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黑皮肤与白头发 B.猫的长毛与蓝眼C.豌豆的高茎与皱粒 D.果蝇的有眼与无眼2.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最终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A.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B.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F1自交得到的F2中,高茎:矮茎的比值为3:1D.预测F1测交得到的后代中,高茎:矮茎的比值为1:13.若人类的双眼皮(R)对单眼皮(r)为显性。有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和一个双眼皮的男孩。若该男孩与一单眼皮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A.1/3 B.1/2 C.1/4 D.1/64.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A.3+X或3+Y B.7+X或7+YC.6+XX或6+YY D.6+XX或6+XY5.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C.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常情况下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6.甲乙两位同学用小球做模拟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甲同学每次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位同学每次从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B.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实验中每个小球大小都应相等,四个小桶内的小球总数都应保持一致D.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DNA的组成元素有C、H、O、N、P②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③DNA分子中A和T占的比例越大分子结构越稳定④若DNA一条链中的A+T所占的比例为m,则另一条链中的该比例也为m⑤DNA分子中通常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⑥DNA一条链中相邻碱基是由氢键相连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8.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大肠杆菌,其中应不含32P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C.若实验操作正确,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D.仅凭图示实验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需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实验9.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链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10.下列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B.②③过程可发生在 RNA 病毒侵染的细胞中C.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所有细胞均能进行⑤过程11.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B.表观遗传现象是因为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1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可遗传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也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可得到新的基因型,主要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C.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就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D.某生物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完整的染色体组数可能不变1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14.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 少含有的碱基个数(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A.33、11 B.36、12 C.12、36 D.11、3615.某岛屿上,生活着田鼠和狐狸,田鼠的皮毛颜色有黑色、灰色、黄色等多种变异,因为黄色等变异较为显眼,易被狐狸捕食,长此以往,该岛屿上田鼠几乎全为黑色和灰色。下列分析错误是( )A.田鼠皮毛的变异是多方向的且可遗传B.狐狸在田鼠皮毛颜色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C.该岛屿田鼠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D.田鼠皮毛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16.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3为血友病患者,Ⅱ-4与Ⅱ-5为异卵双胞胎。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Ⅰ-1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B.Ⅰ-2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C.Ⅱ-4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Ⅱ-5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17.巴拿马地峡将许多海洋生物分割成太平洋种群和加勒比海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自然状态下能产生后代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B.不同环境条件选择适应该地区的性状,导致生物发生定向进化C.自然条件下,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长期的地理隔离D.该区域同一种群的鼓虾经巴拿马地峡分开后均可演化成新的物种二、多选题18.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D.丁说:“如果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19.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1和基因2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细胞中B.①、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C.②、⑤过程需要tRNA协助D.④、⑤、⑥过程表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0.对下列各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DNA和染色单体均为8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B、aXB、AY 、aY四种三、解答题21.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分析图2中的乙细胞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该细胞处于 的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22.如图所示是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用数字表示),3的名称是 (用文字表示)。(2)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 在外侧形成基本骨架, 在内侧。(3)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遵循 原则。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5,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 。23.如图表示发生在真核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I是 ,主要发生的场所是 。乙的中文名称是 。(2)过程I中与丙在组成上的不同之处在于丙含 (填“核糖”或“脱氧核糖”)。(3)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 ,若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②的碱基序为5'-UCUGAA-3',则物质①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5'- -3'。(4)过程Ⅱ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4.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的变异属于 (填“可遗传变异”或“不可遗传变异”),β链的碱基序列为 。(2)图乙为基因型AABB的动物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的示意图。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发生了 (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3)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其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填序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填序号),后者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显微观察的到。25.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5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 ,翅脉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类型及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灰身小翅个体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灰身小翅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D2.D3.A4.A5.D6.C7.A8.C9.C10.D11.B12.C13.B14.B15.D16.C17.B18.ABD19.CD20.ABC21. DNA分子的复制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乙、丙 甲 8 1:2 减数分裂I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2.(1) 4 腺嘌呤(2) 双螺旋结构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 碱基(3)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223.(1) 转录 细胞核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核糖(3) tRNA TTCAGA(4)由左向右(5) 酶的合成 蛋白质的结构24.(1) 可遗传变异 GUA(2)基因突变(3) ① ② 可以25. 灰身:黑身=3:1 大翅脉:小翅脉=1:1 BbEe Bbee BE:Be:bE:be=1:1:1:1 BBee或Bbee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