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自主学习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 )A., B. C. D.,2.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数解为,则的值为( )A. B. C. D.或3.若,则下列x的值一定是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是( )A. B. C. D.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则这个方程为( )A. B.C. D.5.如果和是方程的两个根,则多项式可以分解因式为( )A. B. C. D.6.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可将该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方程是( )A.和 B.和C.和 D.和7.设是两个整数,若定义一种运算“”,,则方程的实数根是( )A. B.C. D.二、填空题8.当 时,代数式与的值相等.9.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则 .10.若,则的值为 .11.方程的根为12.已知方程的解是,,则方程的解是 .13.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则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第三边长是方程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三、解答题15.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2)(3)(4)16.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17.小李与小王两位同学解方程的过程如下框:小李: 解:两边同除以,得 , 则. 小王: 解:移项,得, 提取公因式,得. 则或, 解得,.你认为他们的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在框内打“√”;若错误请在框内打“×”,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18.将分解因式时,可依据口诀“首尾两项要分解,交叉之积的和在中央”,如图,所以.我们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用式子表示为.依照上面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19.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的长为7,求的值.2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都是整数,且不相等,若其中一根是另一根的整数倍,则称该方程是整根方程.例如:的两根为,.因为2是的倍,所以是整根方程.(1)求证:方程是整根方程;(2)若存在正整数,使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是整根方程,且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求的值.参考答案1.解:,,,∴,;故选A.2.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数解为,∴,解得,∴的值为,故选:.3.解:∵,∴,∴原方程化为:,因式分解得:,解得:,故选:B.4.解:A、由方程解得,故不符合题意;B、由方程解得,故符合题意;C、由方程解得,故不符合题意;D、由方程解得,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解:∵和是方程的两个根,∴,即,∴多项式可以分解因式为,故选:.6.解:∵,∴,∴,∴和,故选:A.7.解:∵,∴,整理得:,即,解得:.故选:C.8.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9.解: 是一元二次方程,,解得:,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分解因式得:,或,解得:或(舍去),故答案为: .10.解:设,则,整理可得:,∴,∴或(不符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11.解:,∴,设,∴,整理得:,解得:,,∴或,∴当时,,∴无实数根,当时,解得:,,故答案为:,.12.解:∵方程的解是,,∴方程的解为或,解得:,,故答案为:,.13.解:∵方程的两根为,,∴方程的两根满足关系式,∴.故答案为:.14.解:,整理得:,,解得:,,当时,,不能构成三角形,当时,三角形的周长为,故答案为:.15.(1)解:,原方程可变形为:,或.,.(2)解:原方程可变形为:,..(3)解:,原方程可变形为:,或,.(4)解:原方程可变形为:,,即.或.,.16.(1)解:∴或∴,;(2)解:则∴∴∴或∴,.17.解:×;×解:,.18.(1)解:,或,所以,;(2),或,所以,.19.(1)证明:∵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由(1)已证: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的长为7,∴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整理得:,解得或,①当时,这个一元二次方程为,解得或,此时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符合题意;②当时,这个一元二次方程为,解得或,此时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符合题意;综上,的值为5或7.20.(1)证明:,,,是3的倍,是整根方程;(2)解:,,总有实数根,,解得:,正整数,使得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是整根方程,时,的根为,,不是整根方程,时,的根为,,是整根方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