.概念: 朗读时对特定词语或句子进行着重强调、加重语气的处理。
2.作用: 突出信息、传达情感、揭示深层含义,是提升语言表达准确性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1.1“重读”的作用:强调与情感
1.突出强调信息。
2.表达强烈情感(喜悦、悲伤、愤怒、坚定等)。
3.揭示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4.体现人物性格或状态。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1.1“重读”的作用:对比与限定
5. 与上文形成对比或转折。
6. 强调修辞效果。
7. 表示强调或限定。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1.2课文示例:《春》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为何重读“盼望着”、“近了”?
引导思考:作者急切期盼、欣喜之情。
分析方法:定位—联系语境—分析原因与作用。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1.2课文示例:《春》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解析:“偷偷地”这个词要重读,表现小草破土而出显得悄无声息而又充满生命力,同时带有一种发现新绿的惊喜与温柔;“嫩嫩的”这个词要重读,突出强调了小草刚生长出来的新鲜、柔软和稚嫩的特点。 “绿绿的”这个词要重读。它突出强调了小草的鲜亮与浓郁。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1.2课文示例:《春》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解析:“像眼睛,像星星” 要重读,突出了野花的小巧、明艳和繁多,营造出一种充满童趣和活泼的画面;“眨呀眨的” 要重读。它赋予野花以人的神态,使其显得俏皮可爱、活泼灵动,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趣味性,仿佛野花也在与人互动。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1.2课文示例:《春》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解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词组要重读。它们精准地描绘出春雨的细小、轻柔和绵密,通过排比的句式,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春雨的温柔与滋润,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细密的雨丝。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答题步骤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答题步骤
(1)定位重读字词:找出题目中被要求重读的字词。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答题步骤
(2)联系上下文语境:将该字词放回原文,仔细阅读其所在的句子,以及前后文的内容。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答题步骤
①这个字词在句子里起什么作用?
②它与句子里其他词语有什么关系?
③它所表达的字面意思和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④在当时的情境下,说话者(或作者)的情绪是怎样的?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答题步骤
(3)分析重读原因及作用:根据语境和情感,阐明为什么要重读这个字词,以及重读后能达到什么效果。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答题步骤
①突出强调什么?(具体内容)
②表达什么强烈情感?(具体情感)
③揭示什么深层含义/言外之意?
④体现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或性格?
⑤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冲击力?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3.答题模板
(1)通用模板
文中加点词“X”(引用加点字词)要重读,因为它突出强调了……(具体强调的内容,如:事物特点/重要性/某种状态),表达了作者/人物……(具体的强烈情感,如:喜悦/悲愤/坚定/无奈),或揭示了……(某种深层含义/言外之意),使得文章更富有感染力/表现力。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3.答题模板
(2)示例模板
①考查强调内容/事物特点:“X”(加点词语,如:“只”)要重读。因为它突出强调了……(如:数量的稀少/范围的限定),表明了……(具体情况,如:事物仅限于此/别无选择),使语义更明确,表达更精准。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3.答题模板
(2)示例模板
②考查表达强烈情感(喜悦/赞美):“X”(加点词语,如:“真美啊”)要重读。因为它强烈地表达了作者/人物对……(对象)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流露出内心的巨大惊喜,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3.答题模板
(2)示例模板
③考查表达强烈情感(悲愤/无奈):“X”(加点词语,如:“竟然”)要重读。因为它突出强调了事态的出乎意料和严重性,表达了作者/人物对……(某种不公/无奈)的震惊、愤怒和深切的痛惜之情,极具冲击力。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3.答题模板
(2)示例模板
④考查揭示深层含义/讽刺意味:“X”(加点词语,如:“聪明”)要重读。因为它在语境中并非褒义,而是带有反讽意味,揭示了该人物实际上自作聪明、愚蠢虚伪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讽刺和批判。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3.答题模板
(2)示例模板
⑤考查体现人物心理/状态:“X”(加点词语,如:“犹豫”)要重读。因为它准确地体现了人物在做决定时内心的纠结、矛盾和迟疑,暗示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考量,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实立体。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真题实战
一、【2025·广西·中考真题】
二、【2023·浙江台州·中考真题】
三、【2025·广东深圳·31校联考二模】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025·广西·中考真题】
▲请你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设计一处朗读重音,写出重读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每个人的心似乎被火焚烧着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 2025·广西·中考真题】
示例1:重读“每个人”这个词,旨在强调在战友于辉被雪崩卷走后,哨所里的所有战士都无一例外地感到极度焦急和心痛。这不仅突出了情况的紧急和危急,更表现了边防战士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强调“每个人”,展现了他们万众一心、不顾一切地投入到救援行动中的强大凝聚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 2025·广西·中考真题】
示例2:“焚烧”一词在句中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内心被极度焦急、担忧和痛苦所强烈占据的状态。重读“焚烧”,能够极大地增强这种情感的程度和强度,使其超越一般的“着急”或“心痛”,直观地表现出如同被烈火灼烧般的煎熬和痛苦。这不仅突显了战士们对战友安危的强烈关切,也凸显了救援行动的紧迫性,使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心如刀绞、迫切希望救出战友的巨大情感张力。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023·浙江台州·中考真题】
▲这是贺兰山这首诗歌中灵动的符号,是粗粝山石哺育的山之子。(请从重音、语调等角度任选其一,设计朗读,并阐明理由。)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 2023·浙江台州·中考真题】
重读“灵动的符号”和“山之子”,旨在强调岩羊作为贺兰山生命力和独特精神的核心象征。它们不仅打破了作者对贺兰山“沉寂、死亡”的初印象,更强调了这片粗犷山地孕育出的非凡生机与顽强品格。通过这两个词组,使读者感受到贺兰山粗犷外表下蕴藏的生命诗意和精神内涵。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2025·广东深圳·31校联考二模】
▲请你为文章第 段设计朗读的重音或停连(一处即可),并陈述你的设计理由。
一次次举起的竹竿,一次次垂下来,认错似的停在我的手上。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 2025·广东深圳·31校联考二模】
重读“认错似的”旨在突出“我”在意识到核桃树的疼痛后,内心产生的愧疚与反思。这个词语生动地揭示了“我”对核桃树从“打”到“停止”的行为转变,暗示了“我”内心深处萌生的同情与共情。重读此处能增强文章的情感深度,展现了“我”对生命个体尊重的觉醒,为后文对“厚德载物”的理解埋下伏笔。
七年级文学阅读实战宝典:01.重音
总结提升
1.回顾答题模板,规范分析思路。
2.日常阅读中,有意识关注并实践重音运用。
3.重音:理解文本、感受语言魅力的重要途径。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