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水蒸气凝结(课件)(共15张PPT)2025-2026学年青岛版(63制)三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 水蒸气凝结(课件)(共15张PPT)2025-2026学年青岛版(63制)三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四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19 水蒸气凝结
一、情境·问题
秋天的早晨,草叶上常常挂着晶莹剔透的小水珠,这是露珠。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草叶片上小水珠的形成主要与什么有关?
秋天的早晨常能看到草叶上有小水珠,这时的气温有什么特点?
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二、探究·实践
1.研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太阳照射一段时间后,还能看见这些小水珠吗?
根据以上事实猜想:小水珠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小水珠的形成主要与温度有关。
太阳照射一段时间后,小水珠蒸发成水蒸气,就看不到小水珠了。
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实验现象:加入冰块的烧杯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盛有常温水的烧杯外壁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外壁凝结形成小水珠。
实验材料:烧杯、冰块、常温水等。
实验步骤:
1.取两个同样的烧杯,一个加水,一个加入冰块。
2.静置一段时间,观察两个烧杯外壁的变化。
探究一 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1
实验材料:酒精灯、烧杯、铝片、试管夹、温水、火柴等。
实验步骤:
1.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相同温度的温水。
2.用试管夹夹取一片铝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回移动铝片让其均匀受热;另一片铝片不加热,放在一旁备用。
3.将两片铝片分别盖在烧杯上,观察两片铝片表面的变化。
探究二 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2
实验现象:加热过的铝片表面无明显变化,没有加热的铝片下表面附着一层小水珠。
实验结论:温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铝片凝结成小水珠。
没加热的铝片和加热后的铝片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上,产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
没有加热的铝片下表面附着一层小水珠,加热后的铝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相同条件:水温、水量、时间等;
不同条件:铝片的温度。
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珠。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是一种凝结现象。
2.找一找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眼镜起雾
烧开水的“白气”
冷饮外包装的小水珠
三、反思·评价
生活现象:早晨草叶上有小水珠。
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有关。
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解释现象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冬季开车时,前窗玻璃的内壁容易起雾,影响司机的视线。了解防止前窗玻璃起雾的方法。
开启空调冷风快速除雾;长时间开车时,开启空调热风;使用专用防雾剂喷涂玻璃内壁并擦拭均匀;减少车内湿度等。
四、拓展·迁移
随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