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同步课件(共25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同步课件(共25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课程标准
01.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02.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0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录
1
公元1948年
3
公元1999年
4
公元2001年
联合国实施
维和行动
二十国集团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
公元1991年
苏联解体
2015年,
新开发银行成立、
亚投行成立
5
公元2009年
金砖国家
领导人会晤
6
公元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
时空坐标
01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PART 0NE
1、概念
材料1: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材料2: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
和平: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关系人类的命运走向
发展: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关系人类的生存品质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相辅相成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知识拓展】东西问题、南北问题
①东、西是指两大集团,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国际关系中,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问题。
②南北问题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
重点探讨
如何理解邓小平这段话?
理解:①和平与发展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与世界各国利益休戚与共,需要各国一起面对,共同维护和推动;②维护和平需要东西方国家的共同努力,少数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既不利于其他国家,也不利于自身发展;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也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这是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2、表现
《铸剑为犁》雕像
联合国
(1)和平的表现:
①二战后至今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能得到政治解决。
②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2)发展的表现:
①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改变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②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重点探讨
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3、原因
(1)历史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
(2)时代要求:
①维护、促进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②解决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环境等)的共同需要;
③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依存制约。
(3)具体原因:
①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留下了生存空间;
②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在全球发挥了独特而有效的作用;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世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02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PART 0NE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风云激荡的百年。在这个不平凡的百年里,人类饱尝了战乱之苦,经历了动人心魄的冷战对峙。新的世纪,当人们怀着对和平与安宁的美好向往凝望新世纪天空的时候,在遥远的天际仍然飘散着让人不能舒心展眉的阴霾,不仅许多旧的引发战争的因素未能消失,而且还增添了不少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烟云”。
——尹正达《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十大因素》
列举几项“旧的引发战争的因素”及新的“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烟云’”。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P139最下面。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21世纪以来,国际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人类进入了核技术与导弹技术加速扩散的新时期,伊朗核能力稳步增长…非国家行为体成为核技术与核材料扩散的重要主体。最近几年,美国全面否定了奥巴马倡导的“无核世界”政策主张。提出发展强大导弹防御系统,研发新型战略武器;制造低当量核弹;退出伊朗核协议。
——王辉《国际核秩序及其面临的挑战》
核扩散无法根本阻绝,有着种种动因。当国际安全环境不能给一个国家提供足够的安全信心时,那个国家在具备一定的工业能力后,就可能倾向于研发核武器以策安全此,防扩散固然在整体上可能有利于地区稳定,但人们首先还是应该去营造一个有利于不扩散核武器的大环境。
——沈丁立《核扩散缘何难以遏止》
根据材料,分析核扩散的原因。
大国推行霸权政治,弱小国家对自身安全环境的担忧,地区冲突加剧等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日本倾倒核废水事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指出,整个世界带着有史以来最悬殊的贫富差距进入了21世纪。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为24个,1981年为39个,2015年则为48个。这些国家大部分在非洲,其中近半数的国家每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美元。
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很多。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除了下列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
1 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后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2 发展中国家缺少推动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
从历史的角度看: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
3 长期受殖民者掠夺,经济基础差;
4 发达国家凭借自身优势长期处于贸易领先地位;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03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PART 0NE
1.建立主要国际组织: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机制。全球层面:G20: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地区层面:上海合作组织: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中国方案:①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②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目的: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宗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①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③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④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中国的行动:①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②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③与世界人民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拓展】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
从经济层面而言,将改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将提升沿线国家的合作往来,实现经济共荣、文明共生。也能够增加收入、提供就业、改善民生。
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安全。
将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并形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亚洲和平稳定。
增强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免疫力,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将一定程度改变世界经济秩序。
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自主权与发言权。
有助于打破战后半个多世纪南北对立、东西对抗的世界格局。
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各国人民应携手努力,逐步解决这些难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
本课小结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本课小结
和平与发展
面临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
是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的坚定捍卫
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随堂演练
1、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是( )
A.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共管之下
B
2、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随堂演练
3、截至20世纪90年代,为发展核武器,美国进行了1000多次核试验,苏联进行了700多次,我国只进行了45次。这两千多次核试验中,地下核试验1500多次,大气圈核试验500多次,水下核试验8次。此材料表明( )
A.核扩散问题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B.核武器对于拥有国存在安全隐患
C.核泄漏会危害本国及周边国家
D.核试验危害人类生态环境
D
随堂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