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阶段性教学水平诊断检测(一)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丽江市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阶段性教学水平诊断检测(一)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6届高三阶段性教学水平诊断检测(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
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
原理。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唯一
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孟子推崇墨子兼爱的人格精神魅力。《孟子·尽心上》说:“墨子兼爱,摩顶放墮利天
下,为之。”墨子提倡全人类兼爱交利,即使从头到脚,被磨成粉末,只要对天下有利,
都甘愿付出,这种损己利人、大公无私的精神,突显了墨子追求真善美理想的高贵品格。
孟子对墨子精神的赞扬,影响深远。
西晋鲁胜《墨辩注序》说:“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孟子非墨辟墨,
但其思维表达方式,承自墨子,酷似墨子,辩论模仿墨子惯用的归谬反驳法。《孟子告子
上》说:“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不知类”是墨子应用归谬反驳法的标志词、惯用语,曾被墨子用来说服鲁班与楚王,
止楚攻宋,孟子出色地加以传承发扬。《孟子·梁惠王上》说:“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
语文试题第1页(共13页)
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與薪。”孟子归谬辩辞,比喻生动,脍炙人口,众
所周知,是世人普遍效法的思维表达范例。
儒墨之学,各有所长,舍短取长,有助于把握全面真理和治国良方,是司马迁和班固
等史学思想家对儒墨学关系的标准定性,是今日认知判断儒墨关系的正确指引。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溺。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兼爱”理想,在一段相
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的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
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
的主流统治思想。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
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
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
习获得智能,“此譬犹暗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
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
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辟”即驱除、屏除、排除。宋陆游
《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
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
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政治结论和人格定性定
位,绝无一丝可能翻案平反的条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
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是充斥心理相
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
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新时代,辨识墨子兼爱学说的精义,吸取孟子不当辟墨
的历史教训,探寻墨学中绝的动因,推进儒墨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历史赋予当代
学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学界应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
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新局面。
(摘编自孙中原《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
材料二:
儒家“仁爱”主张“爱有差等”,即根据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的爱。从维护“君臣父
子”的纲常出发,儒家主张在施行爱的过程中以自己为起点,逐渐扩大至他人,即“立爱
语文试题第2页(共1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