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一单元 地球家园单元复习思维导图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查阅资料,思考并交流自己的发现。素养园地1.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怎样形成的?现研究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可分为原生黄土与次生黄土,原生黄土是第四纪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尘堆积物,次生黄土是由原生黄土由流水搬运再沉积而形成的。黄土的来源中国黄土来源于物理风化强烈的西北区沙漠和戈壁,在高空西风气流和近地面风共同作用下,粉尘被风力从西北吹至东南,在运移过程中因气流下沉而沉积下来,而且黄土颗粒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变细。2.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1)气候因素黄土高原虽属季风气候区,但距海洋较远,大陆性气候又有一定的表现。由东南向西北大陆性程度逐渐增强,东南属半湿润气候,中部为半干旱气候类型,西北部属干旱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的特点主要是位于西风带内的地面低压系统活动频繁,从而造成多暴雨天气。夏秋降雨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雨量及降雨强度均大。暴雨多、强度大的这种气候特点,极易产生水土流失。(2)土壤因素黄土是典型的粉砂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粉砂,尤其是粗粉砂,其次还含有一定量的极细砂及粘粒,使黄土的抗冲性很差。黄土的空隙度虽较大,但空隙很小,大多数乃至绝大多数都属于毛管空隙,雨滴击溅后极易堵塞,很不利于黄土的透水入渗,易产生超渗产流,导致水土流失。(3)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黄土高原大体上可分为陇西高原、陕北高原和山西高原三个部分。以六盘山为界,东西分异明显。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可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4)毁坏植被,陡坡耕种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5) 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产草量最高的草地,可达7.81t/hm2。由于改良草场与人工草场所占比例相对于自然草场要小得多,因此超载放牧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十分大。(4)毁坏植被,陡坡耕种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5) 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产草量最高的草地,可达7.81t/hm2。由于改良草场与人工草场所占比例相对于自然草场要小得多,因此超载放牧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十分大。(6)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开矿、修路、建厂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增加新的产沙来源。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开采过程中滥倒弃渣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3.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主要有四类措施:生物措施主要由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组成;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梯田和淤地坝,以及近期涌现的治沟造地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体现在坡面、沟道系统整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特点;区域综合整理则强调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达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