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紫藤萝瀑布》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语文教材分析 及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课文《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哲理。由一株紫藤萝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理解这一点对初一的学生仍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能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感悟,由于学生对紫藤萝花不甚了解,本课精心编辑文字、图像,播放音频文件,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我设计了“听花”、“悟花”、“品花”三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七年级的中学生,其情感的两极性较为明显,易激动、爱动感情。因此,设置情境教学较为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陷入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达到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 (2)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趋于成熟,因此,“借景抒情”游戏能够顺利进展,这样一方面加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确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七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精力容易分散,而多媒体教学的视听系统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全面接收新知识。素养目标 1.掌握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迸溅、忍俊不禁、伫立、仙露琼浆、盘虬卧龙、伶仃 2.带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 3.领悟自然界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景物描写的分析,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学习写景抒情的写作技巧,领悟本文主旨。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或信息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这样一句关于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而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下面我们先在歌声中去欣赏一下美丽的紫藤萝花。 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让我们在作者宗璞的带领下到这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听花。 教师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学生认真听读。 1、 文章哪些段落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紫藤萝花,请你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2、 看到紫藤萝花前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能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吗? 3、 如果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用“悟花”来概括大意,那么,前面1-9自然段的内容分别写的是:( )和 ( )。 4、 作者通过赏花得到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悟?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三、悟花。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探究结果,教师点拨) 教师引语:作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由焦急、悲痛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最后由藤萝花引出人生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感悟,又如何来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呢?要解决这么一个比较抽象的大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关键词,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反复朗读、揣磨,逐一解决。 快速默读课文 1、找出描写花的不幸的相关语句,你认为哪个词最能写出花的不幸遭遇。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依傍枯槐”(不稳固、摇摇欲坠,随时危险) “稀疏”“稀零”(花儿稀少,毫无生机) “伶仃”(孤孤单单、无精打采的样子) “试探”(担心胆怯的样子,不敢尽敢绽放,惟恐大祸临头的神情) 2、紫藤花为什么会遭遇如此的不幸呢?跟当时的什么观念有关?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你认为花和生活应该是什么关系?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当时的观念:“那时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花应该是用来美化生活、点缀生活的。 “那时”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欣赏花被认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紫藤饱受折磨,那时不允许种花,认为爱花会使人堕落;不允许有知识,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那时宗璞一家也遭受到紫藤同样的命运。如今,噩梦般的文化大革命终于过去了,紫藤迎来了生命中的有一个春天。 3、花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联系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吧,因为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教师提问: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挫折、困难和不幸,那么当面对一时的困难和不幸,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总结:面对一时的不幸,我们都不应该畏惧,应该像紫藤萝花那样投入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要振作精神,积极乐观的以更昂扬的斗志去迎接生活中的大风大浪。这与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感受一下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学生齐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四、品花。 尽管花曾经遭遇了不幸,但是现在展现在作者眼前的却是一树象征了生命的蓬勃和力量的紫藤萝花。在本文的2-6自然段宗璞以极为精细的工笔,为我们绘写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以至那色泽、那神采、那气味都鲜明可感。找个同学起来读一下2-6段,其他同学画出你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 ,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的句式说话。 例如老师欣赏的佳句是“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它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这样写的好处是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繁花盛,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展示,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 朗读品味: 从同学们刚刚找到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花儿的喜爱和赞美,在朗读的时候也要读出这种喜爱之情。(可以先找同学起来读一句,再齐读。或老师示范朗读,再同学齐读) 教师小结:正因为花儿开的这样茂盛,富有生机,因此作者才非常喜欢。正因为作者喜欢,她才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花写的这么可爱,让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得到花的勃勃生机,不仅写到了一树花,还具体写到了每一朵花的美丽,可见作者是在用心来观察和描写紫藤萝花。所以我们在描写事物时,需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写出最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另外,还要学会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更生动形象。所以如何写景状物,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 精讲点拨 : 1、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 2、要仔细观察景的全局和局部。 3、要带着感情写景。 4、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方法。 5、要有感悟,提炼出精辟的语句画龙点睛。 五、课堂训练 生活中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丝细雨,一缕春风都会不经意地拨动你的心弦,使你对生命有所感悟。宗璞在大自然中与紫藤萝相遇,紫藤萝告诉她生命的美和宝贵。活在大自然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如果你用心倾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会对你说话。(图片展示各种花草图片)宗璞遇见了藤萝花,那么你呢,你遇见了什么,它们对你说了什么悄悄话呢?(用笔写一下) (学生展示) 六、总结 英国诗人勃朗特曾经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花的世界充满了做人的哲理。仔细品味这篇散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花的形象——生命感悟 借景抒情课后作业: 只要你用心观察和感悟,你就会发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无不给人以启示。在生活中你留意观察过身边的它们吗?以“我看(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