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变”在何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就变在前所未有、百年罕遇,变就变在立破并举、涤旧生新。这个大变局,概括起来说,就是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全面认识和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何成,《光明日报》“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习近平导入新课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课标要求: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0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02.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03.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录1公元1948年3公元1999年4公元2001年联合国实施维和行动二十国集团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公元1991年苏联解体2015年,新开发银行成立、亚投行成立5公元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6公元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时空定位和平问题(东西问题):指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问题。发展问题(南北问题):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图解历史材料1: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材料2: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和平: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关系人类的命运走向发展: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关系人类的生存品质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相辅相成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结合课本第一段,回答二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成果:和平方面:1.二战后未发生新的世界大战;2.联合国维和行动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方面:1.世界范围内经济等各方面取得惊人发展;2.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哪些因素保障了此阶段的和平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和区域合作密切世界范围内各方面大发展奠定基础联合国维和行动发展中国家是一支重要力量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主学习】阅读第二目,指出人类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具体表现发展方面和平与安全方面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民族、种族、宗教、领土)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持续蔓延: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气候变化等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二、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南北差距与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世界和平的挑战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难民问题日趋严重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2023·全国卷·35)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 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二、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2015《巴黎协定》中国应对:“碳达峰”、“碳中和”、“风沙治理”、“新能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巴黎协定》以来,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数据显示,中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新能源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非化石能源发展迅速,《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国发电量8.7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36.2%。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也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断巩固提升。——新华社:《<巴黎协定>首次全球“大考”中国“答卷”尽显大国担当》二、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这些挑战,也不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参加与欧洲领导人的视频会议时,向世界发出“美国回来了”的宣告。同日,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并表示气候问题将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中国网评】美国重返《巴黎协定》,中美合作或现转机。2021.2.27二、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1)措施:①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②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1、建立全球治理机制1945年成立联合国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世界银行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2)成效: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相应的治理机制。①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G20)②地区层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新开发银行等三、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1、建立全球治理机制1999年成立的二十国集团,其宗旨是:促进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对话;加强国际金融体系框架;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新开发银行厦门金砖会议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其宗旨: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组织2009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首次会晤,称金砖国家,2010年南非加入。其宗旨: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2015年成立新开发银行。三、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2、中国方案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三、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重点探讨1、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2、理论来源:(1)理论依据: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2)思想来源: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3)现实需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4)努力方向: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实践:(1)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2) 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3)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4)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三、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有人这样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你同意这种理解吗?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同意。认识:“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和中国主张中国智慧,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的世界中发展自已,以中国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主动承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结果。“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建军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重点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1)“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实现了理论的坚持和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将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终极目标。(2)“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取人类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倡导公平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倡导多种文明和谐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是各国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公约数。(3)“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倡导全球新型文明观。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质特征之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纽带。(4)“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塑造大国形象持续提供议题设置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把握世界未来发展趋势,主动设置“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议题,易理解、可接受,是融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重点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本课小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时代问题——危机与挑战时代破题——合作与共赢发展方面和平与安全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原有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治理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全球层面: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金砖国家(BRICS)与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行动中国方案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原因制约战争的因素本课小结1、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全球经济进行治理。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的“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治理。1999年,成立了有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这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C.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D.世界格局由单极走向多极课堂练习B2、2009年7月7日,某位美国政治家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美俄关系走向缓和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课堂练习C3、“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下列符合材料的观点的有(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课堂练习A4、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年1月16日至18日,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有关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这表明( )A.当前中国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B.中国正逐渐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C.是美国对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动摇的体现D.其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D课堂练习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参考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不方向的鲜明旗帜。第一,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第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三,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第四,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第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