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丰城市九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促织》与《变形记》在故事整体设定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篇作品都叙述了变形故事: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一个则是人变成了甲虫。借助于这种变形手法,在貌似荒诞的叙述背后,作品表达出对社会重压下人的命运的思考,即对人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或者人的异化的思考,从而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性。《促织》写的是一个在外力残酷压迫之下的小人物“离魂”的人间惨剧。人原是万物之灵,蟋蟀本是捕捉来给人当小玩意的,但在《促织》中,一切都被倒转过来——人成了一只可怜虫,而“蟋蟀”倒像在玩弄着人的命运,成了成名一家生死、吉凶、福祸的主宰。作者表面上写小小的蟋蟀,实际上则是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官员和处在社会底层、身受好几层压迫的老百姓,自上而下地串联起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如果说蒲松龄只是无意识地涉及异化的问题,那么卡夫卡则是有意识地以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刻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现象。人在一夜间变成了甲虫,从生理现象看,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而从社会现象上讲,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一旦失去谋生的能力、谋生的手段、谋生的资本、谋生的机会,就无异于变成一只甲虫。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成甲虫后,那一连串焦急的心理活动正反映了他一年到头过的都是那种惴惴不安、灰暗屈辱的日子。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人的生活”。《促织》思考问题的角度首先指向社会,而《变形记》则主要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不同的思考角度,体现出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影响。我们知道,中国社会是建构在一个个家庭的基础上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在这样的社会格局中,个人的所有生存目的、生存价值指向的都是家庭和社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群体的利益(更多的时候就是家庭)高于一切,所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就成了很多中国人的追求。而西方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个人,或者说是依附于团体的个人。因此,强调个人的权利,对个人的关注,就成了西方社会鲜明的特点。因着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在思考问题时就会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中国人总是将人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来观照,并进而思考人的命运;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以自我的眼光去审视社会,从而思考人的命运。《促织》与《变形记》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思考向度正是这样一种具体的表现。正是基于不同的思考角度,虽同样是运用变形的手法,但《促织》与《变形记》中人物变形的动因截然不同。在《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变为促织,是为了挽救整个家庭行将遭遇的灭顶之灾。换句话说,也就是个体是为着群体而牺牲的,这在某种层面上反映了中国人潜意识深处隐藏着的所谓忠孝,体现了专制社会里一个又一个的群体(即家庭)的悲哀。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变形,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个体在难以承受的社会压榨下走向自我崩溃。虽然这一变形不可能不影响到家庭,但更多地体现出的却是社会重压下一个又一个个体的悲哀。(摘编自韩玺吾《<促织>与<变形记>:荒诞的背后》)材料二: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凭借信息海量、传播及时、交互性和娱乐性强等特点俘获了大量受众。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诸多便利时,也面临着被异化的威胁。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就是指人们沉溺于社交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中,无限依赖媒体提供的内容,从主动的生产消费角色被异化为受媒体控制和奴役的傀儡,一旦离开媒体,就会陷入极端的恐慌之中。如何规避被媒体异化的危险,是当下受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人的理性包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两者之间的博弈与平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工具理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技术革命;而价值理性则是对人的尊严、情感和命运的关怀,强调一个人对于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工具理性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急剧膨胀,人们在享用技术盛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崇拜,而价值理性却被碎片化、娱乐化的快餐文化持续消解着,人的独立精神越发黯淡无光。在媒体使用过程中,人们用工具崇拜代替了理性思考,不愿付诸任何具体的行动,这种异化正是由社交媒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导致的。挣脱社交媒体建构的“异化牢笼”,亟须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以确保社交媒体的良性发展。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国民的媒介素养与道德认同,将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减少社交媒体使人异化的可能。(摘编自吴向华《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对人的异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促织》和《变形记》采用变形手法,在看似荒诞的叙述背后表达了对人与物异化关系或人的异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批判性。B.如果说蒲松龄是无意识地涉及异化问题,卡夫卡则是有意识地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现象,二者在表现异化的方式上完全不同。C.由于社交媒体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人们在媒体使用中用工具崇拜代替理性思考。D.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工具理性不断膨胀,而人们的价值理性被持续消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焦急焦虑心理,是他现实中“非人的生活”的反映。B.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之所以能获得大量受众,是因为它具有信息海量、传播及时等众多特点。C.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博弈与平衡,人类历史发展就失去了原动力。D.同样关注“人的异化”,两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材料二侧重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对人的影响。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人们因沉溺于网络互动而日渐丧失与现实沟通的能力和乐趣。B.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强大到让许多人开始担心自己会失业。C.受网络虚假信息影响,盲目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导致经济损失。D.沉迷网络玄幻小说,沉浸在虚构的世界中,无法分清现实与虚幻。4.材料一中《促织》和《变形记》都涉及“异化”现象,但异化原因各不相同,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综合两则材料,请谈谈如何避免人的异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女舞者【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以白菜价从乡政府那儿租下整栋危房,宣称要将它改成一座剧院。她很欣喜,因为这座危房里有个舞台。她很瘦,全身上下都是直挺、突兀的,脸瘦长,鼻子纤长,披散着一头灰白长发。她消瘦的双手十指细长,纤长的双腿总是穿着长裤。从背后看起来,像是个青涩的少女,但正脸却出卖了她的年龄,好在那些皱纹如网格般固定住了她的面部特征,让这副容貌不至于褪色走形。她踮起脚尖,循着芭蕾舞演员的“惯性”,抬起手,慢慢地,女舞者以优雅的步伐移动着,就像在跳舞一样。女舞者没对屋子做过任何改动。她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舞厅里,在天花板上悬挂漂亮的纸灯笼,给墙壁刷上蓝漆。她偶尔也会走遍整栋建筑,那时,到处可听见她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夜晚,她会坐在卧室的桌前写信,开头总是一句“亲爱的爸爸”。她从来都没写完过一封信,便把信纸丢入一个老式皮箱,那里面积存了无数信,可能数以千计。亲爱的爸爸!我买下了一座剧院!爸爸,您能想象得到吗?现在我终于可以为自己工作,终于可以去跳我喜欢的每一个角色了。没错,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舞蹈生涯其实已经结束了,我绝对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我舞蹈家的灵魂依旧年轻呀!我不后悔跟您吵了架,亲爱的爸爸,我想,我们都老了,该和解了。现在最让我遗憾的是,爸爸您再也不能看到跳舞的我了。信又被扔进皮箱里了。搬到这儿两三个月后的第一次演出,她邀请了镇上的居民。所有人都应邀而来。从舞台后面传来柔美的音乐声,不一会儿,一位双腿修长的女郎登场了,她无所畏惧地起舞——薄纱裙随着她那修长的大腿起落,总是稍有迟滞,比身体的动作晚一秒,仿佛是一团发光的白云随身而动。而替代了脚掌的肢体尖端,被封在舞鞋的亮点里,轻刷着木质地板,完全不同于人类沉重的脚步,仿佛是一只猫在舞台上欢跃。人们为她鼓掌叫好,而女舞者优雅地屈膝感谢。亲爱的爸爸,您一定感到非常惊讶。这是我十几年以来第一次公开为观众表演!我跳了《天鹅湖》中我最拿手的一段,可惜爸爸您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我跳这段舞了。我知道爸爸您是怎么看待我的舞蹈的,但您一眼都没看过我跳舞就“一票否决”了我,这样公平吗?我梦想着我们还能再相见,梦想着爸爸您能够来这里。但我也知道这不可能,因为长途跋涉对您来说实在太艰辛了,但我还是喜欢想象着爸爸坐在观众席上的画面……当我还小的时候,您嘲笑我的舞蹈课,我只能跟妈妈偷偷地去上课。而爸爸您居然一点都没有发觉!爸爸不爱我的念头在我脑海里多次闪现,但您为何要这样对我呢?我肯定弄错了。父爱是不一样的——爸爸竭尽全力让我不再受苦,让我过上美好的生活,也许只是因为爸爸认为所有艺术家都不幸福的缘故吧。十二月份,她筹备了一场圣诞节演出。然而,来看表演的只有四个人。她放任自己为这个夜晚哭泣。亲爱的爸爸,您知道不被爱的人有什么感受吗?他会感到所有他要做的事情都是错误的,甚至停下不做了也是错误。他身上一无是处,就像一块碎布、一张被扔在地上的废纸。为了得到爱,他费尽心思,但徒劳无功。四月初的复活节来临之前,她又向整个村庄发了演出邀请函。圣周日下午,来看表演的还是九个村民,外加三个来自城镇的客人。他们循着墙上箭头的指引,战战兢兢地走进黑漆漆的舞厅,随着美妙的音乐伴奏,在昏暗中落座。接着,灯光骤然亮起,大家一下子被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间人潮攒动的真正的剧院里。他们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听到了上千人发出的细碎嘈杂声。现在的墙壁被一张张略显臃肿的面孔所铺满,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面对此情此景,有人放声大笑,赞道:太有才了!真是绝了!所以,当音乐轰然奏响时,观众们热烈地鼓掌,而她,着一身白色薄纱舞裙,鞠躬致意。有一段音乐听起来像是模仿昆虫的嗡嗡奏鸣,而她真的化身为牛虻和蜜蜂,忽扇着手掌。她头戴一对奇怪的发饰,看起来就像头顶上长了一双巨大的眼睛。噢,大家都太喜欢这表演了,不禁拍手叫好。第二天,全镇的人都知道了那些绘制在剧院墙上的画,有几个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为快。她每个周日定期为惊艳于她的舞蹈和“壁画观众席”的游客们出演。然后,她写了第一封完整的信。亲爱的爸爸,我给您寄了我第一次独舞的录像带。我非常希望,爸爸您能够不带偏见地看完。我想我们最终应该能和好如初了吧。我一直都爱着您,爸爸——现在我终于能说出口了——我几乎每天都给爸爸您写信,这些信我还留着,若是您什么时候想看了,我可以装箱打包给您寄过去。我十分努力,而现在有很多人来欣赏我的表演。也许现在我们之间的一切问题都能够烟消云散了吧,我们会忘记过去所有的怨恨和伤痛,最终成为一对慈父孝女。就在她到邮局寄走这封信的当晚,一封电报不期而至,是父亲去世的噩耗。她一把将电报纸揉成了团,扔在地上,还用鞋跟踩得稀烂。她悲愤莫名。那天夜里,她点亮了全部灯光,取来油漆,在观众席上又添加了一张脸,就在剧院一楼的第四排座位上。她朝着那个方向画了个十字,再度起舞。(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舞者用心装饰整栋危房,重新粉刷墙壁,悬挂纸灯笼,为后面的演出做准备。B.老式皮箱里积存着无数信件,未寄出的信暗示了女舞者与父亲存在矛盾、隔阂。C.或许是出于好奇心和新鲜感,镇上的居民都来观看了女舞者的第一次演出。D.《女舞者》读起来有点苦涩、凄惨,但也涌动着直抵心灵的感染力和冲击力。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运用外貌描写,“瘦长”“纤长”“细长”的特征符合女主人公舞者的身份,“灰白长发”“皱纹”则体现女舞者的苍老。B.第七段描写女舞者的舞姿时,用白云、猫做喻体,贴切而生动地体现了女舞者的轻盈敏捷,其舞姿总体是优美动人的。C.“人潮攒动”“细碎嘈杂声”正面体现出女舞者的表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称赞,她认为自己的演出大获成功,增加了演出场次。D.作者有意留出空白,如女舞者租下危房前的经历、父亲过去有没有给女儿回信等,给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和阅读互动。8.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试作简要分析。9.女舞者给父亲写信的内容,表现了女舞者怎样的情感?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节选自《鸿门宴》)材料二: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节选自《资治通鉴》)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秦为无道A故B沛公得C至此D夫为天下E除残贼F宜G缟素H为资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与“约为婚姻”中的“婚姻”一样,都是古今异义词。B.善,交好。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远”字用法相同,都是形容词作动词。C.降轵道旁,在轵道旁投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句式结构相同。D.之,代词,他们。与《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一句中的“之”的词性和意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项羽听到了曹无伤的告密之后,马上决定攻打刘邦,范增的话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B.材料二中,刘邦没有听从诸将的建议,杀掉投降的秦王子婴,而是把子婴交给了主管官员处置。C.刘邦成功的过程中,谋士起了重要作用,如萧何入咸阳后的行为有助于刘邦全面了解关中情况。D.沛公刚入咸阳时,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没有禁受住诱惑,居留在了宫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14.材料一中范增认为刘邦“志不在小”,材料二中刘邦的哪些行为印证了范增的判断?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岳阳楼①白居易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②,华堂张与贵人看。【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春天,诗人在贬居江州第四年被移任更加僻远的忠州刺史。②图障:张挂在庭堂上的画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漫漫”,写出洞庭湖水天空阔、浩瀚无际的胜景,“独上”“危楼”“曲栏”三词集孤独与怅惘之情于一体,引发联想。B.颔联第二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红”色蕴含的感伤色彩巧妙地呈现,表现出作者极目远眺时浮现出的对帝京长安的思念。C.“啼何苦”与“雁点湖”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暗示作者羁旅漂泊的独特感受,尤其“点”字极富画面感,显出雁渺小而坚毅之态。D.作者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深切而新鲜的人生体验,全诗虽好句迭出,但毫无铺张扬厉之辞,延续其一贯的作品风格。16.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也有对洞庭湖的描写,试比较白诗中的洞庭湖与杜诗中的洞庭湖在寄寓作者的情感上有何不同。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讨论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要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传承,人们常引用《阿房宫赋》中“ , ”强调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悲剧可能重演。(2)班级准备张贴教室标语,班长想从《谏太宗十思疏》中挑选强调善始善终的名言,你会推荐“ , ”。(3)班级举行了一场以“玉”为主题字的飞花令比赛,含有“玉”字的诗词有很多,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 ”。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一把解腕尖刀多处倾注笔墨,以至我们在阅读时,会多次关注这把刀。这把“解腕尖刀”的出现,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当李小二告知林冲,陆谦等人已追至沧州,有密谋加害之意时,林冲“大怒”,随即去街上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身为配军的林冲被允许携带的防身武器是一杆花枪。然而,要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找寻仇家,携带花枪就不妥当了,锐利小巧便于隐藏的“尖刀”却正适合,这才有了“尖刀”的出场。林冲带了“尖刀”,四处寻找仇家,也是带了这把“尖刀”去的草料场。这种时候的“尖刀”应该是装在刀鞘中的,因为我们既没有看到尖刀的寒光,也没有嗅到杀人的血腥。然而让一些读者不解的是,在雪夜报仇的场景中,禁军教头林冲分明是可以用那杆花枪刺死仇敌陆虞候的,为什么偏用尖刀呢?因为此时的林冲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不用尖刀,不足以解恨。从情节设置的作用来说,这里的“尖刀”照应了前文的“买刀”,使得情节细致严谨;从受众方面来说,读者对林冲深切的同情和善恶定有天报的心理得到了彻底的满足,获得了阅读的快感。18.下列句子中的“也”与文中加点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 B.你也得对人家客气点儿吧。C.即使你不说,我也会帮助你的。 D.连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了电脑。19.原文中画横线的“应该”“彻底”两个词语,是作者后来添加的,试分析这两个词的表达效果。20.依据上文第二段,简述林冲用“解腕尖刀”痛杀陆虞候的原因。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本《红楼梦》,半部色彩史。”A《红楼梦》可以堪称中国古代色彩文化的百科全书,从王熙凤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到贾宝玉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从林黛玉的“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到薛宝钗的“蜜合色棉袄”,每一抹色彩都暗合人物性情与命运。这份独步古今的美学造诣,与曹雪芹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曹雪芹家族曾掌江宁织造五十八载,专司皇家服饰采办。少年曹雪芹在绫罗绸缎间嬉戏成长,B目之所及皆是苏绣蜀锦的华彩与“织金妆花”“缂丝刺绣”的工艺密语。这份浸入血脉的审美积淀,C最终化作大观园里流动的视觉盛宴。非遗传人黄荣华以“正五色”为经,人物命运为纬,独具匠心地织就了红楼色谱。贾宝玉的“绛芸轩”取其朱红正色,既昭显国公府贵胄气象,又暗藏对宝玉所葆有的“赤子之心”的隐喻;D林黛玉的“黛”色取自青绿画眉石,与潇湘馆的碧纱窗、翠竹影构成冷色调三重奏,恰似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生命底色;薛宝钗的“蜜合”色,既保留了“淡极始知花更艳”的雍容气度,又平添几分“藏愚守拙”的世故圆融。21.下列对文中引号的用法和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本《红楼梦》,半部色彩史。”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引号使用方式正确。B.“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的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C.“蜜合”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对薛宝钗的色谱颜色进行了强调。D.“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引号表示对诗句的引用,能吸引读者关注文采。22.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存在语病,请指出并修改正确。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的烛之武,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最终智退秦师;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清贫,耐着寂寞的屠呦呦,带领科研人员最终研制出青蒿素。材料二: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一年中最华美的春天,从寂寞的冬天发见出来;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从寂寞的暗夜发见出来。热闹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灭;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发生,都是创造,都是光明。因此,我们青年要耐得过这寂寞日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1.B 2.C 3.A 4.①《促织》的异化根源是 封建专制制度对家庭的压迫 :成名的儿子为挽救家庭(群体)被迫变成蟋蟀,体现个体为群体牺牲的悲剧,反映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②《变形记》的异化根源是 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体的压榨 :格里高尔因丧失谋生能力变成甲虫,反映西方社会重压下个体的崩溃。 5.①从个体角度: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重视对个人尊严、命运的关怀;避免技术崇拜,强调人的主体性回归。②从社会角度:完善相关法律政策,确保社交媒体良性发展;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媒介素养与道德认同。6.C 7.C 8.①女舞者的舞蹈演出和给父亲写信,构成了两条线索,两条线索相互补充。②女舞者从租下危房到装饰舞厅,再到筹备演出和上台表演,情节连贯,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③女舞者给父亲写信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有抒情性,有利于直接表现女舞者的情感和丰富的心理。 9.①总是以“亲爱的爸爸”开头,表现了女舞者对父亲的思念和牵挂;②反复传达想要和解、重归于好的心意,表现出女舞者渴望得到父亲的理解和支持;③“但我舞蹈家的灵魂依旧年轻呀”“我十分努力”,表现了女舞者对跳舞的喜爱和执着,但长期得不到父亲的认可,也让女舞者陷入不被理解、缺乏家人支持的孤独。10.ADF 11.B 12.D 13.(1)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2)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是替父老们除害,而不是来欺凌你们的,请你们不必害怕! 14.①没有诛杀子婴,博取宽容的好名声;②听从部下的建议,回军霸上,防止消磨意志;③与百姓约法三章,拒绝百姓犒劳,取得关中百姓支持。15.B 16.①白诗中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反衬诗人迁谪途中的孤独与仕途矛盾;②杜诗中洞庭湖的雄浑气势凸显诗人漂泊无依的渺小与家国之痛。17.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雕栏玉砌应犹在 金风玉露一相逢18.A 19.①“应该”是作者对尖刀是否在刀鞘里的揣测,这样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②“彻底”表现了读者希望恶人得到恶报的情绪发泄的程度,为读者获得阅读快感这种结论提供了依据。 20.示例:林冲用解腕尖刀痛杀陆虞候的原因有三:一是用尖刀可以体现心中愤恨,二是“尖刀”与前文的“买刀”在情节上相照应,三是体现读者期盼因果报应的传统心理。21.B 22.A,修改:《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色彩文化的百科全书(或者把“可以堪称”改为“可以称为”)。B,修改:目之所及皆是苏绣蜀锦的华彩,耳之所听都是“织金妆花”“缂丝刺绣”的工艺密语(或者改为“目之所及皆是苏绣蜀锦的华彩和‘织金妆花'‘缂丝刺绣’的工艺奥秘”)。23.例文:耐住寂寞,铸就辉煌“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耐得住寂寞,是一种心境,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是在寂寞中坚守,在寂寞中前行,最终铸就辉煌。寂寞,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三朝为官却不得重用的烛之武,在寂寞中图强,饱读诗书,最终凭借智慧退秦师,成就一段佳话。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清贫、耐着寂寞的屠呦呦,带领科研人员默默耕耘,最终研制出青蒿素,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们在寂寞中的坚守与积累。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他们没有放弃,而是静下心来,不断提升自己,等待着时机的到来。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寂寞,正是上天对他们的考验,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一番大业。寂寞,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热闹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容易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迷失自我。而在寂寞中,我们可以远离喧嚣,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方向。李大钊曾说:“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一年中最华美的春天,从寂寞的冬天发见出来;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从寂寞的暗夜发见出来。热闹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灭;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发生,都是创造,都是光明。”在寂寞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寂寞也能让我们更加冷静地看待周围的事物,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耐不住寂寞。他们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追求短暂的快乐和刺激,却不愿意付出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他们在热闹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殊不知,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会经历许多寂寞的时光。但是,我们不能害怕寂寞,而要勇敢地面对寂寞,耐得住寂寞。我们要像烛之武、屠呦呦那样,在寂寞中坚守,在寂寞中积累,在寂寞中创造。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让我们耐住寂寞,在寂寞中铸就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