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
素养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语句逻辑关系,梳理文段结构,提升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精准判断并优化语言连贯性。(思维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保持话题统一、调整合理顺序、注重衔接过渡等方法,提升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语言运用)
3.在优化语句、调整句序的过程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知能力,领略大家之作在语言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体会汉语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掌握保持话题统一、合理安排顺序、注意衔接过渡等实现语言连贯的方法。
2.能运用学到的方法分析和修改不连贯的文段,提升学生在实际写作和表达中的语言连贯性。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语段,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要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导言】同学们,语言表达不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更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完美体现。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说话颠三倒四、东拉西扯的人聊天,正如老师们也不愿意看一篇语言前后不一致、逻辑混乱的文章一样。这时,语言的连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回答】 这个语段主要存在句子顺序不合理、指代不明导致语言不连贯的问题: ①语段围绕“四周的景色”展开,但从描述顺序上,先写湖水荡漾,再写鱼儿、小虾,然后突然描述湖水拍岸,逻辑不顺畅。 ②“像慈母拍着将要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一句中,“它”作为指代湖水的代词,在句首出现却未在前文明确所指,读者需花费时间思考“它”的指代对象,影响阅读连贯性。 合理的顺序应是先描述湖水的状态,再说湖水“轻轻地拍着石岸”,最后描述水中鱼儿和小虾的活动。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了解语言连贯的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什么是语言连贯? 【回答】语言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联系要紧密,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连贯的语言是写作的基础。
学习任务二: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话题前后统一。 【点拨】保持话题前后统一的要点: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 【提问1】分析下列《春》中的语句是否连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 2.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提问2】以《三峡》为例,作者是怎样描写水的四季景色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3.语言连贯还应该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 【提问3】以鲁迅《藤野先生》中的段落为例谈谈关联词在文段中的作用。“……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4. 要做到语言连续,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下笔前,最好先有个提纲或打好腹稿;下笔时,应当一气呵成,避免断断续续;写完后,要自己多读几遍,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就应修改。 【提问4】请积累一些名家关于写作的良好习惯的格言。 【回答1】是连贯的,作者始终围绕“春花”这一话题,从花朵竞相开放的姿态、颜色、气味,写到花下的昆虫,再到遍地野花,每个句子都紧扣话题,生动展现了春天百花盛开的热闹景象。 【回答2】 写水时先夏,然后春冬,最后秋。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回答3】“但”表转折,将客店环境、饭食不错与先生认为住在此处不相宜的情况进行转折过渡;“虽然……然而……”表明“我”对客店兼办囚人饭食的态度及无奈搬家的原因;“于是”引出后续搬家的行动,使得前后文语意连贯起来。
【回答4】 ①老舍:“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②叶圣陶:“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③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学习任务三:实战演练,生成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布置任务】一、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曾读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提示】 1.先浏览这段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来统领整段话。 2.调整不合理的句子顺序。比如,可以把具体的例子放在要表达的观点后面,“爸爸单位……把机器修好了”应该放在“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的后面,这就是调整句子的顺序。 3.重写时,可以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二、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节日活动往往比较丰富,要重点选取一两件事来写,还要注意所选事件之间的联系。选材集中、话题有序,文章的表达就容易做到连贯。 2.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要表现场面,还要描写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肖像,特别要注意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在写作时要留意文章内容的取舍与转换,使文章丰富而不杂乱。 3.注意使句子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三、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自己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的常见做法。请就你某次劳动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等,也可选择相对复杂的劳动,如修理自行车、种植花草、照顾宠物等。 2.要把劳动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么做的。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3.为了避免将文章写成简单的程序介绍,可以在叙事、说明过程中适当穿插描写自己的内心活动或感受。 【回答1】我的爸爸,是一个既热爱工作,又十分重视家庭的人。 在工作上,爸爸表现极为出色,经常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有一次,单位里一台机器出了故障,大家忙活了一整天,都没能找到问题所在。爸爸下班回到家,吃饭时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曾读过相关资料,他顾不上休息,立刻查阅资料,随后连夜赶回单位进行抢修,成功让机器恢复运转。可见,爸爸不仅上班时全身心投入工作,下班后也时刻惦记着工作上的事。 尽管爸爸工作繁忙,他仍花费大量时间陪伴家人。周末,他常常带领全家人去郊游。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好的游玩体验,他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籍,研究规划了好多条游玩路线。在这些郊游中,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度过了许多开心的时光。 【巩固】寻找素材,结合本课学习内容,完成练习。 【回答2】范文参见课件PPT 【回答3】范文参见课件PPT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语句,了解了语言连贯的概念,也掌握了保持语言连贯的方法,如保持话题统一、合理安排顺序、注意衔接过渡等,还进行了实战演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和表达中,能运用所学,提升语言连贯性,展现更清晰的思维和更流畅的表达。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以趣味语段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通过结合学过的文学作品的讲解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布置的写作任务贴合生活,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不足之处 在学生讨论环节,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参与度不高。讲解过程中,学生理解可能不够全面,后续应加强引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