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科学家把单倍体酵母菌细胞的16条染色体改造后串联成一条染色体,得到仅含单条染色体的酵母菌SY14。SY14与野生型酵母菌(2n=32)共培养时,能正常存活和生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串联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B.串联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C.SY14细胞中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D.SY14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2.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M/m和N/n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他个体均表现为显性性状。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实验一 绿叶(甲)自交 均为绿叶实验二 绿叶(甲)与紫叶(乙) 绿叶:紫叶=1:3实验三 绿叶(甲)与紫叶(丙) A.甲的基因型是mmnnB.乙自交,子代中绿叶:紫叶=1:15C.若实验三的结果是绿叶:紫叶=1:1,则丙的基因型为MmnnD.若实验三的结果是均为紫叶,则丙的基因型有5种3.某水稻品系的籽粒香味和叶形的遗传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纯合的香粒皱叶与无香粒正常叶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香粒皱叶:无香粒正常叶:香粒正常叶:无香粒皱叶=66:16:9:9。不考虑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香粒和皱叶B.A/a和B/b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F1产生的配子中Ab和aB共占1/5D.F2无香粒皱叶中纯合子占1/1004.图1表示某果蝇体内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用不同颜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后,荧光点随分裂过程移动的情况,①~④表示荧光点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的C细胞是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B.图1的B、C细胞分别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C.图2不同荧光标记的着丝粒所在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D.图2的③→④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减数分裂存在异常途径①和②。途径①:在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联会受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直接形成配子。途径②:仅在减数分裂Ⅱ无法形成纺锤体,导致配子异常。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发生上述异常,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途径①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均为AaBbB.经途径②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C.经途径①和②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数均相同D.经途径①和②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均可育6.图1是果蝇细胞核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其中的泡状结构为复制泡。图2表示其中一个复制泡中的DNA复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出现多个复制泡的原因是DNA复制可从多个起点开始B.图1不同大小复制泡的双链区中嘌呤数/嘧啶数均为1C.图2子链a、b中游离的磷酸基团均位于该链的右端D.图2子链c、d的延伸方向与解旋酶的移动方向相同7.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推测核酸分子间的关系,不同核酸单链间的互补序列会形成杂交带,非互补序列保持游离的单链状态。图1中实线表示某基因的一条链,虚线表示该基因翻译时的模板,图2为人体的两种基因单链形成的杂交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游离的单链可表示基因中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B.图2中的两种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体C.图1和2中杂交分子的基本单位均是4种D.图1和2中杂交分子的基本骨架均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8.如图表示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一种方式。转录得到的RNA可形成茎环结构,它可使RNA聚合酶停止移动并从模板链上脱离。研究发现,在茎环结构下游还有一段多聚尿嘧啶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基因片段的每条DNA单链上均含有互补序列B.A-U配对形成的氢键数比GC少,有利于RNA与DNA分离C.茎环结构能终止转录过程但不是肽链延伸的终止信号D.转录得到的RNA的遗传信息均会继续流向蛋白质9.PTEN基因与膀胱细胞癌变密切相关。为寻找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科研人员设计了能特异性调控PTEN基因表达的saRNA,将其导入膀胱癌细胞后测定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TEN基因在膀胱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均存在,属于原癌基因B.与正常细胞相比,膀胱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增殖能力均发生显著变化C.膀胱癌细胞数量和saRNA的导入量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D.saRNA能够促进PTEN基因的表达进而实现对膀胱癌的治疗10.茶树具有喜温畏寒的生长习性,在南种北引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对茶树进行低温胁迫的冷驯化实验。结果显示冷驯化前、驯化中、驯化后茶树DNA中甲基化的胞嘧啶比例逐渐升高,且这种冷驯化使茶树获得一定的抗寒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胞嘧啶的甲基化未改变茶树DNA中碱基的种类和比例B.冷驯化后茶树抗寒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增多进而促进其表达C.冷驯化使茶树获得的抗寒能力能遗传给子代茶树植株D.茶树在南方和北方种植时均可出现胞嘧啶的甲基化11.板蓝根(2n=14)是传统中药材,具有广谱抗病毒特性。研究人员先利用甘蓝型油菜(4n=38)与板蓝根的细胞融合获得品种一,再进行杂交培育出抗病毒的甘蓝型油菜—板蓝根品种,过程如图所示,杂交过程中不能联会的染色体随机分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品种一产生配子时可形成26个四分体B.品种二是五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有9条染色体C.品种三的染色体数目处于38~45之间D.品种二和三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12.短指症是由于BMP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第48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转变为谷氨酰胺,导致患者的骨细胞形成异常。Danon病是一种由X染色体上LAMP2基因突变导致溶酶体L蛋白缺乏引起的罕见病,以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已知女性的一个LAMP2基因突变就会致病,女性患者比男性发病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短指症和Danon病均可能是由于碱基替换导致基因突变所致B.Danon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C.B超检查和基因检测均可用于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短指症和Danon病D.由于Danon病属于罕见病,因此需在患者家族中调查该病的发病率13.生物学实验中试剂和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含35S的培养液培养噬菌体可使其蛋白质外壳带有放射性标记B.低温诱导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经卡诺氏液处理可使其充分解离C.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或幼苗可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D.在培养基平板上放置含抗生素的滤纸片可对耐药菌进行选择14.在一个雌雄同株的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红花个体分别占20%和60%,基因型aa的白花个体占20%,但因白花的观赏价值低被全部淘汰。若淘汰后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F1,则F1中A基因频率是( )A.1/2 B.1/4 C.5/8 D.8/1115.细菌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引发,青霉素等抗生素常用来治疗该疾病,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致病菌的基因突变决定了其进化方向B.抗生素的滥用使致病菌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C.抗生素的滥用使致病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若人体从未接触过抗生素,则其感染的致病菌不会具有耐药性16.七彩文鸟(ZW型)的胸部羽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D基因为色素产生的必需基因,d基因纯合时表现为白色;E基因控制紫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基因数量越多颜色越深,这两对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上。现让两个白色纯合亲本杂交,F1均为浅紫色,F1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浅紫色♀:白色♀:紫色♂:浅紫色♂:白色♂=3:5:3: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d和E/e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C.任取F2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均不会出现紫色雌性D.F2浅紫色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白色个体占1/9二、多选题17.甲~丁是果蝇卵巢中的四个细胞,其核DNA数/染色体数及染色体组数如图所示,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一定处于联会状态B.乙细胞的染色体和核DNA数是卵细胞的四倍C.丙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D.丁细胞是卵原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18.基因D显性突变为D+或隐性突变为D-均能使人类患先天性肌强直病。下图表示该病的某家族系谱图,对图中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检测个体 I-1 I-4 Ⅲ-9基因1 + + -基因2 - - +基因3 - + +注:“+”表示有,“-”表示无。A.基因D、D+、D-不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1、2、3分别表示D、D+、D-C.Ⅱ-5和Ⅱ-7基因型相同,Ⅱ-7和Ⅲ-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D.Ⅱ-7和Ⅱ-8再生一个男孩,不含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19.果蝇的生物节律与PER基因有关,其表达产物PER蛋白在白天降解,夜晚积累。当PER蛋白达到一定数量时,它会与TIM蛋白结合来调控自身的表达,大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链是PER基因转录的模板链B.核糖体会沿着mRNA移动完成PER基因的翻译C.PER-TIM蛋白复合物对PER基因翻译的调控发生在夜间D.果蝇的生物节律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基因与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利用化石可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种类、形态及结构,但无法确定其行为特征B.各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因此适应是普遍存在的C.适应具有相对性,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存在矛盾D.经过地理隔离使不同种群基因库差异增大最终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经过程三、解答题21.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基因指导合成的酶A可使红色的前体物质变为黄色,B基因指导合成的酶B可使红色的前体物质变为紫色。现将一株纯合的黄花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紫花植株杂交,F1均开黄花。不考虑互换和致死。(1)A/a和B/b基因的关系是当 基因存在时, 基因不能发挥作用。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2)若F1自交,F2中黄花:紫花=3:1,则F1的基因型为 ,F2黄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3)若F1自交,F2中出现红花,则F1的基因型为 ,F2黄花植株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2.果蝇的细眼(A)与粗眼(a)、体色的黄体(B)与灰体(b)这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这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让一只细眼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粗眼黄体雄果蝇杂交,F1中细眼黄体:细眼灰体:粗眼黄体:粗眼灰体=1:1:1:1。不考虑突变和致死。(1)当F1的雌雄个体均有四种表型时,则基因A/a和B/b (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已知其中一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F1自由交配,后代中黄体雌性所占比例为 。(2)当F1中雌性和雄性各只有两种表型时,雌性的表型为 和 两对基因中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 ,若另外一对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则F1的粗眼黄体雌性与父本回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23.大肠杆菌中遗传信息传递的相关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Ⅲ代表过程,①~③代表酶。(1)酶③是 。过程I~Ⅲ中存在A—U配对的过程有 。从模板和原料的角度分析,过程I和Ⅱ的区别是 。(2)过程Ⅲ的模板链中a表示 (填“5'”或“3'”)端,该链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它们合成蛋白质相同的原因是 。(3)图中具有解旋作用的酶有 (填数字)。已知单链DNA结合蛋白的作用之一是防止解旋后的DNA单链重新螺旋,据此推测该蛋白会在图中过程 (填数字)中发挥作用。24.Mu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线状双链DNA组成,能侵染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 (1)Mu噬菌体的DNA中有一段区域称为G片段,在不同的Mu噬菌体中,G片段方向不同,如图1所示。G(+)方向时,G片段表达产生的尾丝蛋白可使Mu噬菌体吸附到大肠杆菌K12菌株上。G(-)方向时,G片段表达的尾丝蛋白可使Mu噬菌体吸附到大肠杆菌C菌株上。两种方向表达的尾丝蛋白不同,原因是 。这体现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 。(2)G片段的倒位 (填“属于”或“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原因是 。(3)图2为G(+)方向时尾丝蛋白合成的部分过程,原料甲~丙以及该过程所需能量来自 ,该过程中tRNA的作用是 。图中决定乙的密码子是5′— -3',已知细胞中运输乙的tRNA有两种,原因是 。25.水稻的抗稻瘟病对易感病为显性,由位于11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R/r控制。两株抗稻瘟病水稻甲和乙的11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水稻中至少含有一条正常的11号染色体才能存活。(1)植株甲、乙均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区分这两种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 。(2)为确定植株甲(Rr)中基因R的位置,科研人员让其自交,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易感病=2:1,则基因R位于 (填“正常”或“异常”)染色体上,理由是 。(3)为确定植株乙的基因型,科研人员让其与正常的易感病水稻杂交,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抗病:易感病=5:1,则乙的基因型为 。(4)研究发现除了基因R/r外,位于8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也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表现为易感病,Bb使抗性减弱表现为弱抗病,bb对水稻抗性无影响。据此推测,正常二倍体易感病水稻的基因型有 种,这几种水稻自交,后代 (填“会”或“不会”)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B D A D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D C C D BC ABD AC BC21.(1) A B 6(2) AaBB 1/3(3) AaBb 1/1222.(1) 可能 bbXAXa、BbXaY 7/32(2) 细眼黄体 粗眼黄体 B/b 粗眼黄体雌性:粗眼灰体雄性:粗眼黄体雄性=2:1:123.(1) DNA聚合酶 Ⅱ、Ⅲ 过程I中DNA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过程Ⅱ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原料是核糖核苷酸(2) 3' 它们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同一个mRNA(3) ①、② I、Ⅱ24.(1) 两种方向的G片段转录时模板不同,产生的mRNA不同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 不属于 Mu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染色体(3) 大肠杆菌K12菌株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CAG 决定乙的密码子有两种,密码子与tRNA的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因此运输乙的tRNA有两种25.(1)用显微镜观察分裂期细胞的染色体(2) 异常 当基因R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甲自交的后代中RR个体不能存活,抗病:易感病=2:1(3)RRr(4) 5 不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