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物质组成的表示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物质组成的表示课件(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 化学式及其意义
1.化学式概念
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特别提醒 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化学符号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如2CO2只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基础 主干落实
 元素符号 
 数字 
3.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①稀有气体、金属及常温下为固态的大多数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
铜写为________、氦气写为________。
②非金属气体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分子中所含有原子个数的数字来表示,
如氧气写为________。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①氧化物: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__________,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在__________。
②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__________,
非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__________。
 Cu 
 He 
 O2 
 右方 
 左方 
 左方 
 右方 
4.读法
(1)单质化学式的读法:一般除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在元素名称
后加“气”字外,其余直接读元素的名称。如“O2”读作“氧气”,“Fe”读作“铁”等。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名称一般读作
“____________”,顺写反读。如“NaCl”读作氯化钠。
特别提醒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不能随意改动。
 某化某 
辨析
化学式的意义
过氧化氢是常用的消毒剂,其化学式为H2O2,四个同学结合该物质的化学式提出了以下
四种认识。
甲:过氧化氢含有氢气(H2)和氧气(O2)
乙:过氧化氢分子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丙:过氧化氢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丁: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你同意谁的观点:________。请你纠正其他同学说法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 
 甲:过氧化氢为纯净
物,不含氢气也不含氧气;乙: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丙:过氧化氢分子由氢
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S只能表示2个硫原子 ( )
(2)氦气的化学式是He2 ( )
(3)O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 )
(4)H2O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
(5)O2、O3、O4是同种物质 ( )

×
×
×
×
【考点】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典例】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①3O2 ②NH3 ③Al3+
用数字序号填空。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________。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
  借题发挥
(4)上述微观粒子中只含有微观意义的是__________。
(5)2个铝离子表示为__________。
重点 案例探析
 ① 
 ③ 
 ② 
 ①③ 
 2Al3+ 
【A层 基础练】
1.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
A.Cu B.N2 C.2H2O D.CO2
2.(2023秋·淄博沂源期末)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
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 B.N2 C.Cl D.H2
3.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
A.Ca:表示钙元素 B.2Cl-:表示2个氯离子
C.2N:表示2个氮分子 D.2K:表示2个钾原子
素养 分层评价
C
A
C
4.“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下列有关CH4意
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表示甲烷这种物质
B.表示甲烷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
C.表示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表示一个甲烷分子
B
5.PVC膜的成分是聚氯乙烯,每一个小分子(氯乙烯)的化学式为C2H3Cl,下列关于
聚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聚氯乙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B.聚氯乙烯的一个小分子是由两个碳原子、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C.聚氯乙烯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2∶3∶1
D.聚氯乙烯由碳、氢气和氯气组成
D
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氢元素_______;
②6个氯原子_________;
③6个氢分子_________;
④6个钠离子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①“3CO”中“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6Cl 
 6H2 
 6Na+ 
 3个一氧化碳分子 
 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B层 能力练】
7.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2H2O2:只能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
B.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只能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Ag:只能表示金属银
A
8.请用化学式填空:
(1)能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________用于医疗急救;
(3)_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
(5)氩气(________)用作电光源。
 N2 
 O2 
 CO2 
 H2O 
 Ar 
第2课时 化合价
1.化合价的确定
(1)通过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其化合价由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2)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的元素,其化合价的数值是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2.表示方法
化合价有正负之分,标在元素(或根)的____________。
基础 主干落实
 得失电子数目 
 正上方 
3.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钠钾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铜一二,铁二三,单质元素价
为零。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根)、碳酸根,正一(+1)价的是铵根。
4.与化学式的关系
(1)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一般正价的元素(或根)写在________ 边,负价的元素(或
根)写在________边,将正、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约至最简整数后,将其交叉写在
元素符号(或根)的____________。
(2)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则计算确定。
 左 
 右 
 右下角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特别提醒 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也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如NH4NO3中的氮原子,前者为-3价,后者为+5价(H4O3)。
导·思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你能说出两者的异同吗
提示:
项目 区别 举例 联系
化 合 价 “+”“-”放在数字前;标在元素符号或 根的正上方;化合价为“1”时不能省 略 O、O 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的数
值=离子带的电荷数;元素化
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
一致,只是位置和写法不
同。例如,镁离子:Mg2+;
+2价的镁元素:O
离 子 符 号 “+”“-”放在数字后;标在元素符号或 根的右上方;表示1个电荷时,“1”必 须省略 Mg2+、Na+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 ( )
(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 )
(3)在氢气和氯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 )
(4)硫酸铝化学式为AlSO4 ( )
(5)氧气中氧元素为-2价 ( )
(6)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 )

×
×
×
×
×
【考点】化合价与化学式
【典例】(2023·青岛中考)一氧化二氮(N2O)是一种麻醉剂,少量吸入后可迅速镇
痛,且不会损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一氧化二氮(N2O)中氮元素的化合
价为 ( )
A.-1     B.-2
C.+1 D.+2
重点 案例探析
C
变式训练 (2023·山西中考)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
下列纯净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
A.H2  B.  C.Kl  D.NaO3
方法点拨 利用“十字交叉法”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方法:先排序(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后标价,约最简,再交叉。
举例:写出+6价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排序S O→标价 →约简 →交叉SO3
[注意]化合物中出现原子团,原子团可作为一个整体看,“十字交叉法”依然适用。
C
素养 分层评价
【A层 基础练】
1.决定元素化合价的因素不可能是 ( )
A.得到电子的数目 B.失去电子的数目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2.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在化合物里,氧元素只能显-2价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是由该元素的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
数目决定的
D
B
3.(2023·益阳中考)“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
的化合价为 ( )
A.-1       B.+1 
C.+3 D.+5
4.(2023秋·济宁任城期末)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
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
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4
C.+6 D.-2
B
B
5.(2023秋·烟台芝罘区期末)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冰:H2O B.氧化铁:Fe2O3
C.碳酸钠:Na2CO3 D.硝酸镁:Mg(SO4)2
6.按要求,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1)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_____;
(2)水中氢元素显+1价__________;
(3)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D
O3 
O 
 
O5 
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氯化钠__________
(2)氧化镁__________
(3)氢氧化钠___________
(4)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
(5)硫酸铜___________
(6)碳酸钾___________
(7)碳酸钙____________
(8)氯化钙___________
 NaCl 
 MgO 
 NaOH 
 Ca(OH)2 
 CuSO4 
 K2CO3 
 CaCO3 
 CaCl2 
【B层 能力练】
8.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列有关硫元素的化合
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O2 D.H2O4
9.(2023秋·泰安岱岳期末)请分析由①N2、②NH3、③NO2、④HNO3、⑤NaNO2
组成的一组物质,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⑤④③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⑤④
B
C
10.(2023·烟台莱阳期末)下列微观粒子或物质的名称及符号正确的是 ( )
A.2C——2个碳酸根离子
B.3H——3个氢分子
C.氯化钾——KClO3
D.硫酸铝——AlSO4
11.(2023秋·淄博沂源期末)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H2中,氢元素显+1价
B.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C.在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D.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A
D
12.(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根据下列化学用语中数
字“2”的意义完成填空(填字母):
A.2H  B.2NH3   C.SO2
D.O  E.Mg2+  F.2OH-
①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
②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
③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
④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所显化合价的是_______。
 B 
 C 
 E 
 D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为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全脂高钙奶粉中的“钙”是指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③某食盐品牌中“碘”主要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加入,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价。
 CaO 
 元素 
 +5 
【C层 拓展练】
13.小宇和同学们在学习化学之后再次走进科技馆,下面的连环画记录了他们的参观过程。
请根据图和叙述回答以下各题:
(1)来到“与门捷列夫对话”展台,看到熟悉的元素周期表,依据图②中显示的信息回答。
①硫原子和硫离子统称为硫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③写出图②中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种)。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失 
 S或Cl2或Mg 
(2)“身边的元素”展台摆放了一些家居用品,告诉我们身边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的。小宇依据化学式Na2SiO3判断该物质属于化合物,你认为小宇同学的判断是
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请你写出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太空探索”展台周围吸引了很多观众。
航天员出舱所穿的宇航服能为其提供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
物质是氢氧化锂,已知其中锂(Li)的化合价为+1,则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正确 
+4 
LiOH 
第3课时 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1.化学式量
概念:某物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也叫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相应____________的总和。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
______________之比。
基础 主干落实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特别提醒 计算物质中元素间的质量比时,一定要指明元素的先后顺序。
导·思
1.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其中某元素的质量。
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一定量元素所在的某化合物的质量。
化合物质量=某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g ( )
(2)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 )
(3)碳酸乙烯酯(C3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 )
(4)地塞米松( C22H29FO5)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 ( )
×
×
×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典例】(2024·滨州中考改编)“糖醋鲤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烹饪过程中用到了
黄酒和食醋。黄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使
烹饪出的菜品别具香味,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个乙酸乙酯分子含1个氧分子
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g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4
重点 案例探析
D
(1)戊二醛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 g。
 5∶8∶2 
 50 
  方法点拨 根据化学式计算的常用方法:
【A层 基础练】
1.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能比较两个不同分子的质量的大小
B.相对分子质量就是一个分子实际的质量
C.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D.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2.下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的是 ( )
A.NO2: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
B.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64+32+16×4+5+1×2+16×1
C.O2:相对分子质量=16×2=32 g
D.Ca(OH)2: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素养 分层评价
B
D
3.(2023·山西中考改编)在以下四种均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
的质量比为4∶1的是 ( )
A.甲烷(CH4)     B.乙醇(C2H6O)
C.丙烷(C3H8) D.醋酸(C2H4O2)
4.(2023·郴州中考)某氨基酸的化学式为CxH7O2N,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试
计算:
(1)x=_______。
(2)该氨基酸中C、O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B
 3 
 9∶8 
5.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研制出可降解的聚乳酸一次性餐具,它是以乳酸(化学式C3H6O3)为主要原料制得的聚酯类聚合物。计算:
(1)乳酸(C3H6O3)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
(2)乳酸(C3H6O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乳酸(C3H6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90 
 6∶1 
 40% 
【B层 能力练】
6.已知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显+3价,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32   B.56   C.27   D.65
7.(2023·南充中考)维生素C(C6H8O6)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坏血病等作用。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________g维生素C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36 g。
B
 9∶1∶12 
 88 
8.“秋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蟹肉中含有的烟酸
(化学式为C6H5NO2)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试计算:
(1)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烟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烟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精确到0.1%)
(4)12.3 g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列式计算)
12.3 g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12.3 g××100%=7.2 g
 123 
 72∶5∶14∶32 
 1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