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3-14 章 内能&内能的利用素养检测卷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1~8 题单选,9~10 题多选)1.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沙漠地区比湖泊升温快的原因是( )A.沙子的密度较大 B.沙子吸收热量较多C.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D.沙子的比热容较小答案:D【解析】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单位面积的沙漠和湖泊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在吸收的热量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 = ( 0) 可知,比热容越小,温度的变化越吸大。沙漠升温快说明温度变化大,则沙子的比热容小。故选 D。2.下列校园美景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丁香花芳香四溢 B.娇艳的花朵绽放C.柳絮漫天飞舞 D.湖面波光粼粼答案:A【解析】选项 描述 是否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是(能闻到花香,是花香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运动的A 丁香花芳香四溢结果,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娇艳的花朵绽放C 柳絮漫天飞舞 否(均不是分子的运动)D 湖面波光粼粼31/2343.如图所示的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该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封存,二氧化碳封存后( )A.分子的数目减小 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间隔变小 D.分子的质量减小答案:C【解析】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二氧化碳封存后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的间隔变小,分子的数目、分子的体积和分子的质量均不变。4.下列所示现象中,加点的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A.砂轮机研磨刀.具. B.人.用暖水袋取暖C.电磁炉烧水. D.被冰镇的饮.料.【解析】选项 现象描述 分析对象 改变内能的方式 内能的变化 判断A 砂轮机研磨刀具 刀具 做功 增大 错误B 人用暖水袋取暖 人 热传递 增大 错误C 电磁炉烧水 水 热传递 增大 错误D 被冰镇的饮料 饮料 热传递 减小 正确32/2345.某种光学发动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化学反应室中化合物在光照下会分解,使化学反应室的气压增大,推动活塞右移。活塞右移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化学反应室内气压增大,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活塞右移,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6.下列是小明查阅资料得到的一些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燃料 热值 燃料 热值干木柴 1.2×107 J/kg 煤油 4.6×107 J/kg柴油 4.3×107 J/kg 汽油 4.6×107 J/kg焦炭 3.0×107 J/kg 木炭 3.4×107 J/kgA.完全燃烧1 kg煤油放出的热量为4.6 × 107 JB.2 kg干木柴的热值为2.4 × 107 J/kgC.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D.木炭完全燃烧比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答案:A【解析】由表格可知,完全燃烧1 kg煤油放出的热量为4.6 × 107 J ,故 A 正确;由表格可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 × 107 J/kg,故2 kg干木柴的热值为1.2 × 107 J/kg ,故 B 错误;热值只和燃料的种类有关,故 C 错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种类及质量有关,因为不知33/234道焦炭和木炭的质量,故无法比较两者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故 D 错误。7.初温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 3 倍,使它们各自吸收相等的热量后(不计热损失)立即接触,则( )A.热量从甲传到乙 B.热量从乙传到甲C.温度从甲传到乙 D.温度从乙传到甲答案:B【解析】甲、乙两铁块初温相同,甲的质量是乙的 3 倍,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由 = Δ 知,吸收的热量和比热容都相同时,质量越小,温度变化越大,吸因此乙的Δ 比甲的Δ 大,即乙的末温高,因此热量从乙传到甲。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无法传递。故 A、C、D 错误,B 正确。8.如图所示,图甲为四冲程汽油机的某个冲程,图乙为该汽油机燃料燃烧后的能量转化比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汽油机的效率为70%B.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物质仅有空气34/234C.图甲所示的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相同时间内燃烧的汽油的质量越大,汽油机的效率越高答案:C【解析】由图乙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100% 40% 15% 15% = 30% ,故 A 错误;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物质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故 B 错误;图甲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点火,故为做功冲程,能使汽车获得动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正确;汽油机的效率跟废气带走的能量、直接散失的能量、机械摩擦损失的能量等都有关系,与汽油机的工作时间、燃烧的汽油的质量等无关,故 D 错误。9.(多选)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均为0 ℃ 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用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进行加热,根据对它们加热的时间和它们升高的温度,在图像上分别画出对应的甲、乙、丙三点,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大 B.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小C.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 D.丙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答案:BC【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是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根据 = Δ 可知,同一物体,吸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由此可将甲、乙、丙三点分别与原点连接,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乙比甲升温快,则乙的比热容比甲小,乙、丙是同种液体,35/234则比热容相同,所以甲比丙的比热容大,故 A 错误,B 正确;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乙比丙升温快,则丙比乙的质量大,甲、乙是质量相等的液体,所以甲比丙的质量小,故 C 正确,D 错误。10.(多选)汽油机甲的飞轮每分钟转 2400 转,气缸容积为150 cm3,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2.0 × 106 Pa ,且汽油机甲一分钟消耗25 g汽油,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甲与汽油机乙的效率之比为5: 4 ,汽油机甲的功率是乙的 2.5 倍。已知汽油机甲、乙均为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汽油的热值为4.8 × 107 J/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汽油机甲的功率为3.6 × 106 WB.汽油机甲的功率为6 000 WC.汽油机甲、乙相同时间的油耗之比为2: 1D.汽油机甲、乙相同时间的油耗之比为1: 2答案:BC【解析】汽油机甲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2.0 × 106 Pa , 根据 = 和 = 可知,每次做功冲程对外做的功为 = = × = = 2.0 × 106 Pa × 150 × 10 6 m3 = 300 J ; 汽油机甲的飞轮每分钟转 2 400 转,则一分钟汽油机甲的做功次数为 1 200 次,所以一分钟汽油机甲做的功为 = × 1 200 = 300 J × 1 200 = 3.6 × 105 J;甲 甲 3.6×105 J由 = 得,汽油机甲的功率为 = = = 6 000 W ,故 A 错误,B 正确。 甲 60 s甲36/234汽油机甲一分钟消耗25 g 汽油,则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 = 25 × 10 3 kg × 4.8 × 107 J/kg = 1.2 × 106 J ,甲 甲 甲 3.6×105 J所以汽油机甲的效率为 = × 100% = × 100% = 30% ;甲 1.2×106 J甲4 4汽油机甲与汽油机乙的效率之比为5: 4,则汽油机乙的效率 = × = × 30% = 24% ;乙 5 甲 5 甲 6 000 W汽油机甲的功率是乙的 2.5 倍,则汽油机乙的功率为 = = = 2 400 W ,乙 2.5 2.5所以汽油机乙一分钟做的功为 = × = 2 400 W× 60 s = 1.44 × 105 J ;乙 乙 乙 乙 1.44×105 J汽油机乙一分钟燃烧汽油释放的热量为 = = = 6 × 105 J,乙 24%乙 乙 6×105 J由 = 得,汽油机乙一分钟消耗的汽油质量为 = = = 0.012 5 kg = 12.5 g ; 乙 4.8×107 J/kg汽油机甲、乙相同时间的油耗之比为25 g: 12.5 g = 2: 1 ,故 D 错误,C 正确。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1.把茶包放入热水中后,水会慢慢变色,水的温度越高,变色越快,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水的温度越高,变色越快,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杯盖内表面沾有的小水珠不掉落。12.小芳用一根筷子用力摩擦可乐易拉罐,居然将一罐没有拉环的可乐打开了。这是因为筷子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易拉罐外壳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使易拉罐内部气体内能增大,形成高压气体,再通过______的方式将易拉罐顶开。【解析】筷子在摩擦易拉罐时克服摩擦做功,筷子的机械能转化为易拉罐的内能,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易拉罐外壳的内能增大的;易拉罐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高于内部气体的温度,37/234内部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形成高压气体,再通过对外做功的方式将易拉罐顶开。13.电暖器中充入的是比热容较小的液体,这是为了通电后让液体的升温速度较____(选填“快”或“慢”);而暖手宝中要充入比热容较大的液体,这是为了让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____(选填“多”或“少”)的热量。【解析】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小的液体温度升高得快;根据 =放 Δ 可知,在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大的液体放出的热量多。14.如图是能自动点头喝水的“饮水鸟”,其下球内装有乙醚液体,先在“鸟头”上滴些水,水蒸发吸热使上球内部分乙醚气体液化,上球内气压降低,下球内部分乙醚液体会被压进玻璃管中,使“饮水鸟”的重心上移,从而前倾。当玻璃管将上、下球内的气体连通后,上、下球内气体的压强平衡,乙醚液体会回流到下球,从而使“鸟头”抬起,如此循环往复。“饮水鸟”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永动机,其能量转化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解析】“饮水鸟”在工作时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不是永动机。15.小明在铁锅中装入3 kg 水,并将铁锅放在天然气灶上,将锅中的水从15 ℃加热到了75 ℃ 。加热前后小明均观察了天然气表,上面的示数分别为: m3和m3。锅中的水从15 ℃ 升高到75 ℃吸收热量___________J;该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是_____。[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 4.2 × 103 J/(kg ℃), 取3.9 × 107 J/m3]水 天然气【解析】锅中的水吸收的热量38/234 = ( ) = 4.2 × 1030 J/(kg ℃) × 3 kg × (75 ℃ 15 ℃) = 7.56 × 105 J ;吸 水天然气表的表盘上示数的后三位是小数,则燃烧的天然气的体积 = 1 234.605 m3 1 234.567 m3 = 0.038 m3 ,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 0.038 m3 × 3.9 × 107 J/m3 = 1.482 × 106 J ,放 天然气 吸 7.56×105 J该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 = × 100% = 6 × 100% ≈ 51% 。 1.482×10 J放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6.(8 分)小明为了研究分子相关的知识,进行了下列几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比原来小了,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小明不能先加酒精再加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子间有间隙 ,混合后总体积变化不明显【解析】图甲实验中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分子间有间隙;该实验不能先加酒精再加水,因为水的密度比酒精大,加水时会先与酒精混合一部分,这样再次混合后总体积变化不明显。(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在一个浸过肥皂液的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然后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发现棉线左边的肥皂液膜破裂,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解析】用手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棉线左边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是由于分39/234子间存在引力。(3)图丙中,在量筒里装入少量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刚开始时,水与硫酸铜的水溶液界面分明,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7.(10 分)小明发现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打气筒外壁有些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实验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猜想 1:可能是活塞与筒壁有摩擦。猜想 2:可能是活塞不断压缩空气做功。【证据】实验方案:在打气筒上部和下部各找一个测温点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 s 内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 20 次,立即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待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 ℃) 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使其内部气压与打气前相同,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序 时间/s 活塞往复次数 打气筒上部温度/℃ 打气筒下部温度/℃1 10 20 30.7 36.62 10 20 30.2 36.23 10 20 30.5 36.340/234【解释】 根据打气筒上、下部存在温度差可初步判断猜想___是正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猜想:他们将打气筒与篮球________(选填“连接”或“不连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测出打气筒上、下部外壁的温度;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该猜想是正确的。答案:2 ,不连接,打气筒上部和下部的温度相同【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打气筒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这是由于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所以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造成打气筒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故初步判断猜想 2 正确。根据控制变量法,要验证猜想 2,应让活塞只克服摩擦做功,而不压缩空气做功,故应使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若测得打气筒上部和下部的温度相同,则说明猜想 2 是正确的。【交流】 打气筒内壁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传递到外壁的;在打气时,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_冲程相同。【解析】打气筒内壁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外壁的;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同。18.(12 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大小。41/234①如图甲,1、2 虚线框中应选择的器材组合分别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解析】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大小,需要选择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不同液体升高的温度,为使液体受热均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应选择 、 装置;使用相同的热源,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②小明设计了两个方案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大小。方案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方案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你认为__________(选填“方案一”“方案二”或“两方案都”)可行。【解析】小明设计的两个方案都可行,因为不同物质在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不同,说明吸热本领不同,温度升高越少的吸热本领越大;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即加热时间不同,也说明吸热本领不同,加热时间越长的吸热本领越大。(2)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①以下实验条件中要求相同的有_____(选填字母)。A.烧杯内液体的种类 B.燃料种类C.加热时间 D.烧杯内液体的质量【解析】在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实验中,应控制烧杯内液体的种类和烧杯内液体的质量相同,故选 A、D。②小明选用图乙 中质量相同的燃料 和燃料 进行实验,在__________(选填“燃料燃烧相同时间”或“燃料燃尽”)后,根据记下的各个时刻烧杯中的水温,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则可判断燃料___(选填“ ”或“ ”)放出的热量多。42/234图丙【解析】小明选用图乙 中质量相同的燃料 和燃料 进行实验,在燃料燃尽后,根据记下的各个时刻烧杯中的水温,绘制出了图丙中的图像,由图丙可知,燃料 使水的温度升高得多,故燃料 放出热量多。四、综合计算题(共 20 分)19.(8 分)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 4.2 × 103 J/(kg ℃),干沙子的比热容为 = 0.92 × 103 J水 沙/(kg ℃) ,用质量相同的干沙子和水混合成湿沙子。1(1)请证明湿沙子的比热容 = ( + ) 。2 水 沙证明:设干沙子的质量为 ,水的质量为 ,且 = ,沙 水 沙 水干沙子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 = Δ …………(1 分)沙 沙 沙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 = Δ …………(1 分)水 水 水湿沙子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 = + ,总 沙 水 Δ + Δ + 总 水 水 沙 沙 水 沙 1湿沙子的比热容 = = = = ( + ) ……(2 分)( + )Δ ( + )Δ 2 2 水 沙水 沙 水 沙(2)若湿沙子的总质量为100 kg,升高10 ℃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1 1 103 J 103 J【解】湿沙子的比热容 = ( + ) = × [4.2 × + 0.92 × ]2 水 沙 2 kg ℃ kg ℃= 2.56 × 103 J/(kg ℃) ……(2 分)103 J湿沙子吸收的热量 = Δ ′ = 2.56 × × 100 kg × 10 ℃吸 kg ℃= 2.56 × 106 J (2 分)43/23420.(12 分)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 10 亿辆。每辆汽车每年耗油1.8 t ,汽车内燃机效率的平均值取29%,汽油的热值为4.6 × 107 J/kg 。(1)汽油的热值为4.6 × 107 J/kg,表示1 kg 汽油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放出的热量为4.6 × 107 J 。【解析】汽油的热值是4.6 × 107 J/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 kg 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4.6 × 107 J 。(2)10 亿辆汽车每年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解】每辆汽车每年消耗的汽油的质量 1 = 1.8 t = 1 800 kg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1 = 1 800 kg × 4.6 × 107 J/kg = 8.28 × 1010 J ……(2 分)放10 亿辆汽车每年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109 × 8.28 × 1010 J = 8.28 × 1019 J …………(2 分)总(3)如果能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 ,则 10 亿辆汽车每年可以节约共多少吨汽油?【解】如果内燃机效率提高1%,即 2 = 1 + 1% = 29% + 1% = 30% , 有用因为 = ,所以 = ,内燃机效率提高后有用功不变, 有用放 所以 1 1 = ,则 =12 2 2 1 ……(2 分) 2每辆汽车每年节约的汽油的质量 29%Δ = 1 2 = 11 1 = (1 1) 1= (1 ) × 1.8 t = 0.06 t ……(2 分)2 2 30%10 亿辆汽车可以节约的汽油的质量Δ = Δ = 109 × 0.06 t = 6 × 107 t ……(2 分)总44/234第 13-14 章 内能&内能的利用素养检测卷时间:60 min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1~8 题单选,9~10 题多选)1.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沙漠地区比湖泊升温快的原因是( )A.沙子的密度较大 B.沙子吸收热量较多C.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D.沙子的比热容较小2.下列校园美景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丁香花芳香四溢 B.娇艳的花朵绽放C.柳絮漫天飞舞 D.湖面波光粼粼3.如图所示的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该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封存,二氧化碳封存后( )A.分子的数目减小 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间隔变小 D.分子的质量减小4.下列所示现象中,加点的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A.砂轮机研磨刀.具. B.人.用暖水袋取暖C.电磁炉烧水. D.被冰镇的饮.料.5.某种光学发动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化学反应室中化合物在光照下会分解,使化学反应室的气压增大,推动活塞右移。活塞右移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1/1426.下列是小明查阅资料得到的一些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燃料 热值 燃料 热值干木柴 1.2×107 J/kg 煤油 4.6×107 J/kg柴油 4.3×107 J/kg 汽油 4.6×107 J/kg焦炭 3.0×107 J/kg 木炭 3.4×107 J/kgA.完全燃烧1 kg煤油放出的热量为4.6 × 107 JB.2 kg干木柴的热值为2.4 × 107 J/kgC.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D.木炭完全燃烧比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7.初温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 3 倍,使它们各自吸收相等的热量后(不计热损失)立即接触,则( )A.热量从甲传到乙 B.热量从乙传到甲C.温度从甲传到乙 D.温度从乙传到甲8.如图所示,图甲为四冲程汽油机的某个冲程,图乙为该汽油机燃料燃烧后的能量转化比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142A.该汽油机的效率为70%B.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物质仅有空气C.图甲所示的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相同时间内燃烧的汽油的质量越大,汽油机的效率越高9.(多选)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均为0 ℃ 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用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进行加热,根据对它们加热的时间和它们升高的温度,在图像上分别画出对应的甲、乙、丙三点,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大 B.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小C.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 D.丙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10.(多选)汽油机甲的飞轮每分钟转 2400 转,气缸容积为150 cm3,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2.0 × 106 Pa ,且汽油机甲一分钟消耗25 g汽油,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甲与汽油机乙的效率之比为5: 4 ,汽油机甲的功率是乙的 2.5 倍。已知汽油机甲、乙均为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汽油的热值为4.8 × 107 J/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汽油机甲的功率为3.6 × 106 WB.汽油机甲的功率为6 000 WC.汽油机甲、乙相同时间的油耗之比为2: 1D.汽油机甲、乙相同时间的油耗之比为1: 223/142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1.把茶包放入热水中后,水会慢慢变色,水的温度越高,变色越快,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拿起杯盖,杯盖内表面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12.小芳用一根筷子用力摩擦可乐易拉罐,居然将一罐没有拉环的可乐打开了。这是因为筷子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易拉罐外壳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从而使易拉罐内部气体内能增大,形成高压气体,再通过______的方式将易拉罐顶开。13.电暖器中充入的是比热容较小的液体,这是为了通电后让液体的升温速度较____(选填“快”或“慢”);而暖手宝中要充入比热容较大的液体,这是为了让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____(选填“多”或“少”)的热量。14.如图是能自动点头喝水的“饮水鸟”,其下球内装有乙醚液体,先在“鸟头”上滴些水,水蒸发吸热使上球内部分乙醚气体液化,上球内气压降低,下球内部分乙醚液体会被压进玻璃管中,使“饮水鸟”的重心上移,从而前倾。当玻璃管将上、下球内的气体连通后,上、下球内气体的压强平衡,乙醚液体会回流到下球,从而使“鸟头”抬起,如此循环往复。“饮水鸟”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永动机,其能量转化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15.小明在铁锅中装入3 kg 水,并将铁锅放在天然气灶上,将锅中的水从15 ℃加热到了75 ℃ 。加热前后小明均观察了天然气表,上面的示数分别为: m3和m3。锅中的水从15 ℃ 升高到75 ℃吸收热量___________J;该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是_____。[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 4.2 × 103 J/(kg ℃), 取3.9 × 107 J/m3]水 天然气24/142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6.(8 分)小明为了研究分子相关的知识,进行了下列几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比原来小了,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小明不能先加酒精再加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在一个浸过肥皂液的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然后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发现棉线左边的肥皂液膜破裂,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3)图丙中,在量筒里装入少量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0 分)小明发现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打气筒外壁有些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实验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猜想 1:可能是活塞与筒壁有摩擦。猜想 2:可能是活塞不断压缩空气做功。【证据】实验方案:在打气筒上部和下部各找一 个测温点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 s 内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 20 次,立即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待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 ℃) 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使其内部气压与打气前相同,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表。25/142实验次序 时间/s 活塞往复次数 打气筒上部温度/℃ 打气筒下部温度/℃1 10 20 30.7 36.62 10 20 30.2 36.23 10 20 30.5 36.3【解释】 根据打气筒上、下部存在温度差可初步判断猜想___是正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猜想:他们将打气筒与篮球________(选填“连接”或“不连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测出打气筒上、下部外壁的温度;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该猜想是正确的。【交流】 打气筒内壁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传递到外壁的;在打气时,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_冲程相同。18.(12 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大小。①如图甲,1、2 虚线框中应选择的器材组合分别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②小明设计了两个方案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大小。方案一: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26/142方案二: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你认为__________(选填“方案一”“方案二”或“两方案都”)可行。(2)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①以下实验条件中要求相同的有_____(选填字母)。A.烧杯内液体的种类 B.燃料种类C.加热时间 D.烧杯内液体的质量②小明选用图乙 中质量相同的燃料 和燃料 进行实验,在__________(选填“燃料燃烧相同时间”或“燃料燃尽”)后,根据记下的各个时刻烧杯中的水温,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则可判断燃料___(选填“ ”或“ ”)放出的热量多。图丙四、综合计算题(共 20 分)19.(8 分)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 4.2 × 103 J/(kg ℃),干沙子的比热容为 = 0.92 × 103 J水 沙/(kg ℃) ,用质量相同的干沙子和水混合成湿沙子。1(1)请证明湿沙子的比热容 = ( + ) 。2 水 沙(2)若湿沙子的总质量为100 kg,升高10 ℃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7/14220.(12 分)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 10 亿辆。每辆汽车每年耗油1.8 t ,汽车内燃机效率的平均值取29%,汽油的热值为4.6 × 107 J/kg 。(1)汽油的热值为4.6 × 107 J/kg,表示1 kg 汽油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放出的热量为4.6 × 107 J 。(2)10 亿辆汽车每年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3)如果能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 ,则 10 亿辆汽车每年可以节约共多少吨汽油?28/14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3-14章,内能&内能的利用素养检测卷 答案.pdf 第13-14章,内能&内能的利用素养检测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